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環境、人權、生命意義,這些是當今最重要的議題,沒有甚麼會脫離這些議題。也許你說,我只關心我的家庭,或者我的健康。可是你你知道怎樣在當代去做個好父母親嗎? 你去買本<怎樣吃得健康>的書就行了嗎? 如果你忘了幾年前台灣的食安危機,那至少可以注意最近的關於中國假疫苗的新聞,在一個人權理念沒有發展完全的社會,危害我們家人和健康的事情就會突然爆開來,震驚社會。有人輕忽人權,認為說你不要管政治就沒事,但是如果不管政治,誰來監督官商勾結? 食安和疫苗問題的主因就是官商勾結。現在爆發出的中國長春科技,就是十多年前賤賣國有資產的產物,賤賣國有資產,很熟悉吧!
再說到生命意義,大部分的人也不去想,認為太嚴肅了,可是我發現我有三個朋友的青少年兒女都有精神上的問題,需要就醫,他們的自我感覺失調和生活習慣嚴重脫序,除了有基因遺傳可能性,我認為是從小缺乏生命意義的意識。因為這種意識會影響思考和生活習慣。在我所住的行政區有一個北大社區,遠雄在那裏蓋了整條街的大樓,是一般人嘖嘖稱道說是比美歐洲的社區,不是我買得起的地方,但是據說平均每一季就有一樁跳樓命案,也許是因卡債、房貸,但是他們生命的優先順序在哪裡呢? 至於環境議題,分為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這兩方面,除了這些年來對於自然保育的努力,還牽涉到造鎮、居住正義,顢頇的政客竟然說「鄉下應該有鄉下的樣子」,這句話背後的思維,顯示他完全沒有當代生活的知識。過去20年來台灣對於經濟利益的信仰,對工作績效的推崇,對生態的剝削,並且對孩子主張一種放任的愛,遠離人文思考,造就一個富裕社會,可是人們還是覺得窮,比我小時候還不幸福。
書寫
若說到根,我原先在台灣是沒有根的。我的親朋好友中沒有原住民,從小我的父親告訴我中國又冷又窮,從沒灌輸我要去山東找根,但我的母親家族敗落,不擁有田地,像我這樣的非高級外省人第二代,家無恆產,知道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創造生活,所以往哪裡去都一樣。在精神認同方面,我無法用台語寫作,對台灣的妖怪沒興趣,對民間信仰馬祖遶境很不耐煩。年輕時夢想自己住在英國,置身於優美鄉村、沉浸在知性文化。回到台灣的這十多年,我發現台灣改變很多,新的思想已經發酵,正朝著理想社會前進。我喜歡住在台灣甚於其他地方,因為我和身邊的人享有許多共同經驗,說著共同與言,治安良好,人們和善,出版業興盛,冬天不至於像英國一樣酷寒,於是我真心把這裡當作家,想要看清這裡的問題,才好解決我們面臨的煩惱。我發現我們的問題就是我們對環境、人權、生命意義的探索不夠,也許大學的教授有研究,但是在民主時代,越多人有這些知識,這個國家會越進步。那麼,要讓一般人認識,就需要書寫的人。可是如果作家自己都不認真正視這些議題,那麼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對於八旗翻譯自日本的那一套世界史,我認為太硬了,個人讀起來沒甚麼興趣。非小說類書籍目的在理性灌輸知識,很難寫得有趣,所以我喜歡看小說,小說是在影響讀者的感性層面。然而我知道,出版這套書是我們國家長期面臨困境的結果,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除魅的歷史觀,有的是那些美化的中華文化、編造的大一統的國家觀、偶像化的威權主義。因此有理想的出版人會認為要優先處理這一塊。我也看到吳明益在處理環境這個議題,因為知道他,也連帶看了一些影片,獲得收穫。
人人皆寫作
看了Youtube影片<2016博群書節開幕講座>時,才知道一個中國作家周國平,專門寫哲學性散文,他提出的也是我近年來發現的,那就是讀書時會找到自己精神上有親緣關係的作家,從閱讀中驗證自己的感受,並想將之擴大。寫作是屬於每個人的,而非限於作家,人生的一切都會流失,唯獨寫作會留下來心靈生活。每次我跟朋友分享人人皆寫作的概念,他們都很害怕,說:「文筆不好」,可見得過去社會對寫作概念的遺毒有多深! 寫作是表達,是思考,是溝通,是計畫草案,這是我在英國校園和社會學到的。沒有寫作,生活簡直就會停滯。在英國時,買了電器,英國人都會閱讀,他們有個口頭語:「總要讀說明。」 在大學的電腦程式作業,不是做出結果就好,而是要寫下文章,關於你如何思考、設計、執行、產生的問題、如何解決。如果你程式寫出來了,可是沒寫文章,你不會及格;但是程式寫不完全,卻寫了文章,你可以及格。因為老師要看你學習思考和表達這一塊。所以在英國大學畢業的人,沒有人懼怕寫作,寫作的動機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化的。可是我國受過高等教育而且在學校教書的人,卻好似從沒體會到寫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我逐漸發現,當我們閱讀、寫作時,即使沒有相遇的兩個人也會體會到同一個概念,好像彼此曾約定要寫一樣的觀念,這是奇妙的精神力量。所以我覺得用網路作為平台來寫作,根本不需在意有多少人看,除非你是有功利目的,為了賣書或鎂光燈,因為當大家都發現這些共同議題很重要,都在閱讀、思考、寫作,那麼眾多精神力量連結起來,一切善的目的都會達成。當我們跟上帝祈禱麵包時,上帝不會給我們石頭。問題在於人們把石頭當作麵包來渴望、祈求,那當然不會從上帝那裏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