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似乎是現代人很心甘情願戴上的枷鎖。忙,似乎代表著生產力,程度與能力成正比。曾經,我也帶著幾分自豪的,喜歡把這個枷鎖,當作獎牌般的示人。然後,就像從小到大所有得過的獎,我把它扔了。
人生這條路走著走著,漸漸明白,越是心甘情願地順著自己的原廠設定走,越是壑然開朗。不過,前提是清楚那原廠設定是什麼。擁有內向型人格特質,雖然一定程度的與人互動不是問題,但是獨處,才是我極度需要的精神補充來源。意識到這項原廠設定,是那場世紀大疫留給我的,極貴重的禮物。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以往常常在聚會結束後,甚至朋友聊得盡興的當下,我已經不想開口,不是掃興的提出散會,就是勉強自己,假扮成一個好聽眾,結束後,再默默花上幾天恢復。習慣性的,把問題歸咎於自己身上。
多年前,對家中物品進行斷捨離。那的確是一種會令人上癮的感覺,隨著空間中,虛實比例的翻轉,心情越舒坦,吸吐越順暢。一開始只是想好好整理雜亂多年的生活空間,過濾物質重擔。丟著丟著,不自覺地,整理起同樣負擔多年的,消耗精神電池的人際關係、工作模式。
我還忙嗎? 也算是吧。忙著放空,忙著冥想,忙著散步於街區,忙著做頓療癒自我的飯菜,忙著把珍貴的時間,留給自己,累積心靈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