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無法被激勵,老闆才是癥結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這90%的新創公司都會在開設第一年倒閉的時代,
能將公司安穩的營運下去,除了一個真正可獲利的商業模式以外,
公司裡團隊合作的成效更是決定了公司績效命脈的最重要關鍵,
而激勵員工能主動積極,更是所有老闆們最希望擁有的。
所以,老闆們持續想盡辦法激勵員工,
不外乎是設立獎懲方式、開會時激勵員工、引進外部培訓講師協助培訓員工…
只是,偶而會發現這些激勵只是一時的,在任何現有的激勵方式使用之後沒過多久,整個團隊又會回到原本的狀態。
當老闆們不斷的在這些循環來來去去之後,總是會忍不住在心裡吶喊了一句「你們都不知道我有多辛苦」,
希望員工能體認自己的辛勞,能與自己一樣重視公司績效。
這時,只能冷靜的拍拍老闆們的肩膀,要他們體認現實。
員工們並非公司的財產,也不為老闆的奴隸,
每個人願意來到自家公司面試的原因不太多,
可能是所學或是興趣與公司發展領域相關,
可能是薪水給得夠、離家又近,
又可能是人情關係,熟識的人在公司內擔任要職,
不管是甚麼原因,
都絕不可能是因為他如你一般重視公司績效,
更多的時候,
他其實思考的是下班之後晚餐要吃甚麼 .......
既然如此,老闆們又能做些甚麼呢?

1.你的員工不是你的員工

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級,最上面一階是「自我實現」,最下面一階是「生理需求」。
這些都是在告訴領導者們,
公司要能滿足員工基本的生理需求,
才能讓員工安穩且持久的運作,
也要能重視到員工的自我實現,
才能讓員工在安穩且持久運作之後,還能願意與公司並肩發展。

穩定收入的需求是比較好理解的,
而「自我實現」指得是員工本身對自己未來的使命或願景。
但是員工的自我實現,在過往時常處於不被重視的狀態。
現階段各企業陸續推廣的OKR裡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是鼓勵各階管理者們,每一個月都與下屬會面一個小時,
在這一個小時內,
可聽到員工工作上的回饋, 也可商談員工的需求,
對於部分特別核心的員工,更有機會聆聽他們在工作之外的夢想,
公司如果能力可及,
不論是形式上或是實質上的協助對方實現夢想,
都是能讓員工更忠心並熱情於公司事務的。

2.公司與員工對於願景與使命的認知是否一致

每一家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願景與使命,
願景與使命,是一家公司的燈塔,
能讓所有人在任何時候,一致前進的方向與採取同樣的行動。

但是,你的員工對願景與使命的認知,和你一樣嗎?
一旦內部組成人員對於未來的方向不一致時,
將會在內部產生反作用力,
這絕不是所有領導人希望看見的。
所以,去確認員工與公司的認知是否一致,
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致的目標」會讓所有人能成為一體,往同樣的方向前進,
就能依靠群體產生動能。

