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的疫情好像有點趨緩了,看來我們都有機會真的放暑假了呢!不過說到八月,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點毛骨悚然呢?
沒錯!國曆的8月,基本上跟農曆7月重疊在一起,也就是好兄弟放暑假的月份~不過這些我們普遍台灣人都知道啊!那有什麼特別的呢?沒錯,我們今天就聊點特別的,你知道原本的鬼月,不是只有1個月而已嗎?而是2個月!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鬼月有兩個月嗎!?
在台灣,我們說的「鬼月」,就是整個農曆七月,如果有鬼界的放假時間,有個排名的話,相信台灣一定是前三名哦!不過在清朝的時候,台灣的「鬼」可不只有放暑假而已哦!而是連春假都放了呢!在清朝官員黃逢昶、吳光亮、王凱泰等人寫的《化番俚言》中寫到,台灣人除了會在清明節,還有農曆7月15日,中元節的時候祭拜祖先以外,他們從每年春分(農曆二月初,約國曆三月二十日),到農曆4月8日,整整有2個月的時間,都會有大型的祭祀活動。
台灣的鬼月可是全世界最長的呢!不過以前的鬼月還要更長
事實上,每年的「春分」,在當時台灣人的民間信仰裡面,也被視為「鬼門開」。這個時候不只我們每個人,家裡面的祖先,都會出來透透氣以外,一些沒有後代祭祀的孤魂野鬼,也會來到陽間帶點特產。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鬼魂們只要不殺害人,想做什麼都可以,是不是挺特別的呢?跟我們的認知好像有點差異啊!
所以在這一段時間,台灣人會在家準備供品,好讓祖先們品嘗品嘗,招待祂們在家裡坐坐,看看人間的子孫們過得怎樣。
而在這一段時間裡,台灣人也會幫祖先掃墓。相傳我們人間的墳墓,就好像陰間的別宿一樣。所以把墳墓打掃乾淨,修得漂亮一點,在九泉之下的祖先,住起來也會更舒服一些。而掃墓的時間,也會跟著族群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喔!像是漳州人會在農曆3月3日,也就是俗稱的「三日節」掃墓;而泉州人則會選在清明節去掃墓。
但在這段時間裡,台灣各地也發生很多「靈異事件」,沒有子孫祭祀的孤魂野鬼們,會到處搗蛋、嚇人。所以,熱情的台灣人還會另外準備一桌,專門用來讓孤魂野鬼們享用的。就像跟鬼開個條件,「我讓你飽餐一頓,祢們就乖乖的別搗蛋。」
熱情的台灣人,也會辦桌宴請「好兄弟們」,像是跟「好兄弟們」講條件(圖片來源:pexels)
放了兩個月的長假,在各地遊山玩水、吃好料的好兄弟們,在農曆4月8日,就必須依序回到陰間了。根據台灣人熱情的習俗,祖先們要回去了,當然要幫他準備好,大包小包的「おみやげ」(歐米押給/伴手禮)帶回去!
當時的台灣人,從農曆4月8日一早,就會開始供奉美酒跟水果,讓祖先們先飽餐一頓。再準備幾套紙做的衣服,還有一些生活用品,燒給即將回到陰間的祖先,帶回去當禮物,希望祖先們能在陰間過得舒適,同樣的,家家戶戶也會特別為這些無主孤魂們準備一套,也希望祂們能夠開開心心地離開,不要眷念在人間的美好。而祂們下一次再回來人間的時候,就是在農曆7月的「中元節」了。不過這麼長的假,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目前也很難考證了,不過我們從這個節日的起源還有儀式,來了解一下這兩個月長假的隱藏意涵吧!
鬼月長假背後的意涵
首先,這兩個月長假的紀錄,是出自《化番俚言》,這是一份清朝官方對歸順朝廷平埔族原住民的訓言、生活紀錄,以及生活規範的文獻資料,其中著重原住民「漢化」的過程。所以這本書記載的民俗節慶,看起來跟漢人的傳統沒什麼差別,但當中有關春分的時候「開鬼門」,跟農曆4月8日「關鬼門」的說法,是傳統上沒有的特別習俗。
雖然在漢人民間傳統中,春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農曆4月8日則是,中國佛教徒所認知的「釋迦牟尼佛誕辰日」,漢傳佛教認為,農曆4月8日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的生日,佛教徒會在這一天「浴佛」紀念。不過南傳佛教的佛誕日則是在「衛塞節」,即國曆5月第一個滿月日。
所以這長達兩個月的長假,很有可能是平埔原住民的傳統,跟漢人的民俗結合而成的。只是目前這個推測的相關依據,還很薄弱,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們,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哦!
