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師如何在一個月內讓3公分的癌細胞自動消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raw-image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想像自己正在踩爛癌細胞。」 這種踩爛癌細胞的想像訓練法簡單、易懂,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產生擊敗癌症的信心。

這個方法我非常喜歡,因為強烈的畫面感可以刺激我的大腦,進一步激發運動的動力對我來說非常受用。


另外,作者還有提到美國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可有效預防癌症的四十種食品」(如下圖)

raw-image

「焦慮控管」


上面提到的攻擊式健走就是作者控管焦慮的方法之一。也就是把最討厭的運動結合這種強悍、具攻擊性的想像訓練,讓自己不但能運動,同時可以帶動正面情緒,降低擔心癌症惡化的焦慮。

另一個焦慮控管方式就是「接受他人鼓勵」強化心靈,作者在書中提到他在抗癌過程中遇到一位治療師告訴他:「癌症是很容易醫治的病症。」治療師的一句話瞬間徹底驅散他的焦慮和不安,莫名地增強他的抗癌信心。

我完全可以理解作者這種在快要滅頂之際抓到救命浮木的心情,有時候即使知道對方可能只是隨口的一句鼓勵的話,也能瞬間讓原來脆弱的心理開始對抗癌產生信心與希望。


除了努力和希望,我更希望我的努力能創造奇蹟


「提升免疫力」


書中內容提到:「人的全身七成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腸道中;而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在於腸內環境和腸內細菌。」 換句話說,我之所以罹患癌症,除了免疫力不足這個結論,追根究底其實源自於我的腸道內「好菌」太少。


對此,書中提到的解決對策是

服用乳酸菌增加腸道好菌。


優格等食品中攝取也是方法之一,而書中作者是服用乳酸菌補充劑提升腸道免疫力。於是我決定將「無糖優格」納入我的每日早餐中,以提升腸道好菌增加免疫力💪


「害怕死亡是引發焦慮的最大因素,接受死亡反而能激勵心靈,提升免疫力。」節錄自《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幫我👉追蹤、❤️支持和轉發分享~~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你可能也會想看👇

