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

含有「右翼」共 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究竟香港健筆盧斯達是深愛香港人的港獨悍將,他提倡排外和仇恨左翼進步價值,是他深愛香港人的惡墮表現;還是,盧斯達只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一見哪裡有政治能量可以攫取,供其積累信徒向他進貢課金,他就會立即改變政治立場,將香港人棄如敞履?盧斯達將「港獨」琅琅上口,恐怕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
Thumbnail
繼宣傳以哈停火是「自己的功勞」後,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又在1月25日語出驚人,稱自己正準備「清空」加沙,原因也非常直接:加沙已經成為拆卸現場、幾乎所有東西都被摧毀,「所以我想與一些阿拉伯國家合作,在不同地方建造住屋,這樣他們也許可以暫時過上和平生活。」
Thumbnail
對歐洲極右翼來說,2024年是繼續茁壯的一年,義法德三國尤其明顯。
Thumbnail
德國將於2025年1月提早舉行聯邦眾議院大選,各政黨紛紛提出選舉宣言草案。其中,極右翼的德意志另類選擇黨(AfD)已明確表示一旦掌權,將讓德國退出歐盟(Dexit)和歐元區。德國脫歐短期內應仍難以達成,但烏俄戰爭、全球通膨等陰影造成德國右翼勢力捲土重來,已是不容小覷的事實,敲響全球民主倒退的警鐘。
Thumbnail
現在歐洲不少國家都又往右翼走,很擔心
3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感覺越來越不平靜🥹
BlueSky 是由 Twitter 創辦人 Jack Dorsey 推出的新微型部落格,最近在 APP 下載排行榜名列第一。由於推特的改變,許多人對其社會影響持懷疑態度,BlueSky 提供一個開放的社交平臺,讓用戶能夠自主控制內容過濾。想要找回SNS最初的魅力? BlueSky 是個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7月21日,在洶湧難止的勸退聲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放棄競選連任。毫無疑問,這是7月13日特朗普(Donald Trump)遇襲後,美國大選的又一高潮,也是台灣輿論繼「美國版319」後,又一個引發討論的新聯想:「美國版換柱」。
Thumbnail
❙英國❙ 國會下議院650 個席位中近三分之二的席位拱手讓給 ❙凱爾•斯塔默❙ (Keir Starmer) 領導的 ❙工黨❙,這是 ❙保守黨❙ 統治 ❙英國❙ 14 年之後的一次歷史性大選。 (前)首相 ❙里希•蘇納克❙ 領導的 ❙保守黨❙ 遭受到史上最慘重的滑鐵盧。 自 2019 年的大選以
Thumbnail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4/07/11
1
比例代表制確是比較公平,但因為 first past the post 舊制有利於大政黨,所以英國和加拿大的投票制度至今仍未改革。
1
選舉結果 一 總體而言,前文的左右之分,左傾偏向支持開放邊境政策﹑認同全球暖化是一個科學事實﹑推崇多元文化﹑福利主義﹑反資本主義等﹔而右傾則關注國家安全﹑反對開放邊境﹑對全球暖化抱懷疑態度﹑主張融合移民政策﹑減少福利主義﹑反對社會主義﹑以古典自由主義 (自由市場﹑個人權利) 為原則。 這個
Thumbnail
背景 在六月的 ❙歐盟❙ 大選前,❙歐洲❙ 的社會主義陣營於2024年2月2日在總部位於 ❙羅馬❙ 的 ❙意大利社會民主黨❙ 總部舉行會義。會場外佈置警戒線,門禁深嚴。❙歐洲❙ 的社會主義領袖們似乎並不信任他們誓要保護其利益的民眾。 會義開始前,❙歐洲議會❙ 的 ❙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
Thumbnail
剛剛聽完歷史 Podcast《時間的女兒》Ep.154,這一集談的是納粹黨高層希姆萊 (Heinrich Himmler) 如何意淫日耳曼文化,過去談盧恩文字如何在近代變成一種神祕學,或魔法符號時,提過民族主義者的影響。節目裡有些段落快速被帶過,覺得可惜,想補充一點資訊。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