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阿道夫˙蘇瓦雷茲˙巴拉哈斯機場 (MAD)
年代:1928,正式啟用於1931年
航廈:4座
歐洲第6大機場
這座機場的原名僅為巴拉哈斯,也就是機場所在的村落名稱,後來在2014年,因西班牙進入民主憲政時代的第一位總理:阿道夫˙蘇瓦雷茲的過世,為了紀念這位對西班牙政治轉型影響深遠的人物,才換成了這個對歪果忍來說,根本是噩夢的繞口名字。
許多人都認為,機場乃一國之大門。那麼,西班牙馬德里機場,就該是一座直接連結著該國人民思維腦洞的黑洞大門了,講究一進門就要給大家份量十足的震撼教育來著。
根據世界觀光組織,西班牙是全球第3大觀光國,僅次於法國和美國。總人口數為4,600萬,每年接待超過6,500萬名觀光客,觀光大國,信焉。
馬德里機場,旅客流量是歐陸第5大,全球第9大。2006年落成的第四航廈,由名建築師Richard Rogers設計,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學院的Stirling Prize大獎。在北京首都機場三號航廈和杜拜機場的地三航廈落成前,馬德里T4好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廈,維基百科還這樣說:
第四航站楼希望给旅客营造一个无压力的旅程起点,因此在建築上大致以大面玻璃和圓頂做主體。牆壁以大片防彈玻璃為主,希望旅客可以輕鬆观看四周的美景及飛機的動態。而天花板以穹頂為主,這樣白天可吸收來自大自然的光線,並以繽紛的橘色和黃色作主色,如此一來顯得更加亮眼。
按上述資料看來,許多人會想:這肯定是個在觀光發展上相當蓬勃,機場設備先進前衛的國家!
錯錯錯!!!構想很美好,落實很驚悚。西班牙的特殊處,就在於跟常理二字無關。而這點,打自下馬德里機場時,就非常努力讓觀光客了解:莫驚,萬事皆有可能。
驚慌事實1:原來出境大門還可回鍋
十多年前,初抵西班牙時,很難不對舊的第一航廈印象深刻,因為,其錯綜複雜的通道,讓所有剛下機的旅客常常走到暈頭轉向,摸不著頭腦,然後就走走走走,嗯~這不已經是出境大廳了嗎?!
沒關係,莫驚莫驚,走丟的不僅我一人,跟著一批旅客再度往回殺,終於在一個狹小的通道後,發現我們共同錯過的行李轉運盤區。
有人抱怨嗎?沒有!有人生氣嗎?也沒有!可能在場多是歐美觀光客,對於西班牙這種落地震撼教育已經很習慣了。許多人只是聳肩笑笑:歡迎來到西班牙!
驚慌事實2:海關成了海市蜃樓
雖然身為歐陸第5大機場,西班牙機場秉持著當地精神,「無為而治」。
海關神出鬼沒,檢查標準更是沒個準頭,海關人員不知道你手上的台灣護照免簽那是正常,海關人員堅持你不可以去同樣也免簽的英國那也是正常;自然,當你所有文件齊備,感覺自己武裝到牙齒的時候,海關竟然啥都不看,連護照都不肯施捨個章就揮手讓你過去,也是人生常態。
總之,理論都很美好,可到了西人手上,就成了與米羅或達利作品相當的神奇前衛藝術,永遠,就是要讓你摸不著頭緒。所以我並不是認為設計機場的建築師有任何大錯,但遇上腦洞西班牙人,再美好的設計都可能是災難。
例如06年第四航廈轟轟烈烈的啟用,當天行李就無法正常運輸,導致堂皇美麗的大廳成了倉皇驚恐的數百行李停放區,許多乘客花了數天才領到行李。
也有那麼一回,帶著一歲兒子渡假返西的我,在英國倫敦上飛機前收好的嬰兒車,再三交代空服人員我下飛機就需要,請別送走。
結局當然是:車子不但被送走,而且還被送到比"遠得要命王國"還要遠的"嬰兒車專用行李轉盤",這特殊轉盤藏在行李轉盤區某個小角落,我得抱著坐飛機累壞的12公斤重兒子,與勘比登山背包重的尿布包,走了半小時,過海關,搭接駁車,四處詢問,才找到嬰兒車。
走過這段"朝聖之路"後,虔誠腦洞信徒的本人堅信:就算舊一點,還是第一航廈好,至少不用走這麼遠阿~
至於為何會這樣?西班牙工作人員只會雙手一攤:這只有天知道囉~
驚慌事實3:生門在哪裡?