3.適得其所

「你的公司是否能夠創造每一位員工都能在此開創自己的事業?」
這是一件時常被忽略的要點。

既使不是每一個人都選擇重頭開創自己的事業,
但是每一個人都依然需要成就感。
當公司內能讓員工在他的位置上成就他的個人事業、而非只是一份拿薪水的工作時,
想像一下,他會對這份事業多有擁有感?
身為老闆,
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讓每個人的長才發揮,
公司與員工相輔相成,
績效自然好。
創業成功者都相信,
誰帶領團隊的能力越強,誰成功的機率越大,
去同理並理解員工的角度與思維,
有助於團隊領導更順暢,
這並不是要老闆們對員工所有的一切需求照單全收,
而是給予彼此 一個機會,
去找尋能共榮前進的可能。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8會員
48Content count
透過十多年來連續創業的歷程,以及指引創業者於創業路程中完成創業目標的使命,透過文字希望能協助更多追尋夢想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更順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莉莉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嗯~也許我可以大膽的說, 他們擔憂的不一定是那些失敗本身, 他們擔憂的,是再一次的感受到「我不好」。 這樣對自我內在的懷疑, 通常與自己從小到大所塑造而成的信念有關。 但是不論是甚麼樣的信念導致如此, 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如果想要停止因害怕失敗而停滯不前的模式的話, 就需要重塑面對失敗的模式了
每次在創業講座之後詢問聽者,還有沒有甚麼想知道關於創業的事情?我總會聽到有人說「你有失敗過嗎?你失敗之後怎麼再站起來呢?」 既使是打定主意要開創自己一片天地的人,對於未來未知的世界仍然多少感到害怕。
嗯~也許我可以大膽的說, 他們擔憂的不一定是那些失敗本身, 他們擔憂的,是再一次的感受到「我不好」。 這樣對自我內在的懷疑, 通常與自己從小到大所塑造而成的信念有關。 但是不論是甚麼樣的信念導致如此, 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如果想要停止因害怕失敗而停滯不前的模式的話, 就需要重塑面對失敗的模式了
每次在創業講座之後詢問聽者,還有沒有甚麼想知道關於創業的事情?我總會聽到有人說「你有失敗過嗎?你失敗之後怎麼再站起來呢?」 既使是打定主意要開創自己一片天地的人,對於未來未知的世界仍然多少感到害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每間公司都會有一套符合自己企業文化的激勵制度,目的是希望提升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跟產值。 在這些激勵制度實行後,真的是有讓員工變的更積極?又或者對獎勵,產生了不應該有的期待? 公司成長的時候,一定會發生人力不足,需要跨部門互補的時候,曾經我在海外工作的時,因為公司是傳產企業,想要轉型成
Thumbnail
數位的時代、斜桿的環境、知識爆炸的現今,一份專業已經無法滿足許多有能耐的人,更多人因應數位環境而起生念頭「若我有能耐可否擔任顧問一職」,以下是作者親身踏入顧問職涯的一些摘要,希望能從這些摘要中嚮往走入顧問職涯的您有一些幫助! 首先!顧問要懂得扮演好角色而非只出一張嘴,出一張嘴是多數人對於顧問職最詬病
Thumbnail
做管理就要會帶人,好的老闆其實就像是員工在職場上的教練一樣,激發員工的潛能,使他們做出極致表現。身為主管的你,知道要如何善用教練式領導來激發員工的潛能嗎?
Thumbnail
可能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在開公司很久之後才知道,必須要有員工出勤紀錄供勞動局檢查之用,否則可能會遭到處罰。
Thumbnail
許多網路新創公司都提供「在家工作」的彈性制度,讓員工透過遠端工作,突破以往固定工作時地限制,以獲得更大的時間彈性。這樣的制度明明相當優渥,為什麼還有違法、甚至遭到裁罰的困擾?該怎麼辦?
Thumbnail
接續「工作的被需要感」延伸討論,如何設計刺激回饋機制,讓員工們瘋狂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尋找使命感?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每間公司都會有一套符合自己企業文化的激勵制度,目的是希望提升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跟產值。 在這些激勵制度實行後,真的是有讓員工變的更積極?又或者對獎勵,產生了不應該有的期待? 公司成長的時候,一定會發生人力不足,需要跨部門互補的時候,曾經我在海外工作的時,因為公司是傳產企業,想要轉型成
Thumbnail
數位的時代、斜桿的環境、知識爆炸的現今,一份專業已經無法滿足許多有能耐的人,更多人因應數位環境而起生念頭「若我有能耐可否擔任顧問一職」,以下是作者親身踏入顧問職涯的一些摘要,希望能從這些摘要中嚮往走入顧問職涯的您有一些幫助! 首先!顧問要懂得扮演好角色而非只出一張嘴,出一張嘴是多數人對於顧問職最詬病
Thumbnail
做管理就要會帶人,好的老闆其實就像是員工在職場上的教練一樣,激發員工的潛能,使他們做出極致表現。身為主管的你,知道要如何善用教練式領導來激發員工的潛能嗎?
Thumbnail
可能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在開公司很久之後才知道,必須要有員工出勤紀錄供勞動局檢查之用,否則可能會遭到處罰。
Thumbnail
許多網路新創公司都提供「在家工作」的彈性制度,讓員工透過遠端工作,突破以往固定工作時地限制,以獲得更大的時間彈性。這樣的制度明明相當優渥,為什麼還有違法、甚至遭到裁罰的困擾?該怎麼辦?
Thumbnail
接續「工作的被需要感」延伸討論,如何設計刺激回饋機制,讓員工們瘋狂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尋找使命感?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