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Zach Cregger
主要演員:Julia Garner、Josh Brolin、Cary Christopher、Amy Madigan
時間:2025
從預告片的設定和懸念就很吸引我:某夜凌晨 2:17,整個班級的孩子一個個奔出家門,消失無蹤。隔天班上僅剩一個來上課。

但⋯⋯看完之後,懸念還是高懸在那。
呃,沒看導演的前作《宿怨》,知道小有名氣,但單憑這部被票房和影評捧高高的驚悚片, 竟與《懼裂》、《罪人》、《28年毀滅倒數》、《滿血復活》一起被並列為驚悚大年,甚至導演被稱作下一代大師,這真是讓我驚悚了。
整班孩子一夜消失、火影忍者式夜奔、巫術是很有恐怖潛力的。而類型混搭,對常出入戲院的人來說,也不難吞嚥。只是鋪的線一條條都沒有解,就編劇而言就不及格了啊。打結的耳機線理了兩小時,仍揪成一團,我內心真是:「到底看了什麼?」還我耳機!
以下可能有些「雷」(我盡量避開)。

它用多視角,像我愛的一些推理片《聽說桐島退社了》、《尋人啟弒》、是枝裕和的《怪物》,彷彿各處給點麵包屑,或是看見人們立場的衝突;同時看似在堆疊每個人的憤怒與不順遂,如前年爆紅的影集《怒嗆人生》(Beef)。
中途某些劇情一度讓人思考:師生的親密距離?校園霸凌?家庭功能失調?神秘的巫毒與小鎮的黑歷史?
結果沒有、都沒有。沒有一個視角幫忙遮掩真相或推進故事。事實上它線性敘事,就完全成立。他們的人生與孩子們「被抓走」一點都無關。
它確實融合了些驚悚和喜劇、荒謬,手法也有點意思。但典型的跳嚇畫面(Jump Scare)還是給了不少,這算是最入門的嚇人手段,拍子也工整(白話說就是要嚇人的時刻很好猜)。

而前面所有鋪陳,都沒有解答什麼,然後直接端出一位大魔王阿姨,他無所不能的操縱一切。以上兩點,與部分影評說的「跳脫公式」很相違背,有夠B級片公式的啊!
離開戲院後,甚至為被譽為「下一代大師」的導演很後設的去思考——是否想諷刺什麼?例如《懼裂》末段刻意愈險誇張的荒謬,作為觀者,我想它在於諷刺美貌皮囊到極致,同時也降低觀眾在前面 4/5 劇情的官能上的不舒服感。
哪位看完的朋友能告訴我,大魔王阿姨把孩子們召集過去,到底幫到了他自己什麼?仍然病懨懨,而孩子們只是呆站在那邊吃罐頭、燒存款(?),被霸凌的小男主角每天被迫餵食大家,看起來更被霸凌了(好慘!)。
回到片名,何謂「武器」是被解釋了;但為何以此作武器,想報復誰?想幫自己什麼?無解。只能說是一種純然的惡意?或者當自己人生失控時,還能保有操控感的爽快?
以「作者已死」論來說,觀眾當然可以各種腦補,只是當導演給的線索過少,我以上的腦補就變成番外篇了。因此與朋友都認為,人物缺乏動機,在劇本上真是大缺陷。

而最驚悚的是故事之外⋯⋯末段整個觀眾席哈哈大笑。
雖然事前看到一些影評便說了這件事。但⋯⋯笑點品質很差呀,就像那種放屁梗的差。但幾乎五成以上的人在笑,朋友突然想起:「欸!會不會像最近?離開同溫層,我們真的是超級少數啊!」(才不!823 的公廢話投,可是史上第三低的投率欸)
當年泰國《淒厲人妻》融合歷史文化、習俗與鬼故事、喜劇元素,故事有頭有尾,那倒是玩得好。
這樣輕易把 Zach Cregger 喻為繼 Jordan Peele 後的驚悚鬼才導演,對後者太不公平。Jordan Peele 的《逃出絕命鎮》、《我們》論故事表面的梳理和創意、論探究的內涵,都有趣多了啊,這我絕對要站在他這一邊的。
試圖幫導演找一條很後設的出路、到處看看影評再寫,才是讓我覺得荒謬到最有趣的一刻。
by Rhy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