雖然西班牙人不識何謂奇門遁甲,然私以為他們若認真學習,肯定是這方面的奇才,因為西班牙人實在太懂得藏匿你最需要的那條生路了阿!
曲折離奇的路線設計,讓你擔心自己誤入愛莉絲夢遊仙境的機場版,不過沒關係,只要跟著大隊人馬走,十有八九還是找得到機場出路的。但是,抵達市區用的聯外交通工具,卻是出了機場之後的另一道難題。
首先,西班牙政府規定,計程車自馬德里機場入市區的價碼有多種,若進入城區(環城公路M30以內),固定價30歐。但是!若只是出入機場,不進入城區,即使只是10公里內的短距離,也要以20歐起價,10公里以上跳錶計價。於是,假如你只是到附近的旅館,價格可能都比進市區還貴。
你想,那省著點,坐地鐵如何?多數人都以為地鐵較便宜,西班牙人就硬要突破世人的既定印象:機場市區線的地鐵票價為5歐,而近郊火車(Cercania)只要2.6歐。歐洲多數國家火車票價都比地鐵貴,為何獨獨西班牙如此?西班牙人也只會聳聳肩說:阿就是這樣~要不要坐隨你囉。
你狠下心想,乾脆自己開車!舊航廈還好,就一條公路,進出閘道還算分明,但新的第四航廈則秉持西班牙人的「便利」精神:一次連結數條公路,但是連得錯綜複雜,跟貓咪玩過的毛線球有得拼,所以在這裡鬼打牆繞圈圈的人不在少數,若非GPS神助,在裡面找生門的人只多不少也。
陌生人就是用來聊天的,不然要幹嘛?
可能看到這裡你已經覺得;天阿!如此荒唐的一個國家,為何還可以如此受歡迎,成為世界上第三大觀光國呢?
或許就是種「反向操作」的魅力。這是個喜歡上就是一生一世,痛恨起來也只能敬而遠之的國家,絕對的愛恨分明,一如她明媚強烈的特色。不,西班牙不先進,不前衛,更不科技,但是,也因為他們的「落後」,保存了更多人性中我們已經遺忘了的美好。
在西班牙,進出所有的店家,即使素昧平生,他們還是會一個微笑,你好,再見,畫出你一天的好心情。即使應該是冷冰冰的機場工作人員,他們還是可以沒事兜個兩句笑語,視人際距離為無物。在西班牙,陌生人就是拿來聊天的,路邊的孩子就是該隨時被摸摸頭,逗弄兩下,不顧父母阻止給顆糖的小寶貝。
不懂西文也不要緊,顯然西班牙人堅信,只要靠著肢體語言還有滿腔熱誠(加上把音量擴大三倍放慢講),是人都能明白他們的意思。要是懂西文就更糟了,西班牙人是無法從簡單答案中得到滿足的,與華麗的西班牙海鮮飯相同,即使只是問路,西班牙人也能唱作俱佳、兼演場路邊小劇場給你看,然後你會莫名其妙發現:為什麼自己從問路變成聊到他的人生故事呢?
人生不該是給自己累積壓力的過程,旅行也不應只在打卡地名的累積;人生應當試著享受當下的每種景色,而旅行更需要你細細品味箇中的每份不同。
馬德里機場的特殊,不在於她得過甚麼建築大獎,或又破了多少觀光客流量人次,而在於,無論進出多少百萬的觀光客,路旁的計程車大叔還是能很開心的與你打招呼,開著玩笑,帶著燦爛的笑容,期許你度過美好的一天。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馬德里電視台製作的遊客指南,一覽該機場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