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我花了兩週才找到地鐵的下車鈴,在此分享關於波士頓大眾運輸,我曾經有過的疑問和解答!有些問題當地人也未必曉得,尤其如果他們習慣自己開車。
記得可以使用方格子的目錄功能搜尋有興趣的議題。如果讀者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留言在底下,我可以持續更新此篇貼文。
下車鈴相關
Q1:下車鈴在哪裡?
大家來找碴?觀看以下圖片,請問下車鈴在哪裡?

波士頓地鐵車廂,找找看下車鈴在哪裡!
A:在台灣,下車鈴要馬鑲在立竿上,要馬長得像呼叫按鈕。從來沒想過,地鐵上的下車鈴會是黃色這條埋線帶!也經常看到黑色的埋線帶,那真的無敵隱密。公車上,也能看到台北那種鑲嵌在立柱的設計。

黃色那整條就是下車鈴

黑色下車鈴真的無敵隱密

鑲嵌在立柱上的下車鈴
Q2:下車要按鈴嗎?
波士頓地鐵像台北捷運一樣是站站停,本來就不需要按下車鈴?
A:波士頓地鐵的綠色線有分地下段和路面段。地下段是站站停,路面段則需要按鈴🛎️。通常離開地下段之後,司機會廣播📢,提醒乘客接下來要記得自己按鈴。

地下段地鐵像在洞穴裡
Q3:是否有成功按鈴?

司機後方顯示STOP REQUEST的紅燈亮起,就是已經有人按了下車鈴
波士頓地鐵英文怎說?
Q4:Subway, The T, Commuter Rail, Amtrak的差別?
A:波士頓地鐵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條地鐵/捷運🚇系統(Subway System),不過當地人很少叫它Subway,而是叫他 The T。紐約的 Subway 就是波士頓 The T,名稱不一樣而已。

Park Street 是波士頓最早啟用的地鐵車站之一
波士頓還有另外兩種容易和 The T 搞混的 Train,一個叫做 MBTA Commuter Rail(通勤鐵路),另個叫做 Amtrak(美國國鐵)。
The T 由麻薩諸塞灣交通局(MBTA, 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經營,類似台北的捷運,在波士頓市區內行駛。
MBTA Commuter Rail(通勤鐵路)和 Amtrak(美國國鐵)則類似台灣的火車。MBTA Commuter Rail(通勤鐵路)同樣由MBTA經營,行駛於大波士頓地區內,協助郊區通勤。Amtrak(美國國鐵)則是國家級的跨州長途火車。

T就是MBTA的縮寫,MBTA地鐵車站或通勤鐵路車站,旁邊都能見到大大的T
購票相關
Q5:如何購票?
一定要買Charlie Card儲值才能搭車嗎?
A:Charlie Card就像台北的悠遊卡。但其實不用買。公車、地鐵、地鐵站都有可以刷信用卡、Apple Pay的機台。要上車,帶手機綁信用卡就可以了。親測,綁的是台灣信用卡也可以喔。

車門旁都有可以感應信用卡/Apple Pay的機台
我來之前,曾經住波士頓的朋友跟我說,一定要先去車站買Charlie Card。經查,2024年8月以後就不需要了!雖然如此,如果是需要買day pass或monthly pass,還是需要到地鐵車站的自助機台購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公車和地鐵都可以直接刷信用卡/Apple Pay,通勤鐵路(MBTA Commuter Rail)則需要下載 紫色的 MBTA mTicket App(如下圖),在App內付款、取票。

購買通勤鐵路車票,需下載紫色MBTA App
強調紫色是因為,凡看到紫色的T,Apple Map上紫色的線路,指的都是MBTA通勤鐵路而不是地鐵。地鐵的顏色是紅、橘、藍、綠或銀。