癌症復發後的重啟人生

我從抗癌人生中,學到的3個成長經驗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自從罹癌後我察覺到自己反而變得比罹癌前樂觀,我本以為是因為自己天性樂觀使然,直到最近我才終於得到答案。 被癌細胞綁架的身體 我永遠記得醫生在我面前把我的正子造影結果從電腦畫面上點開的那一刻,我的肝、脊椎、骨盆、胸骨還有多處骨頭上佈滿了亮點,醫生告訴我,那些多如天上繁星的亮點都是癌細胞....
當我得知「癌症復發」這個讓我心底最深層的恐懼終究還是發生了以後,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問醫生:「那我還可以活多久?」 得知癌症復發的當下我不斷回想自己哪裡又出了問題?為何我已經改變生活習慣、每月回診打化療針加上密集的追蹤還是無法擺脫癌症的糾纏?各種疑問從四面八方不間斷地湧入我的腦海中。 經過我不斷的
從罹癌到抗癌我經歷了驚訝➡️焦慮➡️悲傷➡️接受➡️放下到最後轉念的心理變化,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靠著這些「正能量」走過這條抗癌之路~ 正能量分很多種,以下是有助於我正面思考的6種方式: 從負能量中萃取正能量 「負能量」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不可能完全沒有負能量,但接受自己的負能量並為負
上一篇「癌症為何找上我?剖析我招癌上身的4大原因」中提到,高油、高糖、高鹽的「三高」食物就像癌細胞的養分,「熬夜」等同消耗免疫系統的能量,「負面情緒」就像癌細胞的催化劑。 罹癌後,我反思過去的生活習慣做了三個重大改變: 戒掉負面情緒 罹癌後的我看開很多事情,也學會放下那些我無法掌握的變數。
罹癌後我不斷反思過去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我做過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也查無遺傳性癌症基因,我到底該如何改變才能斬斷這個惡性循環? 「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得到癌症?!」這是我身邊的親友聽到我罹癌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最後歸納出最有可能導致我罹癌的4個主要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自從罹癌後我察覺到自己反而變得比罹癌前樂觀,我本以為是因為自己天性樂觀使然,直到最近我才終於得到答案。 被癌細胞綁架的身體 我永遠記得醫生在我面前把我的正子造影結果從電腦畫面上點開的那一刻,我的肝、脊椎、骨盆、胸骨還有多處骨頭上佈滿了亮點,醫生告訴我,那些多如天上繁星的亮點都是癌細胞....
當我得知「癌症復發」這個讓我心底最深層的恐懼終究還是發生了以後,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問醫生:「那我還可以活多久?」 得知癌症復發的當下我不斷回想自己哪裡又出了問題?為何我已經改變生活習慣、每月回診打化療針加上密集的追蹤還是無法擺脫癌症的糾纏?各種疑問從四面八方不間斷地湧入我的腦海中。 經過我不斷的
從罹癌到抗癌我經歷了驚訝➡️焦慮➡️悲傷➡️接受➡️放下到最後轉念的心理變化,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靠著這些「正能量」走過這條抗癌之路~ 正能量分很多種,以下是有助於我正面思考的6種方式: 從負能量中萃取正能量 「負能量」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不可能完全沒有負能量,但接受自己的負能量並為負
上一篇「癌症為何找上我?剖析我招癌上身的4大原因」中提到,高油、高糖、高鹽的「三高」食物就像癌細胞的養分,「熬夜」等同消耗免疫系統的能量,「負面情緒」就像癌細胞的催化劑。 罹癌後,我反思過去的生活習慣做了三個重大改變: 戒掉負面情緒 罹癌後的我看開很多事情,也學會放下那些我無法掌握的變數。
罹癌後我不斷反思過去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我做過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也查無遺傳性癌症基因,我到底該如何改變才能斬斷這個惡性循環? 「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得到癌症?!」這是我身邊的親友聽到我罹癌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最後歸納出最有可能導致我罹癌的4個主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Hi~我是YUCO,我是一位專業的醫護級皮膚管理師~我用醫護護理傷口的原理幫助客戶解決皮膚問題,歡迎一起來討論如何照顧皮膚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快樂是種想像。 ●快樂的祕訣在於不要追求快樂。 ●我們應該告別對快樂的想像,讓我們不再和真實生活分割。 ●其實有問題的不是困難的事件或處境,而是連結這些事件或處境的想法和感覺。 ●不管腦內小劇場多麼頻繁上演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反應。 ●你停止放鬆才能開始放鬆。 ●把「目標」轉譯成「價值」。
Thumbnail
擁有美好前程的作者卻在三十多歲的年齡被診斷肺癌末期,頓時間他的身份從醫師成為了病人,他以醫師冷靜、宏觀的角度分析審視自己的病情,也以病人的身份訴說對於有限生命的惶恐與恐懼,作者挺身站在死亡面前與之角力,甚至在接受治療有所成效後還回到工作崗位替病人開刀。
