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19 胖擊口琴樂團【Punch Episode One - 第一擊】音樂會雜感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2020.3.19 胖擊口琴樂團 Punch Harmonica Ensemble
【Punch Episode One - 第一擊】音樂會於蘆洲功學社音樂廳舉辦

沒有音樂課的音樂書寫夢

我不是一個時時刻刻都想往音樂廳跑的樂迷,但生活在被音樂包圍的環境下也十餘年了。國中、小學時作為美術班的學生,當年包含音樂課在內的其他藝能課程時數往往是被犧牲的。起初,對音樂並無嚮往之心,無論是流行、古典更遑論爵士樂,過上生活中沒有音樂倒也無傷大雅的日子,直到大學畢業前夕結識從事音樂工作的另一半後,不得不開始了與音樂共存的人生⋯⋯扯遠了,這些「不得不」的境遇以後有空再說吧。
總之,忘了從何時開始,我有了一點點「書寫音樂」的念頭,卻在意自己缺乏音樂相關知識素養,在極度主觀下書寫個人審美時,萬一傳遞了錯誤的資訊影響到他人怎麼辦?現在回想倒覺得擔心得太早,畢竟要影響他人,那得先有讀者才行(掩面)⋯⋯就連故事都不見得有人看了,一場音樂會聽後的個人小記,又會有誰讀呢?
約莫自前年開始,我準備了一本小筆記本,帶去音樂廳試圖邊做筆記邊聽(真是異想天開),後來也試過一兩次於會後兩天內寫下心得,未料愈寫愈多又和音樂會本身愈不相關,最後便擱置了。去年我報名了社區大學的音樂欣賞課程,讓自己在老師去蕪存菁的帶領下多聽多看,一方面繼續作著「書寫音樂」的夢,一方面也想確認出於本能的審美是否有需要導正,還有想使自己這個門外漢能夠在外子的協奏曲創作上提供微薄的協助。
我很明白自身的惰性是需要投入某種環境氛圍中,才能推動自己執行,於是2022年疫情趨緩後,踏入音樂廳聽的第一場音樂會,就成了我首個書寫的實驗對象⋯⋯本篇僅僅是回想那夜聽演出時的雜感,並非全然的聆賞心得,初試啼聲請多見諒QAQ

年輕的樂器,年輕的圈子

我這與音樂共存的人生,近七成是和「口琴」這項被世人小看的樂器綁在一起的,和「口琴」的淵源、各式各樣工作上的愛恨糾葛暫且不提,作為一名觀眾,相信自己至少在口琴作為主配角的演出「聆聽場數」上,保守估計接近五百場,對於世界各地演奏家與同好的圈子也些許的⋯⋯略知一二。就如口琴是個年輕的樂器一樣,時間的長河攤平一看,國內外「口琴圈」相較於其他常見的主流器樂、音樂類型來說顯而易見的年輕,連圈子都剛開始萌芽不久,但隨著網路與虛擬世界(甚至疫情)變化,藝術文化面臨轉型考驗,這些年輕的圈子還沒發展建構起來,便一再受到各種殘酷的時代衝擊。
過去工作上,我曾問過任職的樂團:「你們覺得自己最獨特之處和優勢是什麼」,總得到樂器本位的答案,意即「我們最大的特色與優勢就是——我們是口琴重奏。」而那大概是四年前的事了。
台灣擁有眾多頂尖口琴演奏者與團隊,這在「國際口琴圈」眾所周知的,多得是世界排名前十的演奏者,這樣的榮譽在台灣卻是鮮為人知的。不過,口琴重奏的編制縱然小眾但也非極度罕見,各個樂團和團員實際上都有各自的風格特色,或許是處於過於著重競賽的台灣(亞洲?)使然,即便各有特色,卻難避免人云亦云的孰強孰弱——以口琴吹奏小提琴的炫技曲為目標、一再挑戰熱血沸騰的快速音階、每回演出曲目難度都要超越超越再超越等等——我不是個反對追求演奏技巧卓越的聽眾(甚至因為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亞洲口琴學子與演奏者的技巧都強悍的嚇人,而快要產生「這些艱難技術是基本吧」的幻覺),雖能令初次聆賞者與口琴學子眼睛一亮、讚嘆不已,但過度在意追求技術上的突破,屢屢挑戰不適合口琴樂器本體與演奏方式作為看點,難免有些可惜,也易導致音樂演奏的聆賞價值趨於一致⋯⋯明明還有許多不同的面向等著開枝散葉啊。
因此,2016年創立,2022年終於在音樂廳舉辦首場專場音樂會的胖擊口琴樂團(Punch Harmonica Ensemble),或許能為台灣的青年口琴重奏音樂注入一番青春洋溢的新力量。在看到本場演出以活潑的漫畫感作為主視覺時,雖然尚不知道當天節目的演出曲目安排,透過售票網的節目介紹也不確定節目調性為何,端憑主視覺提供的氛圍,期待會是場充滿活力的口琴重奏演出。