上面的綠線是地鐵,下面的紫線是通勤鐵路
Q6:路面段地鐵不用錢?
路面段地鐵可直接上車,不用付錢?
A: 不行,還是要付錢。確實聽說過不只一次,說可以直接後門上車不用付錢,但那應該是經年陋習。我看過好幾次,地鐵司機以教官姿態,將上車不付錢的人叫住。對方說沒有Charlie Card,沒有零錢,司機就說信用卡也可以,並看著乘客結帳後才繼續行駛。
Q7:上下車都要刷嗎?
A:上車刷卡即可,下車不用。
Q8:地鐵公車2%Amazon購物金回饋無上限信用卡推薦
A:我自己是使用 Chase 的 Amazon Prime Visa 信用卡來搭乘美國的地鐵和公車。使用此卡搭乘美國地方性的大眾運輸系統,包括波士頓的MBTA,有2%的 Amazon 購物金回饋無上限。無論是直接使用此卡或將此卡綁定Apply Pay等電子錢包,回饋都是一樣的。以通勤來說,這不是回饋最高的信用卡。但因為我沒有想要為了通勤新辦一張信用卡,所以我是從我已經擁有的信用卡中做選擇。

Amazon Prime Visa 信用卡簡介
Amazon Prime Visa 信用卡在美國算是必備神卡,如果您有在使用Amazon的話。除了因為該卡免年費、在 Amazon 和 Whole Foods Market 有 5% 的Amazon 購物金回饋無上限,更因為辦卡就送美金 $100 到 $250 不等的 Amazon 購物金(最近2025年底針對Amazom Prime會員的限時活動是$250)作為信用卡辦卡禮。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邀請您使用我的推薦連結辦卡。我可以得到推薦獎金Amazon購物金$50。
Amazon購物金對我來說就像現金,因為我在美國最頻繁使用的購物平台就是 Amazon。主要是因為它配送速度就像台灣的Momo或PChome,大部分商品可於24小時內收到。其次是因為它的免運門檻低、退貨政策非常便利、爽快,三十天內無論任何理由都可輕鬆退貨。
Q9:外送、外食3%現金回饋無上限信用卡推薦
A:如果您對現金回饋比較有興趣的話,加碼推薦我擁有的另一張 Chase 銀行信用卡,叫做 Freedom Unlimited。這張卡屬於現金回饋無腦神卡。如下圖,免年費,任何消費都有 1.5% 以上的現金回饋無上限。您在外送平台(例如Uber Eats)、餐廳/食堂、藥局(例如CVS)消費則有 3% 現金回饋無上限。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邀請您使用我的推薦連結辦卡。我可以得到推薦獎金美金$50,您也可以在消費滿美金$500後,得到美金$200的信用卡開卡禮。

Chase Freedom Unlimited 信用卡簡介
規則相關
Q10:車上可吃東西?
A: 不可以。MBTA(麻薩諸塞灣交通局)官網上有明確提到不可在站內及車上飲食。
路面段地鐵如何上車
Q11:路面段的地鐵,車潮洶湧,如何安全上下上車?

路面段地鐵就像輕軌,與一般車輛並行在馬路上
A: 在波士頓,路面段的地鐵會像公車一樣停靠在站牌旁,開放車門,供民眾上下車。然而因為地鐵有固定軌道🛤️,沒辦法靠近路邊。精確來說,但了站牌,地鐵會停,但不會靠邊。因此,民眾上下車是需要穿越馬路的。
一般來說,無論紅綠燈,只要看到地鐵停了下來,路上行駛的車輛就需要跟著停下,讓出一條安全道路,供民眾安全上下車。然而並不是所有車都會乖乖聽話。也有看過平行地鐵的車子繼續行駛,導致乘客難以上下車。
有一次,我就站在車門旁準備下車。司機開了車門後卻制止我下車。突然間我聽到來自地鐵本身,震耳欲聾,持續不間斷的喇叭聲。原來是旁邊車輛持續往前開,沒有要讓的意思。司機一邊按著喇叭,一邊看向外側路面情況。直到外邊車子不再試圖移動,司機才放開喇叭,示意我下車。
Q12:申訴司機
幾個星期前搭乘路面段地鐵,我起身準備下車,突然聽到年輕貌美的地鐵司機驚聲尖叫。
原來是剛下車的乘客差點被公車撞到。
公車站牌和路面段的地鐵站牌經常在同一個位置。該公車看到已停靠的地鐵,未暫停禮讓,而逕自停靠,遂差點撞到剛下車的乘客。只見那驚魂未定的年輕男性乘客撤回車內,被抱在同行友人懷裡,餘悸猶存的樣子。
與此同時,地鐵司機大聲重複著一串四位數數字。原來是該公車的車號。地鐵司機說,請大家上MBTA官網申訴該公車車號。
目睹全程的我也被嚇到了,回到家後依地鐵司機指示,上網申訴了此次事件後,獲得了來自MBTA的電子郵件回應。

