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0年,防疫成為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身處台灣很幸運的,疫情威脅不如其他國家,應可歸功於民眾防疫的謹慎心態及確實。
這次,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家人與世界,只是不知道被這樣每天全球確診數字持續轟炸下,還能繼續把「防疫」小心翼翼的掛在心上多久。
picture originated from:freepik
老實說疫情前我除了剛好有趁打折多買衛生紙外,完全沒考慮要多囤置甚麼物資在家裡,即使我很宅。但從去年武漢封城那晚開始,發現事態嚴重而且疫情可能不會短時間就結束,便認真思考該採購甚麼必要物資,我的心態:量都不必多,只要需要時可用或可替換即可。
整理了自己自疫情爆發以來累積至今,參考新聞、ptt等社群媒體的囤貨購物心得。先簡單介紹,家裡成員,老公和我兩人,因此以下囤貨主要針對兩個成年大人生活習慣,而且是假設購物不便又難以外出的情境,並非是針對現在我們仍能過著一如往常幸福生活的日常。
㈠醫護常備品
- 醫療口罩:經歷過去年預購口罩、口罩跌價的日子,台灣人應該都知道囤的量不必多
- pvc手套:日常打掃時偶而也會使用,其實吃手扒雞手套也可以,只是個人偏好沒有西西嗖嗖聲音的手套
- 家庭用藥:例如感冒藥、腸胃藥、止痛藥、消炎藥等,個人慣用藥品也建議多準備
- 傷口護理:包括棉棒、透氣膠帶、紗布、優碘等
- 體溫計、耳溫槍或額溫槍:家裡只有準備體溫計,其實是因為前陣子耳溫槍和額溫槍都缺貨,但家人間使用已足夠
- 消毒用酒精:家裡放太多有風險,適當購買。沒有特別買分裝瓶,使用保養品和香水玻璃製空瓶即可
- 乾洗手:主要是外出時才會用到,家裡還有兩小罐,已夠老公和我兩人使用,不會再添購
⁕另外分享,歐美諸多國家因面臨lockdown,保險套等用品進而熱銷缺貨...
㈡食物食品
- 油鹽糖醬油等調料:因仍有在家開伙的需求
- 各式醬料:若真的面臨須長期待在家,使用醬料可以增添食物風味也可以變換口味
- 米、麵條:適量即可,避免損壞
- 麵粉、酵母粉:有時會做烘焙,若真缺糧,亦可製作簡易麵點
- 冷凍食品:例如水餃、冷凍蔬菜、肉品等
- 泡麵、罐頭、即食調理包、奶粉、礦泉水
- 蔬菜水果:不易囤積又容易腐壞,但我也不喜愛冷凍蔬菜口感,所以目前策略是①日常採購時部分蔬菜會選擇根莖類,較易存放(當然還是會儘量在新鮮時吃完);②日常保健食品內,增加青汁、野菜錠等品項,除可存放較久外亦可補充蔬菜的營養,聊勝於無
- 零食飲料:雖然非必要,但假設面臨lockdown,在家適量品嘗這些小零嘴可以增加幸福感
㈢民生用品
- 衛生紙:寫在第一項並不是因為它是重中之重,而是提醒自己不需要過度囤積,大概確保家裡(老公和我兩人)至少有8包存量即可
- 輕便雨衣:可作為防護衣使用,真心希望不會有那麼一天,也可算是防災避難包內的常備物資
- 衛生棉、護墊:至少準備三個月存貨
㈣增加幸福感
- 興趣喜好:手工藝、書、dvd光碟、netflix等
- 消磨時光:樂高、拼圖、模型、PS5等
- 運動:除增加抵抗力外,也會讓長時間待在家的身心舒暢一些,可準備瑜珈墊、飛輪、有氧舞蹈教學等
- 綠色植物:身為一個綠色植物殺手,推薦水耕盆栽,至少它還在我手中活得好好的...另外也推薦在陽台(因為可能會有小蟲)種植蔥蒜、香菜等食用植物,除了綠色植物療癒外,也很實用
- 善待家人或同居人哈哈:日本因緊急事態宣言而離婚率大增,主要原因是夫婦都在家而大幅提升衝突發生率。家裡氣氛好,自己才會待得舒服,尤其在居家防疫階段,也只能乖乖在家跑不掉,好好和家人相處、避免衝突發生才是促進心靈健康的上策
picture originated from:freepik
㈤其他
- 適量現金:萬一信用卡、行動支付都派不上用場時可使用
- 工作用品:筆電、手機、平板、硬碟等,以防在家辦公需求
- 增加抵抗力: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細節內容因人而異
- 美容用品:雖減少出門,但皮膚保養仍是每天會做的事,注重形象者可準備刮鬍刀、電動剪髮器、染髮劑(確認不會過敏)等用品
- 空氣清淨機:家裡本來就有,並非針對疫情添購
- 電毯:跟防疫無直接關聯,但在前陣子瘋狂寒流時幫了我不少忙,讓我躲過感冒的風險,不用進出醫療院所
- 盥洗旅行組:之前旅遊出差時飯店附贈的也留了不少,即不須囤積大量洗髮精沐浴乳
- 抗菌洗衣精:抗菌與抗病毒是兩種不同概念,但仍不確定市面到底哪些洗衣精可抗病毒,因此目前仍以衣服清潔乾淨為原則
- 濾水壺、濾心:我喜歡喝水,使用濾水壺過濾後再煮沸,應該算是比較經濟實惠又可安心飲用的方案
-
居家防疫對老公和我這對宅夫婦而言,光用想像似乎沒有太高難度,只是若需長時間待在同一室內,除了確保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外,「幸福感」也會是我所在意的,心靈的健康更不能被打倒。
其實在列這些清單時,我一直在思考「囤貨」這件事的意義,台北寸土寸金,囤貨支出不只是物品本身的價格,儲放的空間也應視為一筆成本,而且家中物品過多,生活品質反而會因此下降。
除了採買成本考量外,許多防疫物資都是一次性的用品,在大眾健康的前提下,環保似乎不是該在這時提出的口號,但在囤貨之餘,謹慎思考家中成員需求、收納空間,才能真正避免浪費又傷害環境的消費主義陷阱,做到有效且安心的儲備。
Copyright ©2021 思嘉的閒言碎語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