音樂之路上最可貴單純的初心

胖擊口琴樂團現為常見的口琴五重奏編制,由倍低音口琴與和弦口琴擔綱節奏組,加上三把半音階口琴組成,本場演出中任半音階口琴的王心禾是剛加入的新成員,參與的曲目較少,因此本場也有不少四重奏的曲子。選曲方向包含大量的電影、動畫、電視節目配樂,如《超人特攻隊》、《阿拉丁》、《馴龍高手》、《美女與野獸》等主題曲與配樂組曲,此外亦有〈劍舞〉、〈自由探戈〉、〈塵中之鳥〉等常見於口琴重奏演出的作品。「選曲豐富多樣」的情況在口琴節目中幾近常態,或許歸咎於專為口琴所作的樂曲數量稀少;或許與演奏者多是從學校社團發跡,不知不覺將初習琴時的成果發表概念潛移默化;或許是初出茅廬,理念想法尚未清晰建構⋯⋯雖然我偏好有主題性的音樂節目,希望能夠沉浸在設計明確的節目中(無論要照音樂史、樂派、國家民族、音樂類型、曲目風格或是為選曲搭配上故事等等皆可),不過,就初次的正式公演來說,只要選取能讓聽眾記住、喜歡為訴求或許就已足夠了,拿出平時熟練的曲目是絕佳的選擇,挑選自己鍾愛的樂曲也是很純然寶貴的心情,親民多元也利於作為樂團商演的提案。
我特別喜歡上半場介紹團員的橋段,有別於大部分樂團以語言佐以頭銜或稱號,胖擊安排讓五位團員一一獨自吹奏手中的樂器,帶來幾個小節的自我展現。這個橋段簡單、簡短,卻能輕易做到原本可能需要大量主持人導聆、或是用上幾頁節目冊篇幅的效果,觀眾可以直接認識各項口琴的獨特之處(現場不少是第一次聽口琴重奏演出的觀眾),也是最直接展現團員特色的獨秀環節,每位團員選的樂曲段落成了他們最好的自我介紹(像是團員王心禾選擇吹奏BTS的曲子)。
倍低音口琴的陳聰與和弦口琴的黃冠誌為整場音樂奠下穩定的節奏組基石,私心覺得讓三位半音階口琴同伴感到安心無礙,遠比華麗繁複的演奏技巧要重要。半音階口琴王衍華同時也是天狼星口琴樂團的成員,在胖擊時常擔綱C位,終於能一睹其主奏樂曲的風采,演奏風格卻是和優雅形象有所反差的強悍,一度讓我想起以色列「The Adler Trio」2000年後的主奏、性感狂野的Michal Adler,只是較為拘謹;而有著爽朗笑容半音階口琴林裕豐又是另一種反差,極放鬆的演奏成了全團最為溫柔的聲音;半音階口琴王心禾過去在台灣各大口琴音樂比賽中拿下多座冠軍,舞台演出經驗尚淺,於胖擊五人中雖顯稚嫩,但是在王衍華與林裕豐兩者很不同的風格間扮演了相當稱職的調和角色。
由於這場演出我沒記筆記,書寫雜感時也超過半個月,一些當下的感受已經記不起來了,只記得〈西班牙跳蚤〉聽得很開心,《數碼寶貝》的〈Butterfly〉很熱血——有些同好是因為初代《數碼寶貝》角色阿和(石田大和)而學口琴。在「口琴入坑ACG神曲名單」中(應該沒有這個名單吧),〈Butterfly〉可能僅次於《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未聞花名)》的片尾曲〈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以及遊戲《英雄伝説VI 空の軌跡》中的〈星の在り処(星之所在)》,自幾年前聽過〈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改編演出後,一直很期待再聽到黃冠誌將ACG音樂作品改編為口琴重奏,其演奏此類樂曲時總能深切感受到他對這些作品的濃烈熱愛。

