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花樣年華,18?21?25?25歲的人說:”我老了!最好的時光早就過去了......”
現在的大學錄取率高,一般畢業都要23、24歲了,若再讀研、考博,那就是28、9歲了。然後再立業,怪不得結婚都得35歲以上了。
古時候,很多文人學者、曠世奇才、大梟雄,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已經完成了他們的目標和使命,然後英年早逝。比如:第一個把透視法應用到他的作品上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畫家馬薩喬;把聖母聖嬰畫得如此完美、至今無人能超越的拉斐爾;第一個畫出臥姿維納斯,深深影響了以後的提香、戈雅、馬奈的喬爾喬內;鋼琴浪漫詩人蕭邦,僅在其18歲的那一年裡就創作了145首至今仍在迴響的古典音樂的蘇伯特;25歲就完成統一基業、建立當時世界上最大領土面積的國王—--耶力山大國王......
在現今的年輕人還在懵懂狀態,沒有什麼專業經歷和社會經驗的時候,他們已經所向披靡、前無古人地鑄就了大業。
驚奇他們的濃縮人生。
最該睡個夠的時期是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可以盡情地睡,把之前的覺通通地補回來,睡它個昏天暗地。可這時候的人也正是荷爾蒙最旺盛的時期,可以放松的方式一定不是一味地睡覺。他們盡情地玩遊戲、盡情地追劇、盡情地約朋友一起出遊、喝奶茶吃垃圾食品......
鄰近本科畢業,完成畢業論文,沒有想要繼續深造,也沒有想好到底往哪個方向發展,也在那裡盡情地睡覺。尤其是留學歸來,上網課的那一群,他們日夜顛倒,傍晚時分開始出動,或聚餐、或酒吧、或桌遊、或夜店,又或者仍然足不出戶,網絡遊戲玩幾把時間就過去了。半夜的課程結束後,必定要吃夜宵,否則卡路里抵不上消耗。外賣小哥半夜送餐的腳步沒有那麼匆匆,但只要你勤懇,深夜的單子仍然不斷。然後白天只是睡覺,父母看到的是:花樣年華,在睡覺!不免感到不安,為他們的生物鐘的顛倒和不規則的飲食。
關於這個話題,有個新名詞叫:躺平,但躺平更多的意味是:不作為。在這個詞還沒出現時,曾問20出頭的大學生:“你以後最想做什麼?”得到的回答是:“整天躺著,什麼也不幹。“驚訝於這怎麼成了他們的理想的同時,在他們眼神中看到更多的是:嘻笑和無奈。其實,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很有想法的,只是感覺將要面對社會壓力太大,而自我調侃和釋放的一種解嘲。
躺平,其實也是一種反抗,反抗社會積壓在他們這一代身上的壓力,尤其是在大陸,高房價、高消費,醫療和福利都跟不上的現狀下,年輕人逐漸有了:我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的思想。隨之,不交女朋友、不結婚、不生孩子的觀念紮根在他們心裡,想要鼓動他們生三胎,簡直是異想天開。若這個反人類的計畫生育政策早放開八年、十年,八零後還都是願意生養的,因為每一代的觀念不同,那時的生活成本還能承受,現在已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為時已晚。
“我很滿意我的現狀,如果給我的現狀打分,我給85分,我為什麼要用結婚去破壞它,而且我對婚姻生活完全沒有把握,為何要用結婚這只有50%的滿意度去換我現在的85%?如果,我們已經有了小孩,對方再搞個出軌,那簡直是......”
一個九零後的解釋,自我保護意識很強、邏輯性很強,無從辯駁。
花樣年華,在睡覺,但願他們在夢中是美好的,沒有攪擾、沒有困惑、沒有迷茫、沒有艱辛,就如起初他們剛剛開始懂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