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年輕女孩期待未來會有別於目前生活,而中年男子卻已知太多事情都已無從選擇起。即便兩人同在異國,他們的異國體驗也大不相同。女孩是新奇、探索,縱然多數時候難以對她形成意義;而男子則是順從社會規則、協同製造世俗意義--那些快速地、消費地、符號地意義。他用異國腔調在鏡頭前演出笑容:「Suntory time!」
Bob羨慕Charlotte的年輕嗎?那些標誌出年輕特權的事:自由、疑惑、探索生活邊界、搞砸事情。他或許渴求過,可那並不會為中年危機的生活帶來任何答案。但他真的有答案了嗎?
「會更好嗎?」
「會習慣的。」
仍疑惑著,卻不會再像年輕女孩一樣,天真地要在萍水相逢的人身上找到解答。
旁人游刃有餘更顯他們無止盡的寂寞。兩個主角對於難以習慣的日本生活產生不少質疑和憤怒。但真的是日本出了什麼問題嗎?或者,自己才是那個問題的來源呢?
看這部電影很難不想到另一個光臨日本還出書的異鄉人:羅蘭巴特。他在《符號帝國》中先排除「語言」作為意義形成的首要媒介,接著展示意義仍在符號間流動(或者說,展示了人因追求意義進而去解讀符號的趨向。)在寫作上,他不斷將「日本」在他者和我者的框架下對照,提出「原料縮減系統、沒有中心、綿延不絕的文本」等等抽象概念,來描述一種未知的書寫可能性。
《符號帝國》一書至今仍常被批評醜化日本,相當程度遠離日本的真實情境,而類似論點也常見於愛情不用翻譯的影評。但巴特並不意在寫書真實日本。毋寧說,他是想找出加諸於他身上、影響他思考和產出意義的決定因素。
是什麼讓羅蘭巴特一個不諳日語的法國人對日本產生這樣和那樣的想法?Bob和Charlotte在日本經歷的種種,看似把兩人拉近的,又是什麼?Lost in translation,是誤譯造成的方向感迷失。但有沒有另一種解讀,如巴特在書中所寫:
陌生的語言--我依然能捕捉那種一呼一吸之間的韻味和情感流瀉,簡單來說,就是那種純粹的意義--在我走動著時候,包覆圍繞著我,讓我微感暈眩,並將我捲入它人為的空無境界之中,因為身在其中而完整。
--《符號帝國》p.75
那是翻譯無法完成,以至於遲遲找不到對照意義所產生的迷茫感。唯一鮮明可辨認的是,去嘗試理解和持有意義,是人有如機械中啟動機般的原動力。
在嘗試掌握意義的過程,巴特選擇走向身體,熱烈地觀看和描寫日本人製作食物、使用筷子、打小鋼珠的姿態。在Lost in translation中,我們也正好透過Charlotte的眼睛,去看見對插花、參拜佛寺、結婚儀式等等,感受形式上的衝擊。看著,而不對其解釋,或者真的想要解釋,就讓解釋指向自己。讓自我原先的理解注入新的意義。
那麼,你在愛情不用翻譯中又看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