比賽曲適合表演嗎?

較不適應的是下半場第一首〈塵中之鳥〉這個選曲,這首的出現強制地切換了整場畫風,而作為一名恐怕是聽過最多次〈塵中之鳥〉的觀眾(與一旁身為始作俑者之一的外子)每每對於這首曲目的安排著實捏了一把冷汗。
〈塵中之鳥 The Bird in the Dust〉改編自吉普賽小提琴演奏家Roby Lakatos作品,是2013年為參加世界口琴節三重奏賽事而改編的參賽曲,雖然是依照口琴的演奏方式進行改編,但它原身終究是一首以小提琴所作的曲子,改編版更是以顯而易見的高難度與令人咂舌的速度展現企圖心來取得世界冠軍獎盃的「比賽曲」。近幾年,這首曲子成為一些習琴多年的少年演奏者自我挑戰的新選擇,作為挑戰自我、鍛鍊自己而選擇吹奏這首曲子,是值得嘉許的。
然而,吃力還不一定討好的〈塵中之鳥〉口琴三重奏版本,我始終覺得它可能是一首適合比賽,但「演出呈現」比技巧的艱難還要苛刻的曲子。
即便是外子的演奏,記憶中完全沒出錯大概也就兩次吧。一次即是2013世界賽現場,另一次是離團前最後一回隨團出國,於新加坡Esplanade濱海藝術中心Recital Studio的演出,也是我最扼腕沒有自己錄影的一次,我非常喜歡那一場半音階的詮釋。
〈The Bird in the Dust〉究竟是一首什麼樣的曲子呢?口琴改編的版本,一直以來都承襲著改編者樂團最大的特色——嚴謹、沈重、抑鬱,如直白地具象化標題般,一隻被大量灰塵給壓著翅膀難以展翅的鳥兒。原版的〈The Bird in the Dust〉是什麼模樣呢?口琴的版本又只有這樣的詮釋方向嗎?標題乍看雖有框架,但真的框住了什麼嗎?我聽過很多痛苦不堪、像在追求自由終究徒勞的〈Libertango〉,也聽過像是與自由一起舞動、毫不設限的〈Libertango〉,在新加坡外子最後一次演奏這首曲子,私心認為那是以更有吉普賽音樂感覺方式的詮釋,真正的自由與放蕩不羈,將沉重和抑鬱甩開,作為與塵埃一起舞動的鳥,甚至是因為鳥兒振翅,塵埃才會揚起⋯⋯口琴版本很難聽到原版的爽勁奔放,往往是從頭至尾被緊張感狹持,掐著心臟擔心著下一秒是不是要出錯了(一旦出現一丁點失誤,接下來就是無法挽回的整段悲劇,容錯率極低),較難呈現豐富的情緒跌宕變化,此外原曲中鋼琴和德西馬琴晶亮的音色有著陽光灑落的顆粒感,連灰塵都變得金光閃閃(更別提原版演奏者間即興的部分了),這也是口琴三重奏中主奏背負太多連綿的快速音符,必須一口氣說完故事,缺乏呼吸感而難以表現的地方。當需要耗費太多心神關注在音符上時,在急促的演奏時間內要做到細緻的詮釋就更困難了⋯⋯
〈塵中之鳥〉當然是首令人血脈噴張的好曲子,也並非不能改編為口琴版,個人感受上覺得僅以口琴重奏表現過於可惜、效果也有限,這版本最初也確實就是為比賽而改編,用以挑戰自我成長並無問題,但要作為音樂會上演出的曲目可再多做考量,或許曲子改編需要重新設計,也許要有合宜的留白,保有、並展現吉普賽民族性的自由度,避免讓著重技術難度的安排成為演出中難以掌握的不確定因子。
在音樂欣賞的課程中,我很喜歡演奏者要「為音樂服務」這句話,也很喜歡老師在每期講義最前面〈音樂演奏的倫理與分寸〉章節中寫道:「一場音樂會的成功,關鍵乃在於整體表現是否良好。」當從一名學子、同好,步步地踏上正式舞台,開始以專業演奏者、音樂家為己任後,需要考慮的層面或許得更加地全面、寬廣。

