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宵裡大池的落羽松景後,走112鄉道回國三,某孩說,圖資上面有個「共匪餅」挺有意思的,想去嗎?
咱好奇心特強,哪有不去,這一去不但共匪餅吃了,也入袋南興國小。
學校不大,正門再大馬路邊,有片家檐的照牆標誌校全銜附有踩繪圖,二進門中柱右邊是飾牆,整個小區只有1.1公頃多,目前2百多娃12班編制,在大溪14小中,算是相對中值。

話說南興由來,校方有解說甚詳,大致是這大漢溪左岸,北邊先開發,南邊後來才跟上,所以這邊是「南」邊「新」開發地區,取諧音瑞意。
話說那共匪餅咋地?
買了兩個來吃,原來有點像是韭菜餅,面皮包著煎蛋和高麗菜,再拿去油鍋煎得外皮酥脆,但裡邊的菜鮮甜多汁,某孩那只裡面的荷包蛋還是半熟的,這樣沾上青菜,甚是美味。
為何叫共匪餅?店家說就是追憶當年兩岸尖銳時期,台地稱對岸為共匪,店主來自大陸福州,以此為誌,這就是福州當地的麵食之一。
想來店家以此招攬客群,果然就把咱倆這貪嘴又好奇的人給停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