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在活動上所表現的狀況不一定是真的結果,例如:
個體過程中的行為表現與情緒,或無法順利表達,問題有可能是
- 是記不住還是不想記⁉️
- 是記憶長度問題或本身動機⁉️
- 是不喜歡或不會⁉️
- 是動機還是聽覺接受問題⁉️
或還有其他可能性呢?像是: 為了瞭解存在的問題,自己會用不同方式評測與比較,以找出問題方向。
#圖片擺放在旋律鐘前的圖卡即是個例子,比較
1. 單一旋律鐘
2. 單一顏色圖卡
3. 單一動物
4. 單一交通工具
3與4是個體喜歡的物體
5. 旋律鐘前擺放動物
6. 旋律鐘前擺放交通工具
7. 旋律鐘前擺放交通工具
不管是特殊需求者或有學習困難者,總被誤會不乖、不專心或故意等,我們都需要多用不同角度思考、我們認為的答案就是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