半音階口琴的角色扮演

完全沒有樂理基礎的我常問外子:「為什麼口琴重奏這麼常發展五重奏的編制?」過去個人聆賞經驗中,較偏好的呈現效果往往是口琴三重奏的編制,而我也可以理解半音階主奏以外再加上一把半音階作為和聲的搭配。撇除專業樂理上的解答,我自己覺得三名半音階演奏者彼此間的配合,或許比其他器樂的配合存在更大的挑戰。口琴的音色在樂器硬體、用氣、嘴形、口腔形狀、舌頭狀態與位置、手部動作等等甚至是收音設備、現場混音上非常多變,即使是同款型號的口琴在不同演奏者吹奏下音色也很難全然相同,當台上存在兩位以上的半音階口琴演奏者時,光是各聲部音色要接近並且和諧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
台灣的口琴重奏團乍聽下在半音階口琴的配合上,像是有兩種不同的方向:一是直觀地呈現半音階聲部的動聽和諧,達到某種很本格的完整性美感,但個人覺得這在執行上需要音色非常契合的演奏者,還需要極度大量且細緻入微的團隊練習,而且很有可能會因此弱化掉演奏者的自我特色;另一種則是相反的做法,先抓到每位演奏者各自的特色與強項,並在編曲上做好合適的角色安排,像是每位演奏者都能輪流站上C位般,半音階演奏者輪番吹奏時往往有耳目一新之感,某些編排也易有熱血的較勁感,但是這種做法在選曲與編曲上須更精準拿捏,不然容易令觀眾聽覺疲乏。前者著重於團隊的練習與執行,後者著重於個人特色和編曲。
同樣的,作為一名觀眾,孰優孰劣這種討論是沒有意義的,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當然希望藝術的場域裡能夠存在更多不一樣的選擇對象,有的時候想要放鬆,選擇聽些柔和和諧的演出,有的時候想要新奇刺激,決定去聽團員彼此競技切磋的節目。

靜待百花齊放的春天

荷蘭口琴四重奏「Fata Morgana」帶有生命力的歡快奔放,以色列口琴重奏「The Adler Trio」有著濃厚民族性的強悍與衝擊感⋯⋯被尊為大師級演奏家的他們除技巧之外,對音樂的想法,到樂曲的遴選、編作、舞台上的詮釋,確立了非常清晰的樂團風格與特色,一場演出從內而外具備著一致性的真善美。以「Punch Episode One - 第一擊」整體來看,胖擊口琴樂團為聽眾遞上了一張相當成功的自我介紹名片,那股單純為心愛之物而奏的初心可貴動人,對我來說音樂會僅作為自我介紹雖有些可惜,但倒也更令人更期待未來的「第二擊」,也許「第二擊」時,便能明確地感受到專屬於胖擊的音樂了吧!成長的故事永遠都那麼地振奮人心,總是能帶來正向的力量,在台灣口琴音樂這小眾之中的小眾,風格的養成若能百花齊放,也許能吸引更多不同愛好的聽眾投入、瞭解、分享。
期待著我的各個Line長輩群不會再收到Buddy Greene在卡內基廳用十孔口琴演奏《威廉泰爾序曲》,還標注著「原來一只口琴不遜一個樂團」的罐頭訊息(簡直像流傳了十年的幸運信又回到自己手中);期待著和外子演出時、為口琴音樂努力的人們在推廣時,不會數十年如一日地得到「我都不知道口琴可以這樣吹/可以發出這種聲音」評價的那一天。

