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品析】
此詞主旨究竟是閨情懷人,或是遠客思歸,向來解人甚多,而各持己見。上片前二句,描述眼前景色,正如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云:「首二句寫登高晚眺,極目平林,林外更寒山一碧,乃高樓所見也。林靄濃織及山光入暮逾青,乃薄暝之時也。」故後二句,點明「暝色」,而且有人眺景生愁。「平林」一句,寫的是眼前遼闊之景;「寒山」一句,則承接上句,將視線隨著綿連山勢而延伸出去。從「入」字,以及下片的「空佇立」來看,知道此人並非時至黃昏始到此,而是眺景已久,從白天眺到日暮。僅就上片而言,無從見出詞中主角是男性或女性,當然還不足以判斷閨情懷人或遠客思歸。
上片所述,點到即止,故下片有所承接,敘明愁之所在。俞平伯《唐宋詞選釋》云:「過片另起,與上片『有人樓上愁』,不必衝突。」如果下片另起,譬如上片正欲開口,卻突遭打斷。如此欣賞,則此詞詞價減半,無多可看之處了。下片前二句,當承上片歇拍而來,並且點出詞中主角與情感所在。關鍵在於「宿鳥歸飛急」一句。宿鳥借喻遊子,毫無疑義。但究竟是作為自喻,或是比喻遠人呢?陶潛〈歸去來辭〉云:「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宿鳥歸,而游子未歸,當為此詞用意所在。若觀者是閨中女性,宿鳥自是拿來比喻遠人。若觀者是旅中男性,宿鳥則是拿來自以為喻。從觀者觀物引起的心理反應強度來看,男性看見宿鳥歸飛,比之女性看見宿鳥歸飛,作為比喻主體的遊子本身,其間驚心動魄的共鳴,實在是閨中居人所無法比擬的。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認定此詞為望遠懷人的閨情詞,固是一解,但以遠客思歸來欣賞,更見可讀性。下片歇拍二句,自問歸鄉之路,而所見唯有代表離別之長亭與短亭;只見離別,故歸鄉之路,亦是渺渺然了。視線隨著長亭、短亭無限延長出去,心中離別之意也跟著無限綿延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