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悅讀李白〈關山月〉

2021/07/2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文學是訴諸情感的藝術,文字是它的傳媒,生活是它的素材,美感是它的本質,表現是它的目的。它傳達的是詩人文學家面對生活的種種感受,以及從生活經驗中體察到的思想意蘊。 透過文學作品的欣賞,我們不但分享了詩人文學家的心靈財富,也拓展了我們有限的生活領域。透過詩歌作品,我們有機會經歷其他人的生活經驗,解讀人生的複雜性,從而體驗生命的多樣意理。
中國文學是現代華人心靈共同的故鄉,五千年以上的文學歷史,累積了數量龐大的文學作品,它記錄著歷代祖先們的生活情態,思想感情。人類心性中的七情六欲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文字雖有古今之別,就時間的先後來說,也許有所謂「古典」與「現代」之分,就情感的普遍性而言,文學其實是無所謂古與今的。
歷代學者曾把中國文學分門別類,以便欣賞與學習,例如南北朝時代就有人把文學為粗分為「文」(純文學)與「筆」(雜文學),說是:「有韻為文,無韻為筆。」隨著作品的分化,有「書論、奏議、銘誄、詩賦」四科八目之分,後來又有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十體之分;至昭明太子編《文選》時,已有三十七門之體類,至明代文論家徐師曾編寫《文體明辨》時,中國文學史已存在一百二十七種以上的文體,論其數量實在驚人。
但是在眾多的文學體類中,詩一直是文人的最愛。不止因為詩直接訴諸情感,是最精緻的文學;就功能的角度來講,在歷史上以及古代文人的現實生活中,詩詞也曾發揮了多樣的功能,它不但可以抒情,可以述志,也可以諍諫,可以諷刺,還可以詠史、詠物、悼亡、酬贈、題畫等等,佛徒講說佛理用到它,道士演述仙境用到它;文人仰賴詩歌獵取功名,伶優憑藉歌曲唯持生活,到了今天仍是作家創作上汲取不竭之活水、學者研究上開採不盡的寶礦,一般人頤養情性的精神食糧。
李白擬想圖
李白(701-763)唐武后長安元年生於綿州昌明縣清蓮鄉(今四川省江油縣),唐代宗廣德元年卒於當塗(今安徽當塗縣)。李白青少年在四川度過,三十歲入長安,玄宗天寶元載,奉詔任翰林院供奉,天寶三載離職,自此浪遊天下。 李白之思想屬於道家,雅好神仙之學。自云:「五歲誦六甲」「十五遊神仙」「雲臥三十年,好閒復愛仙。」曾在齊州紫極宮從北海高天師受道籙為道士。他的詩中,常言及隱居修道之事,也有及時樂之想。 李白天才橫溢,輕視禮教,喜嘲諷現實,任俠好義,有濟世宏願。作詩主張恢復古道,作品各體兼長,對樂府詩,情有獨衷;不僅數量頗多,成就也最高。 他的作品,除了擔任翰林供俸時期,較為制式淺薄,其他時期諸作,大部份以反應社會生活為主。他有獨樹高格的寫作技巧,飄逸磊落的性格,從而造就雄奇奔放的風格,將唐代詩歌創作,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韓愈在《調張籍》中說:「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誠非虛言。
李太白文集書影
〈關山月〉全文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閒。
詩歌形式來看,中國古典詩歌,可以粗分為廣義的詩歌(詩、詞、散曲)與狹義的詩歌(古體詩、近體詩);或者可以通俗地區別為「字句整齊的」與「字句不整齊的」兩大系統。起源於漢朝的「樂府詩」,與起源於中唐、盛行於兩宋的「詞」,或者宋元以來流行的「散曲」,屬於字句不整齊的詩歌。至於漢魏以來的「古體詩」(五、七言古詩),唐代以後出現的「近體詩」(五、七言律詩、絕句),都屬於字句整齊的詩歌。 字句不整齊的樂府詩、詞、曲,與音樂之關係極為密切:例如「樂府詩」便是從民間搜集而來的民謠,經過樂工譜上音樂,演奏給皇帝聽,皇帝藉此了解民意,考正得失。後代文人覺得樂府詩在形式與內涵李方面都值得學習,於是紛紛仿效,寫了許多「擬樂府」。他們或援用古代的題目,重新改寫;或者另立新題,傳寫新意。詩歌句法,也常由「雜言」改為「齊言」。李白的《關山月》就是一首齊言的擬古樂府。
從內容分析《關山月》,此詩是漢代樂府「鼓角橫吹曲辭」十五曲之一。據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卷下:「《關山月》,皆言傷別離也。李白這首詩,也是寫久戍不歸之人思家的痛苦。
首段「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天山」,即祁連山,在今新疆維吾兒自治區中部,王琦說:「月出於東而邊山在西,今曰『明月出天山』,蓋自征夫而言,已過天山,而迴首東望,則嚴然見明月於天山之外也。」「蒼茫」,曠遠無窮之貌。「雲海」,謂雲氣迷濛的天空像海一般。此句謂明月在蒼茫雲海間露出。陸時雍《唐詩鏡》:「一起語屬感興。」「玉門關」,即今甘肅敦煌縣西北小方盤城。是當時西域門戶。本段言:明月出於天山之上,蒼茫於雲海之間,長風吹月,遠度玉門關塞。岑寂而關山迢遞,明月所照,皆淒然而可悲者。
次段「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以東,山上有白登臺。「青海灣」,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本段言:夷夏之交,關山阻塞,白登、青海尤為要害。乃中國與胡虜來往爭戰之所也。征夫戍役相繼喪亡,得生還者少矣。如漢高祖之被圍困、哥舒翰之破敗,其跡皆可見也。
三段「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閒。」「邊色」,指邊地風情地勢。本段言:關山月出之時,戍客之在邊者,思歸而愁;戍婦在家者,登樓而嘆。明月所照,彼此懷憂,關山迢遞,情可知也。
歷來有關〈關山月〉之評論資料還真不少,比如宋代呂居仁《童蒙詩訓》說:「李太白詩如『明月出天山,…吹度玉門關。』氣蓋一世,學者能熟味之,自不褊淺矣。」認為這首詩最能彰顯李白「氣蓋一世」。 再如嚴評本載錄明人批語:「純是響調,絕俊快,但微近律,全與樂府別。」 重點在於這首詩雖然有個樂府詩的古題目,卻易經微近律詩了。再如,宋長白《柳亭詩話》:「徐孝穆《關山月》二首,其一曰:『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星旗映疏勒,雲陣上祁連。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李太白五言佳境俱從此出,不止似陰鏗而已也。」從李白喜作來源來看認為,這是從南朝徐陵的作品而出。
從當代的審美視域來看,這首詩還真的很特別。李白最善於使用古樂府來創作新詩篇,他不會老老實實照搬古人的東西,一定要放一些自己的創意與感受。這種五言的樂府詩,不但接近律詩,而且蘊含著李白自己的歷史想像與情境感受。他未必親臨古戰場,單憑創造性的想像,回溯當年戍守邊關將士們的感情,就已經把這種現代與過去,想像與實境,交錯繁複的感受,寫得傳神寫真。吟唱起來尤其鏗鏘有氣勢!
以下正是〈關山月〉名家彈奏視頻。第一段是台籍青年古琴家黃鴻文演奏的古琴曲〈關山月〉,第二段是中國大陸古琴大師龔一的示範演奏。各位好友聽一聽,你們的感覺如何?大家可以緩緩地朗讀細細品味一番,當然更可以依據下面的旋律吟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K會員
512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