【Punch Episode One - 第一擊】
演出者|胖擊口琴樂團 Punch Harmonica Ensemble
    黃冠誌/和弦口琴
    王衍華/半音階口琴
    林裕豐/半音階口琴
    王心禾/半音階口琴
    陳聰/倍低音口琴
演出曲目|
上半場
1. 電影《超人特攻隊》主題曲
2. 電影《阿拉丁》配樂組曲
3. 電影《航站情緣》主題曲
4. 〈西班牙跳蚤〉
5. 〈情熱大陸〉
6. 〈阿拉伯幻想曲〉
7. 〈劍舞〉
8. 電影《馴龍高手》配樂組曲
下半場
9. 〈塵中之鳥〉
10. 〈異邦人〉
11. 〈目光焦點之人〉
12. 〈A小調圓舞曲〉
13. 電影《美女與野獸》主題曲
14. 〈自由探戈〉
15. 動畫《數碼寶貝》主題曲
註:曲目取自節目單,節目單未標作曲與編曲,故此處不列。
M.S.Zenky|LinkTree —— 更多棲息地📚 〗
6會員
8內容數
當我在音樂廳出沒的日子,遠遠超過逛書店的日子⋯⋯隨筆一些斜槓工作的心情、一些吃書小記、一些音樂會後醉了的雜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TSGDF(臺灣學生遊戲開發者論壇)活動,邀請遊戲開發者舉辦相關演講,有趣的線上逛展網頁類似RPG遊戲,可以參觀遊戲作品並與其他使用者進行互動。詳細資訊可在TSGDF的官方網站上找到。
看著 想掙脫鎖鏈的飛魚 不急著 為她做點什麼 只是陪著他度過這個困難 一直到 她 掙脫鎖鏈為止 看著 天空中飛翔的鳥兒 婉拒牠熱情的邀約 在地面上 與牠一同分享 翱翔天際的見聞 我與鳥兒、飛魚 活在各自的世界 活出各自的精彩 一起相會 一同陪伴 有時笑 有時哭 跌倒了再爬起
Thumbnail
  今天沒什麼要說的,最近狀態不是很好,各方面都是。這種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到了「低潮期」,廖廖幾個字卻想蓋括心裡的痛苦,大自大了吧!   我想我知道為什麼會如此,但真的很難脫離這種狀態。我想可能還要再過數年或數十年才能讓自己穩穩地處在一個絕對理性的狀態吧,這對以賺錢為天職的社畜來說,是一個完人。但生
Thumbnail
  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劇場版最終章有一幕是真嗣與老爸的心靈溝通,畫面中驀地出現整集故事一開始就出現的隨身聽。帶出老爸的心聲「耳機阻隔自己與外界的連結」(實際句子可能有點出入)。這讓我想到,說不定,真的說不定,整部 EVA 企劃的構思源頭,就是從耳機這個幾十年前就出現的產品開始幻想、衍伸。
Thumbnail
  今日沒大事要分享的,最近的國際、國家大事也都有學者與研究員高談闊論,就不佔版面了。   主要想說的是我新的貼圖完成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比較奇怪一點的內容,希望能激發新的火苗。打字到這裡的同時,也是該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畫貼圖了吧,沒有收入也花了很多時間,而且畫完的這一組圖只是百萬組中的一個,十
英文裡,過度肥胖除了稱作「overweight」,還有個比較fancy的說法是「obesity」,我最煩英文這一點,overweight就叫overweight就好,非要整一個新詞彙出來,前看後看,左看右看,就沒看出這個「obesity」跟「過重」有個屁關係。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本文1】榮寵有初,鮮有終者;吉凶無常,智者少禍。榮寵非命,謀之而後善;吉凶擇人,慎之方消愆。 【譯文1】顯達和寵幸有開始的時候,能保持到最後的就很少了;吉利和兇險沒有不變的,有智能的人纔能減少禍事。顯達和寵幸不是命里就有的,先有謀劃後纔有成;吉利和兇險是選擇人的,謹慎小心纔能消災免禍。 的窄路!
Thumbnail
不是為了圖利自己,他勇敢地站在那裏。果斷地舉起停車手勢!保障的是大家的路權。
