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停刊的「戶外生活雜誌社」於1978(民國67)年2月曾出版過【中台灣最佳去處】,其中第144頁~148頁就曾詳盡介紹過「溪阿縱走」!
「溪阿縱走」原先是由救國團在1972年開發的挑戰路線:從溪頭神木旁,沿林道經流籠頭、安定灣、杉林溪工寮、第9林班登山口,再經眠月神木、好漢坡、石猴、眠月車站、塔山車站後到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總長約32公里。(點我開地圖,黃色線)
當年這條路線並不需要申請入山證,若兩端接駁順利,通常一天就可以完成,所以也成為4、5年級生最愛的健行路線之一。
但是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沿線多處路基崩塌;2008年的八八風災再次重創眠月線的路基、軌道,讓「溪阿縱走」幾乎成了絕響!
然而「溪阿縱走」沿線的森林、神木、鐵道、雲海等特殊景觀,一直是令人魂牽夢繫的綺麗美景……,新的「阿溪縱走」也因而誕生了!(點我開地圖,紅色線)
※※※※※※※※※※※※※※※※※※※※※※※
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出發,經過沼平車站、塔山步道,來到阿里山森林鐵道眠月線與塔山線的分叉點。
在八八風災重創廢棄後的眠月線,成為「阿溪縱走」前段最舒服平緩的一段。
從眠月線分叉處走了約2公里就是第1明隧道,從這裡回望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依舊沉睡在暖暖的晨光中;玉山山脈後方的金色陽光讓玉山主峰、東峰、北峰、北北峰等幽暗的身影,凸顯得更為陡峭。
第1明隧道尾端,被扯斷、裸露的鋼筋、鐵軌、水泥塊...怵目驚心!
眠月線從此休養生息,也讓小心翼翼的旅人,不得不思考「人定勝天」的錯誤!
依序、平安通過斷垣殘壁的明隧道後,是整個森林鐵道的精華,也是必須申請才能進入的「阿里山一葉蘭自然保留區」。
眠月支線據說有「24個橋樑與12個隧道」,依序會經過塔山車站、眠月車站、石猴到石猴車站,總長度約9.2公里,在低度整理維護下,依舊保持得極易親近。
鐵道兩側直挺的杉林、林間不絕的鳥鳴、林梢溫煦的陽光、木橋下潺潺的流水,讓旅人捨不得快步、流連幾乎忘了跨步。
過了石猴站後,沿著軌道行走的行程也宣告結束,
這裡已經找不到早年的「溪阿縱走」路跡,必須翻越一座座橫亙在前方的山頭!
汗水開始爆發、呼吸開始低沉、舉步開始維艱、步道開始濕滑……原來「阿溪縱走」的好戲才要登場!
在林間穿梭、攀爬了近300公尺後,終於來到縱走中唯一有三角點,海拔2,557公尺,以及一枚日治大正六年三月「營林局」石樁的「松山」!
在「松山」休息、午餐,開始另一段考驗意志力及體力的陡下750公尺的路程。
沿途林蔭雖然蔽日、泥土松針雖然酥軟、千奇百怪的樹頭雖然搶眼;但溼滑的溪溝綠苔、伐木期留下的空瓶玻璃,仍不免讓人心驚膽跳。
懷著崇敬的心與疲憊的腳步,輕裝去拜訪藏在深處的「眠月神木」:巨大粗曠、4,000歲的神木爺爺果真讓大家驚呼連連!
幸好天公作美,無雨又乾爽的陡降路程平安通過,在日暮時分,全員安抵夢幻的「水漾森林」!
更多的沿途美景,歡迎至【2022 阿里山縱走杉林溪】相簿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