MBTA對申訴的回覆郵件
行人號誌怎麼看
Q13:經常看到人行道紅燈,卻一堆人在行走。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走?
A: 「白色人形燈號」或「紅色倒數秒數」,是可以走。如果是燈號只顯示「紅色手掌」,理論上是不能走。然而,訣竅是注意對向燈號。如果垂直人行道方向的燈號🚦是紅燈,人行道方向也是紅手掌,可能人行道是可以走的,只是沒人按行人鈕。此時如果你按下行人鈕,紅手掌可能就會轉為白色人形。

白色人形號誌是可以走

紅色手掌理論上是行人止步,圖後建築是監理站,駕照就在這邊辦
如果你不按行人鈕,燈號有可能仍自動轉為白色人形,但也可能是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系統以為目前沒有行人需要通過。我就曾經在紅手掌🖐️前乾等過。我以為等了一陣子紅手掌,就能等到白色人形,沒想到系統就把路權交回垂直車道方向了。所以行人鈕還是要按的。
我經常看到一個驚險的闖紅燈景象是,人剛從地鐵下車,卻不往站牌側的人行道走,反而繞經地鐵車頭,穿越大馬路,直接去到遠側的人行道。起初我挺疑惑,他們怎麼能毫不猶豫,難道不怕路上車子撞過來嗎?難道不怕地鐵按他喇叭嗎?後來我發現,如果對向燈號是紅的,那幾乎是可以放心走的,而且一猶豫可能燈號就變了,所以速度要快。即便如此,仍然不推薦闖紅燈,因為安全還是第一。
好用的App或網站
Q14:如何即時查詢到站時間?
A: MBTA(麻薩諸塞灣交通局)官方在2024年11月全新推出的 MBTA Go - Official App 還挺方便。可以自動偵測附近站牌,一目瞭然顯示附近站牌的預估到站時間。

我也有載過其他App,但估的時間不是特別準確。目前用過最準確的不是App,是一個網站叫做 Track the T。預估時間向來蠻準確的,頂多誤差兩分鐘。建議還是提早兩分鐘到站牌等。
為了不用每次進入網站都得重新選擇指定路線、方向、站名,我會把自己常用站牌的網址,以我能認得的名稱,存在Iphone手機桌面。例如下圖,左上角就是從我住處最近的公車站牌,往Tufts University的方向。左下角就是從我住處最近的地鐵站牌,往Tufts University的方向。右上角就是從我住處最近的公車站牌,往Harvard University的方向。

手機桌面上有不同地點和前往不同方向的站牌
如此一來我只要一點開,就能迅速看到特定車的預估到達時間。

車子的預估到達時間
Q15:Google/Apple Map上查不到的隱藏專車?
如何查詢學校、機構專屬的接駁車動態?
A:波士頓許多大學和醫療機構有專供該機構成員搭乘的免費接駁車,例如專屬哈佛學生的M2接駁車,以及專屬 Longwood Medical Area 員工的 LMA Shuttle。這些接駁車有的往返校區或院區之間,有的往返機構和車站/公車站牌/停車場。像公車一樣,這些接駁車有多個停靠點可以上下車。上車時,司機會檢查您的學生證或工作證,確認您符合乘車的資格。
如果您準備要在這裡讀書或工作,接駁車的行駛路線是租房子之前很重要的資訊!或許有些房源剛好離接駁車站牌很近。麻煩的是,這些接駁車在 Google Map 和 Apple Map 上都看不到,彷彿不存在。只有內行人知道,可以在 TransLoc App 上查看這些接駁車的停靠點和即時動態。
老實說,TransLoc App 不是很好用(但聊勝於無)。因為它似乎只能查詢到當下、當地的接駁車路線。舉例來說,如果某台接駁車只在早上行駛,那麼晚上你就無法在App上查詢到那台接駁車(對,它不像Google Map可以設定出發時間);如果你的所在位置離某輛接駁車的服務範圍太遠,那麼在App上那台接駁車就彷彿不存在,非常神秘。換句話說,我不確定如果人在台灣,能不能看到App上波士頓地區的接駁車。如果有人願意嘗試在台灣開啟TransLoc App,可以留言在底下告訴我情況。