《羅織經》是武周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書。酷吏周興臨死之際,看過此書,自嘆弗如,竟甘願受死;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閱罷此書,冷汗直冒,卻不敢喊冤;女皇武則天面對此書,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殺機遂生。 作者:來俊臣 事上卷第二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TSGDF(臺灣學生遊戲開發者論壇)活動,邀請遊戲開發者舉辦相關演講,有趣的線上逛展網頁類似RPG遊戲,可以參觀遊戲作品並與其他使用者進行互動。詳細資訊可在TSGDF的官方網站上找到。
看著 想掙脫鎖鏈的飛魚 不急著 為她做點什麼 只是陪著他度過這個困難 一直到 她 掙脫鎖鏈為止 看著 天空中飛翔的鳥兒 婉拒牠熱情的邀約 在地面上 與牠一同分享 翱翔天際的見聞 我與鳥兒、飛魚 活在各自的世界 活出各自的精彩 一起相會 一同陪伴 有時笑 有時哭 跌倒了再爬起
Thumbnail
  今天沒什麼要說的,最近狀態不是很好,各方面都是。這種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到了「低潮期」,廖廖幾個字卻想蓋括心裡的痛苦,大自大了吧!   我想我知道為什麼會如此,但真的很難脫離這種狀態。我想可能還要再過數年或數十年才能讓自己穩穩地處在一個絕對理性的狀態吧,這對以賺錢為天職的社畜來說,是一個完人。但生
Thumbnail
  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劇場版最終章有一幕是真嗣與老爸的心靈溝通,畫面中驀地出現整集故事一開始就出現的隨身聽。帶出老爸的心聲「耳機阻隔自己與外界的連結」(實際句子可能有點出入)。這讓我想到,說不定,真的說不定,整部 EVA 企劃的構思源頭,就是從耳機這個幾十年前就出現的產品開始幻想、衍伸。
Thumbnail
  今日沒大事要分享的,最近的國際、國家大事也都有學者與研究員高談闊論,就不佔版面了。   主要想說的是我新的貼圖完成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比較奇怪一點的內容,希望能激發新的火苗。打字到這裡的同時,也是該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畫貼圖了吧,沒有收入也花了很多時間,而且畫完的這一組圖只是百萬組中的一個,十
英文裡,過度肥胖除了稱作「overweight」,還有個比較fancy的說法是「obesity」,我最煩英文這一點,overweight就叫overweight就好,非要整一個新詞彙出來,前看後看,左看右看,就沒看出這個「obesity」跟「過重」有個屁關係。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本文1】榮寵有初,鮮有終者;吉凶無常,智者少禍。榮寵非命,謀之而後善;吉凶擇人,慎之方消愆。 【譯文1】顯達和寵幸有開始的時候,能保持到最後的就很少了;吉利和兇險沒有不變的,有智能的人纔能減少禍事。顯達和寵幸不是命里就有的,先有謀劃後纔有成;吉利和兇險是選擇人的,謹慎小心纔能消災免禍。 的窄路!
Thumbnail
不是為了圖利自己,他勇敢地站在那裏。果斷地舉起停車手勢!保障的是大家的路權。
《羅織經》是武周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書。酷吏周興臨死之際,看過此書,自嘆弗如,竟甘願受死;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閱罷此書,冷汗直冒,卻不敢喊冤;女皇武則天面對此書,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殺機遂生。 作者:來俊臣 事上卷第二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