Thumbnail
這些日子以來,每個人心中一定始終盤旋著一個疑問 : 「本土疫情為什麼突然又變得嚴重了呢 ? 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 」更可怕的是,天災人禍接踵而來,高燒與高溫、旱災與股災、缺水又停電......。但願,我們都能在疫情這位嚴師的教誨下,嚴師出高徒;在學習這場壯遊的洗禮下,追尋青鳥,走出英雄之旅。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只會一星期上一節課,學習的進步絕大部份是靠在練習的時候消化老師的資訊,再多加練習而成的。 有時候學生學的東西和上星期是一模一樣的,鋼琴老師,家長,學生其實都應負上責任。相信如果讀者是以上三個角色其中之一,都想找到解決方法。 究竟怎樣的練琴才是高效和怎樣練才對?以下是一個鋼琴老師的經驗之談
Thumbnail
今年看了很多中老年的書,特別上週一場意外交通事故,人生跑馬燈走一波之後,就更覺得今年生日應該來想想遺書,雖然好像離生日還有很久,但有時就是這種很久的感覺中,一晃眼就到年底。 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邏輯是這樣學的,通常其實也不太有人否認這件事:人都會死。即使是耶穌,那也是死過了又復
Thumbnail
我們一生心中,究竟有多少願望呢?我們從小就被希望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員工,好主管.. 醫生,這個職務也是一樣,尢其是重症醫學專科醫師的我,我每天走入加護病房,我在心中會如此不禁響起那首歌:「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多少祈禱在心中...」 是啊!每一個躺在床上的,都是我的病人,在他們未進入病重,
Thumbnail
Atul Gawande, 2007, 遠見天下,廖月娟譯。 推薦給:想知道醫師在沉思的時候會想些什麼的人 洪蘭教授曾說,有三種人必須終身精進---醫師、法官、老師。我喜歡仍會努力精進的醫師! 佳句摘錄: 有時,我也會去醫學院授課…在醫界中,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個「異數」?我找到了五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Hi~我是YUCO,我是一位專業的醫護級皮膚管理師~我用醫護護理傷口的原理幫助客戶解決皮膚問題,歡迎一起來討論如何照顧皮膚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快樂是種想像。 ●快樂的祕訣在於不要追求快樂。 ●我們應該告別對快樂的想像,讓我們不再和真實生活分割。 ●其實有問題的不是困難的事件或處境,而是連結這些事件或處境的想法和感覺。 ●不管腦內小劇場多麼頻繁上演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反應。 ●你停止放鬆才能開始放鬆。 ●把「目標」轉譯成「價值」。
Thumbnail
擁有美好前程的作者卻在三十多歲的年齡被診斷肺癌末期,頓時間他的身份從醫師成為了病人,他以醫師冷靜、宏觀的角度分析審視自己的病情,也以病人的身份訴說對於有限生命的惶恐與恐懼,作者挺身站在死亡面前與之角力,甚至在接受治療有所成效後還回到工作崗位替病人開刀。
Thumbnail
這些日子以來,每個人心中一定始終盤旋著一個疑問 : 「本土疫情為什麼突然又變得嚴重了呢 ? 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 」更可怕的是,天災人禍接踵而來,高燒與高溫、旱災與股災、缺水又停電......。但願,我們都能在疫情這位嚴師的教誨下,嚴師出高徒;在學習這場壯遊的洗禮下,追尋青鳥,走出英雄之旅。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只會一星期上一節課,學習的進步絕大部份是靠在練習的時候消化老師的資訊,再多加練習而成的。 有時候學生學的東西和上星期是一模一樣的,鋼琴老師,家長,學生其實都應負上責任。相信如果讀者是以上三個角色其中之一,都想找到解決方法。 究竟怎樣的練琴才是高效和怎樣練才對?以下是一個鋼琴老師的經驗之談
Thumbnail
今年看了很多中老年的書,特別上週一場意外交通事故,人生跑馬燈走一波之後,就更覺得今年生日應該來想想遺書,雖然好像離生日還有很久,但有時就是這種很久的感覺中,一晃眼就到年底。 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邏輯是這樣學的,通常其實也不太有人否認這件事:人都會死。即使是耶穌,那也是死過了又復
Thumbnail
我們一生心中,究竟有多少願望呢?我們從小就被希望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員工,好主管.. 醫生,這個職務也是一樣,尢其是重症醫學專科醫師的我,我每天走入加護病房,我在心中會如此不禁響起那首歌:「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多少祈禱在心中...」 是啊!每一個躺在床上的,都是我的病人,在他們未進入病重,
Thumbnail
Atul Gawande, 2007, 遠見天下,廖月娟譯。 推薦給:想知道醫師在沉思的時候會想些什麼的人 洪蘭教授曾說,有三種人必須終身精進---醫師、法官、老師。我喜歡仍會努力精進的醫師! 佳句摘錄: 有時,我也會去醫學院授課…在醫界中,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個「異數」?我找到了五個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