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她聽見了月光的聲音
週末午後,陽光落在音樂廳背面的紅磚牆上,染出一層暖調的光。林聽月邁進後台通道,肩背帆布包,手裡還提著奶奶早上煮的溫豆漿——她出門前沒喝完,奶奶還叮囑她「別忙到忘了吃東西」。她笑著點頭,卻知道今天的演奏會,她不會只是在後台貼標籤。
她天生明豔動人,是那種在人群中不需發聲就能讓空氣為之一頓的人。皮膚白皙、她五官明豔,輪廓鮮明,一轉頭就讓人目光停住,她的美不只是好看,而是直指記憶深處的存在感。她懂得這樣的外貌有時像無聲的挑釁,所以她選擇笑——不是討好,而是緩衝,就像手指輕輕撫過琴弦,不讓第一個音太過響亮。她的外貌總是先行一步踏進視線裡。她沒說話,卻像空氣為她讓路。有人低聲說:「她就是第二批來幫忙後台整理的學妹,長得也太漂亮了吧!」
她站在椅排前,翻開流程單,動作不急不躁,貼標籤的手略顯生疏,卻自成節奏。紙張稍微歪了,她低頭微調,再繼續下個座位。
「第一次來正式場?」學姊問。
「之前有來協助,但這麼多人是第一次。」她語氣輕柔不閃躲,說完還撥了撥手中的豆漿。
「這些編號貼到椅背上,前排優先。」學姊邊走邊說。
「好,我邊核對流程單。」她一邊貼標籤,一邊跟學姊對話,那熟練的節奏,讓人忍不住側目。
旁邊的小組員觀察了一會兒,低聲說:「她有在慢慢抓節奏,不熟但不亂。」 另一人補上一句:「不像會出錯的人,雖然看起來也沒特別訓練。」
她聽見了那句話,只回了一句:「我觀察很久了,總得試試看吧。」話裡有俏皮,也有她自己。
忙了好一會兒,後台的對話開始從流程偏離,逐漸往今晚的主角散開。
「今天主奏是路則欸,從德國回來的那位。」
「他不是那個很少公開演出的鋼琴家嗎?」
「對,而且人超神秘。他爸是外交官、他媽是音樂教授,從小在歐洲長大,參加過超多音樂節。」
「拜託!他超帥的,還是那種高冷型!有明星在頒獎典禮公開告白,他連看都沒看就走了。」
「每場都穿同一套黑色套裝,還說『這樣音符才知道要回哪裡。』」
聽月聽著聽著,笑了一下,不是被八卦打動,而是覺得這些傳聞比豆漿還甜——人們總能用最誇張的想像去愛一種天賦,哪怕沒見過本人,也能先在腦海裡創造傳奇。
晚間七點,場燈漸暗。林聽月偷偷坐進舞台旁的工作人員區,原本只是想休息一下,卻莫名有點期待。
音樂廳靜謐下來。聚光燈落下,一道身影從側門緩緩走出。
他穿著一套極簡黑色套裝,剪裁俐落,無裝飾卻氣場極強。步伐穩定、眼神沉靜,每一步都像預先設計好的節奏。他沒向觀眾致意,只安靜坐下,修長的手指放上琴鍵,靜止三秒,彈下第一個音。
旋律響起的瞬間,像澎湃的海水注入林聽月的胸口。她忽然屏息,像聽見了月光的聲音。腦海中,一行字突如其來地浮現——
「向著月光奔跑,讓自己變得更好,用鋼琴的旋律彈出我的心跳。」
她立刻拿出手機,在備忘錄中打下這句話。然後她悄悄打開錄音功能,隔著布面偷偷哼了一段主旋律——音色不純,節奏也歪,但她知道,如果不記下這一刻,它就會像夢一樣,在醒來後消失。錄完,她抬頭一眼看向台上的背影,眼睛閃著一種說不出口的光。
那是一種崇拜,但不是對傳說的迷戀,而是對創作的渴望。她不是被感動的人,而是那個想要「回應」的人。
如果這世界能聽見他的音符,那她也想成為,那個能發出自己的聲音的人。
晚上十點,她回到家,奶奶已經在廚房熱湯。 「今天的演奏會怎麼樣?」奶奶問。 她把豆漿杯洗乾淨,笑著說:「有一段旋律我偷偷錄下來了,超好聽。」 奶奶沒多問,只說:「那妳記得寫下來,別讓它跑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