TransLoc App 畫面
Q16:Google Map和Apple Map怎麼選?
A: 親身體驗,在波士頓規劃大眾運輸路線,使用Apple Map能得到更準確且全面的路線建議。Google Map似乎和波士頓的大眾運輸不夠熟。好幾次發現,明明有地鐵可直達,Google Map卻只推薦需要轉好幾次車的公車路線,或者是引導在最近站牌的前一站或後一站上下車,導致路線看起來需要步行很長時間。因此,在波士頓查詢大眾運輸我一律推薦Apple Map。Google Map我是用來查餐廳評價的。
BlueBike 共享單車相關
提到波士頓的公共運輸系統,BlueBike 公共自行車系統是必須認識的。BlueBike 在波士頓類似台灣的 YouBike,租借點密集,使用人數非常多。
Q17:BlueBike 好騎嗎?
A:除非遇到有問題的車子,不然車子本身都相當好騎。BlueBike 有分一般的 Classic Bike 和電力輔助的 E-Bike。E-Bike的數量較少,即便價格較高,也比Classic Bike 搶手。E-Bike 並不是完全不用腳踏那種,而是在車子在感應到腳踏時,馬達會提供助力。我特別喜歡 E-Bike ,除了因為省力,上坡路段騎起來仍非常輕鬆愉快,也因為在App的騎乘歷史中,只有E-Bike會顯示完整的騎乘路徑。Classic Bike 的騎乘歷史只會顯示租借和歸還站點的直線距離,而並非真實的騎乘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E-Bike的螢幕上會顯示能騎行的剩餘英里數。建議不要選擇剩餘1英里以內的,即便你的騎乘距離小於1英里。記得有次我租了一台顯示剩餘1英里的E-Bike,沒踩幾步就能感受到車子的無力,比Classic Bike 還不好騎。我騎了大約0.5英里後,歸還車子,只見螢幕上卻仍然顯示剩餘1英里。可見剩餘1英里,可能不見得可以撐滿1英里。我不確定這是我租的那台車子的問題,還是E-Bike的普遍情況。
此外,不是所有的路面都足夠平整,部分路面可以不平整到有摔車風險那種。自行車道則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很多地方自行車和公車共用車道。因此,騎車還是務必小心,這邊的人騎車都會自備安全帽!
Q18:腳踏車安全帽怎麼挑?
A:我也是搜尋評價才知道,這裡的人非常信任一個腳踏車安全帽評分系統叫做 Virginia Helmet Bicycle Rating。Virginia Tech(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有一個知名的頭盔撞擊實驗室(Helmet Lab),會對各種安全帽(腳踏車、雪上運動、足球、曲棍球、馬術、建築施工等)做安全性測試。每款安全帽會獲得一個分數,並在同一安全帽類別內進行排名。分數越低,排名越高,代表預防腦震盪的性能越好。除了絕對分數和排名之外,每款安全帽還會獲得 1 到 5 顆星的安全評級。該實驗室推薦大眾選擇安全性4顆星以上的安全帽。
Q19:BlueBike 如何租借?
A:BlueBike 的租借需要下載 BlueBike App。第一種方式是使用App內的掃描器,掃描 Blue Bike 螢幕上的QR Code進行租借。第二種方式是使用 BlueBikes Key 實體鑰匙,插入停車柱上的小孔進行租借。使用實體鑰匙前,你需要先將實體鑰匙上的編號與你在BlueBike App中的帳戶綁定,因為付款主要在App內進行付款。
如果你是BlueBike會員,你可以用零元的價格買到一個免費的 BlueBikes Key。實體鑰匙插進車柱就能用,使用起來比用手機掃描方便快速。然而如果你不是BlueBike會員,一個要價美金$10。

