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Conze 英譯中文 (3)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三、眾生消殞寂滅,但眾生依然存在

The Lord said: Here, Subhuti, someone who has set out in the vehicle of a Bodhisattva should produce a thought in this manner:
世尊接著說道:「須菩提!開始實行菩薩乘的人,應該生起這樣的心念:
'As many beings as there are in the universe of beings, comprehended under the term "beings" egg-born, born from a womb, moisture born, or miraculously born; with or without form; with perception, without perception, and with neither perception nor non-perception, as far as any conceivable form of beings is conceived: all these I must lead to Nirvana, into that Realm of Nirvana which leaves nothing behind. And yet, although innumerable beings have thus been led to Nirvana, no being at all has been led to Nirvana.'
所有的,須菩提!宇宙中的眾生,無論他們被理解或歸類為:卵生、胎生、濕生、或變化而生,有形象、或無形象,有想、無想、或非有想非無想;所有這些眾生,只要是可以在眾生界中被創生出來的,我都將他們置於 (如烈焰焚燒一切般) 什麼都不留下來的涅槃界中,而消殞寂滅;然而,雖然無量無數的眾生 (猶如ㄧ點點的小雪片掉入紅通通的爐火當中一般) 被置於涅槃界中消殞寂滅,但實際上,(在已證悟的佛性中,用清淨的意識心看來),根本沒有任何的一個眾生消殞寂滅 ,(眾生還是眾生,依然存在。也就是說,從真實的佛性觀點看來,眾生就是佛性,稱為『非眾生』;而在已證悟的佛性中,用清淨的意識心看來,眾生並沒有消失,依然存在)。
(為什麼呢?因為,心無、或心裡不想,眾生雖然依然存在,但是,不想,就不能夠知道有眾生了;佛性,不是不想,而是在佛性上,所有的現象皆如紅爐點雪般無法成立,眾生的現象雖然消殞寂滅,但依然存在,而在已證悟的佛性中,還是可以用清淨的意識心清楚地知道有眾生,這是差異之所在。心無,是錯誤的解答;而一心參無,僅僅是正確的『方向』而已,真正的對的答案,還需要自己證悟出來,才是對的,不論這個答案,是叫做如來意旨、佛性、真如、非相、空、空性、第一義空、絕對,抑或本體、佛心。心無,心念沒了;參無,證悟佛性。前者無法證悟佛性,因為,心無,就沒有下文了,無法再更進一步向前邁進)。
And why? If in a Bodhisattva the notion of a 'being' should take place, he could not be called a 'Bodhi-being'.
為什麼呢?如果,須菩提!菩薩的心裡,還一直懸念駐留著『眾生』的認知,那麼,他就不應該被稱為菩提眾生。
'And why? He is not to be called a Bodhi-being, in whom the notion of a self or of a being should take place, or the notion of a living soul or of a person.'
這又是為什麼呢?他,須菩提!不應該被稱為菩提眾生,如果他的心裡,還一直懸念駐留在二乘佛法所主張的因緣假合的『眾生』的認知、耆那教所主張的『耆婆』的認知、或犢子部所主張的『補特伽羅』的認知,(等等的層次,而沒有再更進一步地向前邁進的話。所以,開始實行菩薩乘的人,不是不要有念頭或思想,而是不要一直停留在那裡;妄念的生起是自然現象,不要刻意去壓抑,實行菩薩乘的人要用向前邁進的心念,穿透妄念的荊棘叢林,達到真實的佛心,也就是『即心即佛』的意思)。
(此節,應和第九節的「四果無得」一併比對參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會員
174Content count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時,有許多比丘走到世尊那裡,紛紛用額頭頂禮他的雙足,並繞著他向右繞行三圈,然後在一旁坐下。
這是我曾經這麼聽到的:有一天,世尊在舍衛城,漫步在祗多太子和給孤獨長者所贈的花園裡,與大比丘眾,共1250 人一起。
如果,用不同的角度切入,把金剛經當作故事來閱讀⋯
這時,有許多比丘走到世尊那裡,紛紛用額頭頂禮他的雙足,並繞著他向右繞行三圈,然後在一旁坐下。
這是我曾經這麼聽到的:有一天,世尊在舍衛城,漫步在祗多太子和給孤獨長者所贈的花園裡,與大比丘眾,共1250 人一起。
如果,用不同的角度切入,把金剛經當作故事來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昨晚完成第21次的線上問答會,沒想到會解答到跟《愛的業力法則》有關的問題(PART34 - 問題72),這題是有關伴侶有酒癮的話該怎麼辦? 格西老師提到可以用”組合技” 四朵花的第三朵花 + 業力法則第二定律(找出根本原因) + 四力量第三力 一樣回到筆的故事知道一切來自於我,並找出根
Thumbnail
— 大寶法王 噶瑪巴千諾 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你會相信嗎?也許年老的人或者面臨死亡那一刻的人才會相信。 這個世界不真實;人生很無常;家庭是因緣暫聚。 當你一生默默無聞、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為整個家庭付出的時候,為了兒女操碎心的時候,為了不孝子氣得神經衰弱、日夜失眠的
原本想要自己錄製一段金剛經唸誦影片,方便各位菩薩進修。 但是一則自己聲音不好聽,二則又怕唸錯,耽誤大家修行。猶豫了許久之後,才在網路上發現這段蔣勳老師唸誦金剛經的影片,謹在此向蔣勳老師掠美,方便大家讀誦。 南無阿彌陀佛!
