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吸菸率暴跌3.1%? 王郁揚籲衛福部澄清標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VAPE TAIWAN

2024.10.12 報導

https://vapetaiwan-media.com/news/taiwan-smoking-rate-raised/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批:衛福部18歲以上吸菸率統計111年以上漲至14%,有心人士卻拿行政院性平會資料宣稱吸菸率僅10.9,連吸菸率都搞認知作戰,太離譜了!。圖:擷取自衛福部國健署。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批:衛福部18歲以上吸菸率統計111年以上漲至14%,有心人士卻拿行政院性平會資料宣稱吸菸率僅10.9,連吸菸率都搞認知作戰,太離譜了!。圖:擷取自衛福部國健署。


昨(10/11)日,自由時報指出台灣18歲以上吸菸率僅10.9%,該數據與衛生福利部官網上的14%存在顯著差異引發爭議,並引發民眾對於台灣政府官方統計數據準確性的質疑,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呼籲政府應盡快釐清我國統計吸菸率的標準。

數據差異

  • 根據衛生福利部(衛福部)提供的資料,2022年(民國111年)台灣18歲以上人口吸菸率已上升至14%。
  • 然而,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性平會)統計顯示,2022年台灣18歲以上人口吸菸率為10.9%(男性19.6%,女性2.6%)。

這兩個數據之間存在3.1個百分點的差距,引發了公眾對於官方統計的疑問。

各方反應

  • 部分網友質疑是否有人在「帶風向」,宣稱吸菸率下降。
  • 也有網友認為,問就是超買,菸價只會讓地下黑市走私業者得利。

專家觀點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指出,準確掌握吸菸率對於制定有效的菸害防制政策至關重要。王郁揚呼籲相關部門:

  1. 澄清數據差異的原因
  2. 統一各部門的統計標準
  3. 提高數據收集和分析的透明度

後續發展

衛福部和性平會尚未就數據差異做出官方回應。王郁揚呼籲政府盡快釐清真相,以維護民眾對官方統計數據的信心。


延伸閱讀:

網問吸菸率為何降不了?鄉民指菸價、菸捐太便宜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828042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ORVNSDIGVFTYgkN!7bdIyA%40%4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718&pid=99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的沙龍
7會員
188內容數
台灣威卜菸草減害網路媒體(VAPE Taiwan Inc.) 成立於2017年,是最具影響力的菸草減害產業(電子煙、加熱菸、尼古丁製品)中文媒體。身為菸草減害(產業領導中文媒體,台灣威卜針對國際最新產業新聞、研究、國家資料進行收集、分析、翻譯、傳播,以實現無煙台灣的目標。
2025/04/21
此次制裁重點鎖定半導體、電子產品等台灣強項,令本土產業鏈面臨轉型壓力,但在此危機之下,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諫言賴清政府應將目光轉向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新興領域——電子菸,這個橫跨電子、半導體、化工、香精、五金與精密製造等多項產業的商品,有望成為台灣產業面對美國川普關稅挑戰的應對方案。
Thumbnail
2025/04/21
此次制裁重點鎖定半導體、電子產品等台灣強項,令本土產業鏈面臨轉型壓力,但在此危機之下,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諫言賴清政府應將目光轉向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新興領域——電子菸,這個橫跨電子、半導體、化工、香精、五金與精密製造等多項產業的商品,有望成為台灣產業面對美國川普關稅挑戰的應對方案。
Thumbnail
2025/04/09
研究院指出,國際間包括瑞典、紐西蘭、英國、美國與加拿大等國,皆已採納並推動「菸草減害」策略,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的一部分,逐步邁向「無煙國家」目標。而台灣現行政策卻仍停留在全面禁止與高稅抑制的思維,忽視新型減害產品在協助吸菸者轉換與戒菸上的潛力。
Thumbnail
2025/04/09
研究院指出,國際間包括瑞典、紐西蘭、英國、美國與加拿大等國,皆已採納並推動「菸草減害」策略,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的一部分,逐步邁向「無煙國家」目標。而台灣現行政策卻仍停留在全面禁止與高稅抑制的思維,忽視新型減害產品在協助吸菸者轉換與戒菸上的潛力。
Thumbnail
2025/03/07
一本揭露台灣政府對菸草減害政策封鎖與忽視的重量級著作——《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2025/3/1正式上市。本書詳細探討台灣公共衛生政策的失衡,並對比國際間對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減害策略的發展趨勢,是每位關心菸害防制、電子菸議題及公共健康政策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讀物。
Thumbnail
2025/03/07
一本揭露台灣政府對菸草減害政策封鎖與忽視的重量級著作——《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2025/3/1正式上市。本書詳細探討台灣公共衛生政策的失衡,並對比國際間對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減害策略的發展趨勢,是每位關心菸害防制、電子菸議題及公共健康政策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讀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9月的景氣對策信號出現些許下滑,綜合評分從上月的39分降至34分,景氣燈號從「紅燈」回落至「黃紅燈」
Thumbnail
台灣9月的景氣對策信號出現些許下滑,綜合評分從上月的39分降至34分,景氣燈號從「紅燈」回落至「黃紅燈」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於是經濟部發動文宣,試圖告訴人民其實漲得不多,其中宣稱:一般的烘焙坊在電價調漲後的差額每天只多2塊錢。這引起輿論質疑,顯然有違大眾的常識
Thumbnail
於是經濟部發動文宣,試圖告訴人民其實漲得不多,其中宣稱:一般的烘焙坊在電價調漲後的差額每天只多2塊錢。這引起輿論質疑,顯然有違大眾的常識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內政部今日(1/15)發布112年第3季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33.18,相較上季上漲1.82%,較111年同季上漲5.42%。 內政部表示,本季指數維持上漲趨勢,但從年變動率趨勢觀察,本季年增5.42%,較上季年增5.51%微降,全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內政部今日(1/15)發布112年第3季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33.18,相較上季上漲1.82%,較111年同季上漲5.42%。 內政部表示,本季指數維持上漲趨勢,但從年變動率趨勢觀察,本季年增5.42%,較上季年增5.51%微降,全
Thumbnail
針對今年新上路將徵收碳排費用,已有部分不動產業者宣稱此舉可能造成房價上漲。對此,環境部強調,無論是營造業或不動產業都不是碳費初期規劃的徵收對象,再者碳費費率仍待審議,相關業者宣稱徵收碳費將造成房價大漲15%至35%,並非事實且有藉此哄抬房價的疑慮。 環境部表示,房價結構主要由土地成本、營造原料
Thumbnail
針對今年新上路將徵收碳排費用,已有部分不動產業者宣稱此舉可能造成房價上漲。對此,環境部強調,無論是營造業或不動產業都不是碳費初期規劃的徵收對象,再者碳費費率仍待審議,相關業者宣稱徵收碳費將造成房價大漲15%至35%,並非事實且有藉此哄抬房價的疑慮。 環境部表示,房價結構主要由土地成本、營造原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