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有人去日本旅行,
回來送給同事的伴手禮不是巧克力或太妃糖,也不是和菓子點心。
而是當地重點風景的明信片,別人不喜歡,
我樂得接收所有伴手禮明信片,還有幾張她用來打連絡電話的電話卡。
後來,我把那些明信片當成賀年卡寄到某城市給了某人,
現在想來,實在有點可惜,畢竟,那些地方不見得會去親眼見證,
而且,滄海桑田,沒有地方是永久不變的,
誰知道真去到當地樣貌還是昔年的模樣嗎?
有沒有想過小小一張明信片是誰發明的?
怎麼會想出比信件郵資便宜,一樣也能達到傳遞信息功能。
物質文化史學家莉迪婭.派恩從家族的明信片收藏談起,
以「社交」為探索角度,探討郵政、印刷、宣傳、觀光、國族認同等方向,
帶領我們回到明信片的黃金時代,
透視明信片自十九世紀以來的發展演變以及在當代的樣貌。
《明信片串起的交流史 : 世界上第一個社群網絡的誕生與發展》
書中將明信片的身世,詳細調查,鉅細靡遺介紹,
從一萬兩千年前澳洲原住民以刻有訊息的木棒,
讓信差帶到遠方時就開始,經歷泥板與楔形文字,造紙,印刷術革新,
郵政系統的建立,一直十九世紀中葉,明信片才被發明出來。
這項新發明受到全人類歡迎,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
明信片問世在通信、通話昂貴且不便利的時代,
買張包含郵資的卡片就能與親友聯絡,幾乎立刻成為當時全球通訊的首選。
政府為明信片熱潮改革郵務,更挽救瀕臨破產的美國郵政;
商人不斷推陳出新,躍升為流行的主角。
當時明信片在世界的寄送量,可說以「億」為單位!
因為有利可圖,明信片從空白紙卡,
發展成印有各種圖像,擁有各種材質的小卡片。
書寫素面明信片:沒有圖像,僅畫三條地址線,
與遠方親朋好友聯繫,最廉價、最便捷的方式。
欣賞圖畫明信片:從照片轉繪風景、建築或手繪漫畫等圖像,
不斷發展紙張、墨水、印刷技術,讓整體更美觀。
可讓他人認識你的故鄉,你也能認識不熟悉的地域。
觀光業、社運人士、政界、國家等等
都將自己想傳達的視角透過真實照片明信片向全球宣揚,
貫徹了明信片需要的「參與感」,
成為與他人緊密結合又獨特的有形連結。
在科技通訊便利的21世紀,明信片已滅絕嗎?
「我相信,明信片之死是被嚴重誇大的消息。」
莉迪婭.派恩在《明信片串起的交流史》中寫的最後一句話。
因為明信片不再肩負傳遞親友間信息的聯繫,
但變身為企業媒體的廣告,進一步升級為收藏品,
更厲害的還能走進博物館,除了供人參觀,也能是研究歷史的一部分資料。
明信片串起的交流史:世界上第一個社群網絡的誕生與發展
〈Postcard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orld’s First Social Network〉
作者:莉迪婭.派恩
原文作者:Lydia Pyne
譯者:羅亞琪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