06/23/2013 午後天氣不穩定,打消了去爬山的念頭。 帶著孩子們到貓空山上的廟裏。 我們常去。 有山,有綠色,有著自在,及廟裏的寧靜。 我們多半會在廟裏繞一大圈,順著山路走。 出發前,突然地,這次我有個不同的想法。 我將金鋼經帶了去,告訴他們,等會我們就坐在大雄寶殿外的石階上讀金
Thumbnail
《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金剛經》裡的每一分都是緊密相連的,佛作是問,是延續〈正信希有分第六〉而來。那麼佛陀為何這麼問呢?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加契入《金剛經》,而不是單純誦念,單純的依文解義。   筆者
Thumbnail
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Thumbnail
許多讀者來信問,為何讀誦《金剛經》多年仍不解其義? 再者,雖不懂經文,仍時時發心讀誦和抄寫,如此是否真的有功德? 為何《金剛經》的真實義,如此難懂呢? 老實說,十幾年前我未覺醒前,即使對《金剛經》有種親切感,讀誦了幾百遍,也是不解其義,看遍諸多專家或大師的註疏,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後來,覺修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給醉夢人看的,但有緣的醉夢人,不妨多看幾次,或可在文中嚐到妙法滋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來自《金剛經》的偈語,不少人都已聽到會倒背如流。 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Thumbnail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之前有幾篇文章,有提到金剛經 ( 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 帶給我不可思議的經歷: [職場]幾個不愉快的求職經驗,與我人生的奇遇 最近的一次,是我被小人陷害 上面這段經歷,請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昨晚完成第21次的線上問答會,沒想到會解答到跟《愛的業力法則》有關的問題(PART34 - 問題72),這題是有關伴侶有酒癮的話該怎麼辦? 格西老師提到可以用”組合技” 四朵花的第三朵花 + 業力法則第二定律(找出根本原因) + 四力量第三力 一樣回到筆的故事知道一切來自於我,並找出根
Thumbnail
— 大寶法王 噶瑪巴千諾 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你會相信嗎?也許年老的人或者面臨死亡那一刻的人才會相信。 這個世界不真實;人生很無常;家庭是因緣暫聚。 當你一生默默無聞、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為整個家庭付出的時候,為了兒女操碎心的時候,為了不孝子氣得神經衰弱、日夜失眠的
原本想要自己錄製一段金剛經唸誦影片,方便各位菩薩進修。 但是一則自己聲音不好聽,二則又怕唸錯,耽誤大家修行。猶豫了許久之後,才在網路上發現這段蔣勳老師唸誦金剛經的影片,謹在此向蔣勳老師掠美,方便大家讀誦。 南無阿彌陀佛!
06/23/2013 午後天氣不穩定,打消了去爬山的念頭。 帶著孩子們到貓空山上的廟裏。 我們常去。 有山,有綠色,有著自在,及廟裏的寧靜。 我們多半會在廟裏繞一大圈,順著山路走。 出發前,突然地,這次我有個不同的想法。 我將金鋼經帶了去,告訴他們,等會我們就坐在大雄寶殿外的石階上讀金
Thumbnail
《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金剛經》裡的每一分都是緊密相連的,佛作是問,是延續〈正信希有分第六〉而來。那麼佛陀為何這麼問呢?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加契入《金剛經》,而不是單純誦念,單純的依文解義。   筆者
Thumbnail
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Thumbnail
許多讀者來信問,為何讀誦《金剛經》多年仍不解其義? 再者,雖不懂經文,仍時時發心讀誦和抄寫,如此是否真的有功德? 為何《金剛經》的真實義,如此難懂呢? 老實說,十幾年前我未覺醒前,即使對《金剛經》有種親切感,讀誦了幾百遍,也是不解其義,看遍諸多專家或大師的註疏,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後來,覺修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給醉夢人看的,但有緣的醉夢人,不妨多看幾次,或可在文中嚐到妙法滋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來自《金剛經》的偈語,不少人都已聽到會倒背如流。 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Thumbnail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之前有幾篇文章,有提到金剛經 ( 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 帶給我不可思議的經歷: [職場]幾個不愉快的求職經驗,與我人生的奇遇 最近的一次,是我被小人陷害 上面這段經歷,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