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時,城市正在經歷一場無聲的革命。陸織站在記憶裁縫鋪的屋頂,看著街道上逐漸增多的人群。沒有預想中的混亂與暴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奇特的寧靜——仿佛整座城市都在深吸一口氣,準備說出被壓抑太久的真相。
陳時從樓梯口走來,手中拿著兩個熱氣騰騰的紙杯:“蘇老師準備的藥茶。她說你現在需要這個。”
陸織接過茶杯,指尖傳來的溫度讓她意識到自己一直在顫抖。“情況怎麽樣?”
“比想象中好。”陳時望向街道,“人們在交談,真正的交談。我剛剛看到兩個陌生人在街角分享彼此被篡改的記憶,像交換禮物一樣。”
陸紡的身影出現在天台另一端,她已經換下了林深的西裝,穿著簡單的白色襯衫和長褲,異色的雙眼在晨光中顯得柔和了許多。
“系統顯示,記憶同步率正在穩定上升。”她輕聲說,“理事會成員大多已經自首,剩下的也在配合調查。”
這時,下方的街道開始發生奇妙的變化。隨著陽光越來越強,空氣中浮現出淡淡的光暈——那是被釋放的記憶粒子在陽光下顯現的形狀。它們像絲綢般纏繞在建築物之間,編織成一張巨大的、發光的織錦。
“看那里。”陸紡指向遠處。
在記憶織錦中,浮現出二十年前的畫面:神經科學院的實驗室,年輕的蘇沅和同事們興奮地記錄著實驗數據;“鏡像計劃”雙胞胎姐妹第一次成功實現記憶同步時的歡笑;甚至還有理事會第一次秘密會議的場景...
整座城市的歷史在空中緩緩展開,沒有刪減,沒有修飾。市民們仰頭觀看,有人流淚,有人擁抱,更多的是陷入沈思。
“這就是織夢者的真正能力嗎?”陳時輕聲問。
陸織搖頭:“不,這是人類記憶自然的共鳴。我只是移除了阻礙它們連接的屏障。”
這時,蘇沅也來到天台,手中拿著一本厚厚的筆記。她的眼神覆雜,既有釋然,也有愧疚。
“這是‘鏡像計劃’的完整記錄。”她將筆記遞給陸織,“現在,它應該屬於你們姐妹。”
陸織翻開筆記,看到最後一頁寫著計劃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控制,而是為了理解。當人類能夠真正共享記憶時,我們才能超越個體的局限,觸及更高的意識維度。”
街道上的記憶織錦開始發生變化。個人的記憶片段逐漸融合,形成更大的敘事——不再是孤立的個人史,而是整座城市的集體記憶。在其中,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位置,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連接。
“理事會害怕的正是這個。”蘇沅輕聲說,“他們害怕失去控制權,害怕普通人獲得這種連接的能力。”
陸紡走到姐姐身邊,兩人的手自然地握在一起。當她們的手指交握的瞬間,空中的記憶織錦突然變得更加明亮、清晰,仿佛獲得了新的能量。
“需要你們的人不止在這里。”陳時突然指向城市邊緣的方向。
在全城記憶織錦的影響下,周邊城市的居民也開始報告類似的體驗——記憶的共鳴正在擴散,如同漣漪般向外傳播。
陸織感受著指尖傳來的妹妹的溫度,突然明白了“鏡像計劃”更深層的意義。她們姐妹不僅是實驗體,更是催化劑,是喚醒人類內在連接能力的關鍵。
“我們該怎麽做?”她問的不僅是妹妹,也是在問這座正在蘇醒的城市。
陸紡的微笑在晨曦中格外明亮:“繼續編織,姐姐。但不是為我們,而是為所有願意連接的人。”
陽光下,記憶的織錦如活物般生長、變化,將整座城市包裹在溫暖的光暈中。在其中,人們看到了彼此的痛苦與歡樂,理解了選擇的重量與自由的價值。
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人類第一次真正地共享記憶,共同編織未來的可能性。
陸織望向遠方,感受著千千萬萬個記憶在意識中回響。在這個晨曦中,她不再是孤獨的記憶裁縫,而是成為了更大織錦的一部分。
而這座城市,終於學會了用真相編織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