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吳哥寺,天邊還泛著一層淡淡的藍灰,天空像是被晨霧輕輕擦拭過,朦朧而寧靜。當第一道陽光穿過樹梢,金色的光線灑落在石雕的浮壁上,那些沉睡千年的神話瞬間被喚醒,時間彷彿在此刻靜止。
我坐在護城河邊,拿起筆,描繪眼前的廟塔。水面如鏡,倒映出五座尖塔的剪影,像五根手指指向天際。偶有一片荷葉漂過,微微打亂了倒影,卻又增添幾分生氣。遠處傳來僧侶的誦經聲,低沉悠長,與鳥鳴交織成一曲古老的晨歌。
一位導遊帶著幾名外國旅客從我身邊走過,他輕聲說:「這裡的每一塊石頭,都刻著一段歷史。」我看著那些被風雨侵蝕的雕紋,確實如此。每一道線條,都似乎有生命,見證著王朝的興衰、信仰的傳承與時間的溫柔。筆下的畫面慢慢成形。寺門前的迴廊層層疊疊,像迷宮一般。陽光穿過石柱間的縫隙,投下幾何般的光影。幾名僧侶赤足走過,橙紅色的袈裟在灰色石牆前格外鮮明。他們的步伐穩定,神情安然,與這片古老遺跡融為一體。
畫完時,太陽已高掛,天空變得湛藍無比。旅客漸多,喧鬧聲開始取代清晨的靜謐。但我仍留戀著那一刻的寧靜——筆下的吳哥寺,永遠停留在晨光中,帶著歲月的氣息與信仰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