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年,中國杭州辦了一場辯論會,題目是「故事的結局到底重不重要?」我今天不重複那場辯論會的攻防內容,而是重新另外整理了正方與反方的論點,來開啟這個題目的思維之戰。
正方立場:故事的結局重要
1.情感共鳴與讀者滿足感:故事的結局是讓讀者得到情感共鳴和滿足感的關鍵。一個令人激動或感動的結局能夠深深吸引讀者,使他們對故事產生共鳴,感受到故事的力量。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能夠讓讀者感到心靈的滿足,這種滿足感可能會持久,使故事留在讀者的記憶中。
2.結局是故事主題的結晶:故事的結局往往是故事主題的結晶,它將故事中的各個元素和情節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整體。一個精心設計的結局能夠突顯故事的主題,使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所要表達的信息,提升故事的深度和價值。
3.留下深刻印象與口碑效應:一個引人入勝的結局有可能成為故事的代表性特徵,形成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有助於故事在讀者間口碑的傳播,使更多人對故事產生興趣。良好的口碑效應可能使故事長期存在於文學或文化領域,為作者贏得更廣泛的認可。
反方立場:故事的結局不重要
1.強調敘事過程而非結果:反方認為,故事的真正價值在於其過程而非結果。一個開放的結局,或者沒有明確結論的故事,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使他們參與到敘事當中,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主題和角色。
2.讓讀者自由詮釋:給予讀者對結局的自由詮釋空間,有助於激發讀者的創造性思維。一個開放的結局可能會引發更多的討論和解讀,讓故事成為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一種對話,而不是僅僅是作者強加的一個結論。
3.反傳統結構突破常規:有些經典作品並不遵從傳統的結構,並且成功地突破了結局的重要性。這些故事可能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但卻在文學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況且,把視野拉回到我們自己,如果每個人的人生是一個故事,有固定的結局嗎?因此,反方主張不一定需要一個明確的結局,才能使一個故事變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