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雲林作為全台存在感最低的縣市,對於上一代台灣地理被淡化的長輩們,講出台灣各縣市由北至南雲林時常被跳過,就連境內最大遊樂園「劍湖山」也常被誤以為在南投或嘉義。身為在雲林人的我,想以自身對在地的理解,寫出以雲林為主題的《雲林234》,寫道雲林的歷史人文與文化觀光,讓更多人能多認識雲林。
消失的雲林市
斗六市作為雲林縣治中心,也是雲林境內人口最多最密的地方。因為在這長大都不會為此感到奇怪,直到國小時看到完整的台灣地圖:
雲林市勒?怎麼沒有雲林市ಠ_ಠ
在2010年縣市合併前,台灣本島各縣都能找到同名的「市」
地圖上標示著 :
台中市/台中縣(當時還沒合併升格)
彰化市/彰化縣
嘉義市/嘉義縣
國小三年級還沒有直轄市/省轄市/縣轄市的概念,但在地圖上幾乎都有一個地區對應的「市」,唯獨我生長的地區沒有。我抱著疑問咚咚咚的跑去問長輩,得到的回覆是:「從有印象以來就沒有雲林市。」也因此沒有雲林市對我們來說好像很自然,這個疑問也就默默的消失。直到我高中參加教育部的青少年學者培訓計畫,當時是三類組的我,卻選擇在地歷史作為研究專題。
瞭解在地歷史得先從地名的緣由開始說起,那「雲林」一詞怎麼來的?
雲林設縣
1887年台灣建省,雲林從彰化縣與嘉義縣劃分出來。由左圖紅圈處可看出當時的雲林縣東北角多了一大片,比現今雲林縣的面積還大。
因縣城位置在雲林坪(今南投縣竹山鎮雲林里),至於雲林坪的地名由來,去學校圖書館借閱安倍名義編寫昭和12年(1937年)出版的《臺灣地名研究》裏頭提到:「この地方東界一帶に山を連ね、夜に入れば雲霧 が深く林を鎖ざすの形勢に基づくといふ。」
中文翻譯大致是:此地東邊一帶山脈連綿,入夜時會有深厚的雲霧環繞著林木,這是基於地勢所形成的。
在姚仁喜設計的雲林高鐵站也以「雲」山霧水「林」木茂密為靈感,站體以曲線且層層堆疊的意象代表「雲」,而車站前聳立著代表「林」的重重樹列。
高鐵雲林站位於雲林縣的地理中心,站前高鐵鐘與傾斜的柱子是許多遊子返鄉的記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朝身兼詩人、茶人、畫家與書法家的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因此與倪瓚有關的作品內就蠻常看到雲林兩字,如元朝張雨題《倪瓚像》中,開頭即是「產于荊蠻 寄于雲林」。
當初我跟倪瓚不是很熟的時候,在故宮的展品看到雲林兩字還覺得神奇。
縣城選擇
新設的雲林縣範圍那麼大,為何會將縣城設立在如此東邊的地方,而非沿海發展較早較熱鬧的北港?清朝築城除了統治意義外,也同時考量戰略位置、聚落發展潛力等。
新縣城設置在林圯埔雲林坪的推測有:
- 北面濁水溪、西面清水溪且四面環山,就地形而言易守難攻
- 位於南北往來的內山公路(今台三線)中繼點
- 通往後山中路(八通關古道)的起點
- 濁水溪太大條還會四處遊走,因此跨溪會盡量走上游處,雲林坪旁河道窄成為南北向的必經之地
橫跨濁水溪的彰雲大橋,右側遠方有建築聚落處即是南投縣竹山鎮
縣城遷移
在所有縣城中,雲林城是最靠山的,因此又稱「前山第一城」。
但漢人不斷的往山推進,原住民族的文化與領域不斷受侵奪,雙方衝突加劇,加上清水溪與濁水溪交會處在汛期容易氾濫,當時在縣城內的官員,面對的不是打打殺殺不然就是淹水。
在光緒19年(1893年)時任知縣李烇將辦公處所遷移至斗六門,蠻積極在籌辦新縣城(可能不想再回去)。同年底繼任的知縣程森更成立了雲林城工局,開始在斗六築雲林新城,而斗六市中心的城頂街正是因雲林新城所命名。
雲林縣治從林圯埔雲林坪(今竹山鎮雲林里)遷移到斗六門(今斗六市)
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年)雲林新城還未完工,就碰上清朝割讓台灣,雲林新城成為斗六地區抗日份子的據點。憑藉著外圍的刺竹牆與壕溝,在面對擁有先進槍炮的日本正規軍下堅守了數日。
日軍在佔領雲林城後,剩下的抗日份子便盤據在附近的郊山中與日軍纏鬥,甚至爆發了令「雲林」一詞消失近50年的雲林事件。在半世紀後同樣是全島性抗爭的二二八事件中,雲林地區也是在與雙方軍力懸殊下攻下軍機場,可見雲林人有夠剽悍(所以不要惹到雲林人(?
斗六郊區往古坑方向的風景,夾雜在丘陵與高山間即是雲林坪
此次遷城後,斗六一直是雲林縣的行政中心。在歷經了日治與國民政府遷台後的行政區劃演變下,原本雲林縣命名緣由的雲林坪,反而因劃入在隔壁的南投,漸漸消失在雲林人的記憶中。
圖片來源 :
- 1887年台灣行政區劃:Liaon98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tw,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6697031
- 地圖繪製軟體:Pixel Map Generator、felt
- 照片為自己拍攝
地圖與照片歡迎引用下載
地圖與照片如需引用在公開文章請告知我本人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