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和老柯因為經濟因素搬離了大家所謂的好區,當時想法很簡當只覺得離紐約地鐵一站之差卻可以每個月讓我們省下300-400美金。趁著年輕多存點錢,租屋又是紐約的最大開銷,那就從這開始吧!
那年我們有台小破車,週末常常開往華人區或品質較好的超市買菜,一方面是因為附近超市相較以前遠又不好逛。但三年前車子因為老柯在雪中被追撞不得不報廢掉。無車階級在紐約其實挺不錯的,不需要為找車位煩惱,也不需要付每個月高額的保險費,更不用說無形中花的油錢、停車費和過橋費(對你沒聽錯,紐約是幾座島組成的NYC,每次離開都需要付上$7~12元不等的過橋費)。然而這眾多好處之下,最令我們頭痛的問題就是每天每週要面對的食物需求。
離家最近的超市是走路約20分鐘的距離,但裡面的的菜是慘不忍睹。快枯快枯的綠色蔬菜,蘋果與柳丁類的簡單水果。超市裡充滿各式的罐頭食物,及二流的汽水品牌,牛奶的選擇就是便宜又大碗的的那種,架上的起司也八成是假的,肉類就更不用說了,很多都已經是泛黑的或是販售大量又便宜的組合。去家裡附近的超市最大的好處是永遠快去快回,一秒都不想多逛。
這幾年對於這問題我不斷地反思,那每月省下的300美金是否值得,而這也同時反映出美國現實的社會現象。在台灣7-11或各類的超市、菜市場真的到處都是,你不用非常有錢就可以享受菜市場的多樣選擇;反觀美國,如果是無力住在好區的美國人,食物的選擇相對的變少,這是在台灣長大的我很難想像的。由於城鄉差距,貧富懸殊大,以資本主義為傲的美國文化就刻畫在這樣的小世界裡。有錢的商人當然不會想把自己的超市開在窮人區,所以造成了經濟體強的區域超市百家林立,當然在美國出名的Whole Food與Trader Joe’s就是著名的指標,但相較貧窮的地區選擇性少之又少,更容易淪為doller store的溫床。再來,商店上所上架的產品也會因為消費力而調整,好區的超市不外乎就是有機食品、小農出產;而另一邊則是大多為加工食品、罐頭及垃圾食物。這樣的邏輯其實也不是沒道理,對消費者方來看肚子都餵不飽了怎麼有時間思考或認同更健康且要付出更高價位的產品,而對於商家來說需求是什麼供給就是什麼。當然一定有人說那就開車或坐車到遠點的地方採購呢?沒錯,對於有多餘時間成本的人是一個選擇,這幾年來我大部分是這樣做的,但對於已經是和時間賽跑的低薪族何來的多餘時間呢?這些人是不是失去了某些選擇權?
當然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選擇權的問題,由於貧富差距衍伸出教育水平上的差距,很多人並不明白新鮮食物及養分的重要性,再加上上面提到的供需問題,低劣的商品加重廣告及行銷於“對的消費者”身上,繼續的惡性循環使得問題不斷擴大還一代延續一代。
另一個延伸出的問題就是炒地皮,如果聲譽好的超市即將或已經開在當地的社區,連帶的房價跟地價也跟著上漲。當然這些超市公司已經做好市場調查,對於公司的未來發展潛力與消費力做事前頻估是一定需要的。然而,老租客就是被遺棄的一群,租金會不斷上漲藉此趕走無法再消費得起的居民,這樣的循環就又繼續下去。這是美國資本主義極大化下的其中一個產物,在不斷鼓勵市場自我推動,減少政府干預,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社會現象。對於以中產為基底的台灣人似乎是有點難理解的。
說到現在,相信很多人會和我一樣覺得這就是人生呀,沒辦法我(或他們)就是不夠有錢能怪誰?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和老科選擇努力工作賺夠錢往好(超市)區前進;然而我回頭看才發現,在這個國家裡,雖然我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但從小生長的環境及一路受到的教育到最後,也許非生於大富大貴,但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絕非罐頭食品、垃圾食物能滿足的,即便在一開始離鄉背井的求職生涯備受波折也領過最低薪資過著台勞般的生活,但過去的生活背景已給我一定的基準點,相較起美國低收入家庭長大的孩子一路走來其實我是無比的幸運,因為畢竟最壞最壞我也只是從零打起地基,而他們卻必須背負過去的枷鎖從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