儘管我們不知道,這專門給好兄弟的兩個月長假,真正的來龍去脈,但他們這些儀式,基本上是來自漢人的哦!而且背後都有著「人性的溫暖」。首先,我們台灣的漢人祖先,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在中國的環境刻苦,而冒險過海維生的社會底層。
所以來到台灣以後,通常比較有成就的人家,都會救濟同樣來到異鄉的漢人同胞,久而久之這種社會關懷的觀念,就慢慢形成了,所以台灣早期民間盛行的互助會、父母會,就是這麼來的!然而,這種深刻的互助概念,也牢牢地刻劃在宗教民俗上哦!就像人家常說,宗教是因人設教的,也就是說宗教民俗在某個方面,是反映社會的現況。像是台灣人,每逢節日都會有的「繞境」,其實是在反映帝國時期的老百姓,對官員禮儀的文化殘留現象。
而所謂會給死去的祖先,準備酒席跟招待,其實也是我們平常,對很久沒有回家的親人所做的事情。至於會幫孤魂野鬼準備宴席跟紙衣服,這邊也是反映早期台灣人,對於需要幫助的人的互助精神,說直接一點就是,現在台灣很多「寒士救濟社團」,會在特定的時間準備飯菜,招待無家可歸的遊民。所以古代的台灣人,在面對好兄弟放長假,並沒有特別的恐懼感哦!反而還相當的溫馨呢!
現在的「鬼月」是怎麼來的?
其實這兩個月長假的消失,可是說是非常突然啊!目前沒有什麼直接證據可以說明。因為這麼長的假期,不可能說消失就消失,所以我們推斷有兩種可能。
當時許多官員在紀錄台灣風土民情的時候,不是承襲一百年前的資料抄錄,就是道聽塗說地寫作。
也就是可能會因為自然環境改變,導致糧食產量減少,最後無法支撐類似的民俗活動長期進行。
民間的習俗和文化,是會因著習性或是環境而有所改變的,譬如豐收可能會加開慶典,但是歉收就連傳統的慶典也沒了(圖片來源:pexels)
儘管這兩個月的長假,稀哩糊塗的「消失了」,那我們現在所謂的「鬼月」,也是從很久以前就有的嗎?很可惜,從目前的史料來看,我們目前的「鬼月」,很可能也是「行為制約」而來的產物哦!
事實上,中國漢人的傳統,並沒有「鬼月」這個月分,農曆七月也只有要過「中元節」(農曆7月15日)而已,甚至鬼門開,跟鬼月關都在中元節。但中國南方跟台灣、東南亞的華人,可能就會因為經常性的貿易,或是長期遷移等,許許多多的因素,導致他們無法準時在中元節普渡,而習慣性的把整個七月都視為普渡日,也都作為了祭祀祖先跟孤魂野鬼的日子。
這就好像我們現在很多人,都不一定在清明節的時候掃墓一樣,因為我們可能被「上班」、「上學」等因素給約束了,不過為了盡孝心,還是會在清明節左右的日子祭祖。不過這些是我們的推測啦!如果有知道答案的朋友,也歡迎告訴我們!
鬼月 = 孝親月?
很快地就是我們現代台灣人所說的,農曆7月「鬼門開」了。其實在「鬼月」期間,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人,仍然會給好兄弟準備飯菜跟衣物,要好好地招待這些遠從陰間上來的「客人」們。儘管長假放得沒有過去那麼多,不過這些都不影響,台灣人對好兄弟的心意啊!
所以啦,鬼月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這就好像佛教的師父們長推廣的,「鬼月應該理解成孝親月,是對這些已經離開的老大人,獻上一年一度的溫情啊!」
鬼月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也是我們跟長輩們團聚、互相連結的日子哦!(圖片來源:pexels)
老樣子,我們還是想提出三個問題,想跟大家討論討論:
1.清朝時期的台灣,曾經有給好兄弟放兩個月的長假,這個節日的起源,我們推測與平埔原住民有關,不知道大家認同嗎?還是有其他看法呢?
2.查遍史書,其實傳統的中國人,主要是過三日節、清明節跟中元節,並沒有在過「鬼月」的。所以目前我們在過的「鬼月」,是怎麼來的呢?
3.其實台灣很多民俗,都隱含著對現實社會的關懷,除了我們這次講到的「備酒食,燒紙衣」,還有什麼民俗活動,或是宗教儀式有類似的現象呢?
另外,這次的農曆7月,我們也會推出一系列的台灣鬼故事,而且可能都是大家沒聽的哦!還請各位支持一下吧!
參考資料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收錄《化番俚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38-39。
康培德、溫振華,《臺灣原住民史: 清治時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頁133。
簡後聰,《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頁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