Q20:BlueBike會員要辦嗎?不能錯過的優惠方案!
A:如果你打算經常騎 BlueBike,那麼辦會員絕對是划算非常多的。尤其如果你居住在波士頓並且符合低收入的條件,最便宜可以美金$5元/一年的價格成為BlueBike的 Income-Eligible Member 特惠會員——波士頓市政府網頁稱之為 Boston Bikes Pass。其他由特定學校或公司補助的學生/員工優惠,在波士頓市政府網站上有詳細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成為會員並不代表騎行完全免費。不同的會員方案計價不同。以優惠力度最大的 Boston Bikes Pass 來說,騎乘Classic Bike 六十分鐘內免費,超過六十分鐘以美金$0.07/分鐘計費。騎乘E-Blike則於騎行開始即以美金$0.07/分鐘計費。
建議可以先下載 BlueBike App,查詢站點位置對你來說是否方便,再來決定是否成為會員。
值得注意的是,冬天的站點數會比夏天的站點數少。因為每年冬天BlueBike會進行站點的縮減拆除。11月初開始會有站點突然消失,預計要到隔年三月才會陸續恢復。我當初是衝著住處附近新設立的 BlueBike 站點辦的會員,沒想到一週後那個站點就被撤走了!記得當下想要還車,來回騎卻找不到站牌,還挺困惑,以為自己記錯位置了。
計程車相關
Q21:計程車怎麼選?
在波士頓,如果沒有自己開車,計程車還是挺方便的,因為計程車經常能比地鐵或公車更早抵達目的地(在紐約則不推薦坐計程車,因為紐約到處都在塞車)。波士頓地鐵的行駛速度比台北捷運慢。尤其是路面段的地鐵,速度非常之慢,除非路上塞車,否則坐在地鐵上你可以看到旁邊的普通客車走的都比自己快。公車則因為某些路線站牌密集,幾乎每站都有乘客上下車,導致速度快不起來。
波士頓兩大計程車品牌:Uber(推薦碼:r5p82f6th6yf)和 Lyft(推薦碼:JAN87812)。
親測,如果是我當下是 Uber One 會員,Uber 會比 Lyft 更便宜。如果我不是 Uber One 會員,Lyft 會比 Uber 更便宜。所以我兩個 App 都有下載,看哪個便宜,我就叫哪個。
Q22:Uber的共乘和省錢方案?
這裡的 Uber 有兩個截至2025台灣 Uber 還沒有的功能:Share(共乘座) 和 Saver(經濟座)。這兩個功能都不適合需要趕時間的人,但很適合想要省小錢的人。

Uber Share 和 Saver 選項截圖
Share(共乘座)和Saver(經濟座)的價格通常會比標準車型便宜。
Uber 的 Share(共乘座)顧名思義,就是與其他乘客拼車。如果選擇 Share(共乘座),那就只限一人上車。同時,系統會配對與你路線或目的地相近的人,和你搭乘同一輛車。換句話說,司機來載你前後可能會繞去附近載別人。因為系統配對需要時間,司機繞去載別人也需要時間,所以不適合需要趕時間的人。
此外,使用 Share 功能似乎還會增加司機取消訂單的機會。我使用過四次Share的功能,卻只有一次我真的和另一名乘客搭乘同一台車。有一次我被司機接單後又被取消訂單。有兩次是以Share的票價,但卻只有我一人搭乘。當時,我的App起初顯示第二名乘客匹配成功,然後我疑似看到司機在他的視窗上拒絕了第二名乘客。我猜想,可能對於司機來說,載送 Share 的乘客並不划算,不如接新的一單。
Uber 的 Saver(經濟座)與 Lyft 的 Wait & Save 功能類似,指的是遠處的司機過來需要更長的時間,但你願意等。App會顯示你需要等多久,通常在20分鐘內。若附近很多司機,等待時間可能很短。若目的地很近,Uber有時不會出現 Saver 的選項供選擇。
其他好奇
Q23:大眾運輸很多人搭嗎?
A:非常多人!有機會塞爆車廂!

塞爆的車廂

司機旁地面會劃設一條白線或黃線,這個線是不可踰越的,會被司機趕到線後面去
Q24:有人騎機車嗎?
A:有的!但不多!晚上騎 BlueBike(共享單車) 在路上,平均能見到三台台灣街頭常見那種普通重型以下的機車。大型重型那種倒還沒看過!

黃色機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