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可以寄託情感,從中找尋共鳴的落腳處,至今每個音樂作品都包裹著豐沛的創作理念,而我好奇這樣的形式是何時開始的⋯⋯於是開始翻找資料並整理出本篇。
如果要說古典樂的歷史流脈是一兩篇也寫不完的,那必須從古希臘說起,再到羅馬帝國並一路講到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的時代,以及十八世紀前後的市民革命、維也納黃金時期等,如涓涓細流永不停歇的連續劇那般精彩;雖說歷史跟聆聽古典並無直接關係,卻在讀完這些歷史脈絡有了不一樣的情緒來看待現在多元的音樂流派;創作得來不易,那是包覆著多少情感能量、智慧結晶的產物,而這些流淌了好幾世紀的音樂,對我來說更是何其珍貴!
從貴族到市民、從重視形式到抒發自我的原創
光榮革命後,催生了許多哲學家與當時君權神授的思想相互抵抗,其中較為著名的如約翰·洛克(John Locke),提出人們可將勞動所得納為己有,而非替王公貴族累積財富,且在王權之前,人人皆生而平等;這些總總帶動了市民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下一個音樂時代的里程碑。而開啟原創大門的正是我們家喻戶曉、一說到古典樂便會想起「登登登登」的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在拿破崙的崛起與當時的思潮下,原受命為皇宮貴族演奏的貝多芬,萌生了新的思維,認為譜曲不是為了貴族、國民,而應該是全人類,不論是什麼身份,人人都應該平等;貝多芬提倡「自由與進步是藝術的目標」(自一八一九年的信),他也是第一位以樂曲表達自我想法的音樂家,而在此之前如果用音樂來表達自我情感、思緒是不被接受、不被允許的,貝多芬的思想揭開了往後古典音樂發展的巔峰—浪漫樂派(之後再好好介紹),而這只是他生涯眾多貢獻的其中一項,貝多芬是一位音樂家,更可說是一位改革家。
本篇最後推薦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我認為是他最為神聖、有魅力的創作,從學生時期便開始構思靈感,於一八二三年開始譜曲,將席勒《歡樂頌》的精隨融於音律之中,加入獨唱與合唱,這首長達一個半小時的交響曲,超越了既有的技巧,獨創出新的曲式,「萬生萬名,擁抱吧!這一吻獻給全世界。」他的信念從不動搖,歌頌著自由、愛與進步。
如果對古典樂史有興趣,我推薦松田亞有子的《古典樂小史》,本篇的內容也是閱讀此書後的整理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