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師如何在一個月內讓3公分的癌細胞自動消失?

一位醫師如何在一個月內讓3公分的癌細胞自動消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raw-image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想像自己正在踩爛癌細胞。」 這種踩爛癌細胞的想像訓練法簡單、易懂,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產生擊敗癌症的信心。

這個方法我非常喜歡,因為強烈的畫面感可以刺激我的大腦,進一步激發運動的動力對我來說非常受用。


另外,作者還有提到美國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可有效預防癌症的四十種食品」(如下圖)

raw-image

「焦慮控管」


上面提到的攻擊式健走就是作者控管焦慮的方法之一。也就是把最討厭的運動結合這種強悍、具攻擊性的想像訓練,讓自己不但能運動,同時可以帶動正面情緒,降低擔心癌症惡化的焦慮。

另一個焦慮控管方式就是「接受他人鼓勵」強化心靈,作者在書中提到他在抗癌過程中遇到一位治療師告訴他:「癌症是很容易醫治的病症。」治療師的一句話瞬間徹底驅散他的焦慮和不安,莫名地增強他的抗癌信心。

我完全可以理解作者這種在快要滅頂之際抓到救命浮木的心情,有時候即使知道對方可能只是隨口的一句鼓勵的話,也能瞬間讓原來脆弱的心理開始對抗癌產生信心與希望。


除了努力和希望,我更希望我的努力能創造奇蹟


「提升免疫力」


書中內容提到:「人的全身七成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腸道中;而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在於腸內環境和腸內細菌。」 換句話說,我之所以罹患癌症,除了免疫力不足這個結論,追根究底其實源自於我的腸道內「好菌」太少。


對此,書中提到的解決對策是

服用乳酸菌增加腸道好菌。


優格等食品中攝取也是方法之一,而書中作者是服用乳酸菌補充劑提升腸道免疫力。於是我決定將「無糖優格」納入我的每日早餐中,以提升腸道好菌增加免疫力💪


「害怕死亡是引發焦慮的最大因素,接受死亡反而能激勵心靈,提升免疫力。」節錄自《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幫我👉追蹤、❤️支持和轉發分享~~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你可能也會想看👇

癌症復發後的重啟人生

我從抗癌人生中,學到的3個成長經驗

avatar-img
花咪的抗癌日常🌻🌻的沙龍
70會員
30內容數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自從罹癌後我察覺到自己反而變得比罹癌前樂觀,我本以為是因為自己天性樂觀使然,直到最近我才終於得到答案。 被癌細胞綁架的身體 我永遠記得醫生在我面前把我的正子造影結果從電腦畫面上點開的那一刻,我的肝、脊椎、骨盆、胸骨還有多處骨頭上佈滿了亮點,醫生告訴我,那些多如天上繁星的亮點都是癌細胞....
當我得知「癌症復發」這個讓我心底最深層的恐懼終究還是發生了以後,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問醫生:「那我還可以活多久?」 得知癌症復發的當下我不斷回想自己哪裡又出了問題?為何我已經改變生活習慣、每月回診打化療針加上密集的追蹤還是無法擺脫癌症的糾纏?各種疑問從四面八方不間斷地湧入我的腦海中。 經過我不斷的
從罹癌到抗癌我經歷了驚訝➡️焦慮➡️悲傷➡️接受➡️放下到最後轉念的心理變化,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靠著這些「正能量」走過這條抗癌之路~ 正能量分很多種,以下是有助於我正面思考的6種方式: 從負能量中萃取正能量 「負能量」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不可能完全沒有負能量,但接受自己的負能量並為負
上一篇「癌症為何找上我?剖析我招癌上身的4大原因」中提到,高油、高糖、高鹽的「三高」食物就像癌細胞的養分,「熬夜」等同消耗免疫系統的能量,「負面情緒」就像癌細胞的催化劑。 罹癌後,我反思過去的生活習慣做了三個重大改變: 戒掉負面情緒 罹癌後的我看開很多事情,也學會放下那些我無法掌握的變數。
罹癌後我不斷反思過去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我做過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也查無遺傳性癌症基因,我到底該如何改變才能斬斷這個惡性循環? 「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得到癌症?!」這是我身邊的親友聽到我罹癌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最後歸納出最有可能導致我罹癌的4個主要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自從罹癌後我察覺到自己反而變得比罹癌前樂觀,我本以為是因為自己天性樂觀使然,直到最近我才終於得到答案。 被癌細胞綁架的身體 我永遠記得醫生在我面前把我的正子造影結果從電腦畫面上點開的那一刻,我的肝、脊椎、骨盆、胸骨還有多處骨頭上佈滿了亮點,醫生告訴我,那些多如天上繁星的亮點都是癌細胞....
當我得知「癌症復發」這個讓我心底最深層的恐懼終究還是發生了以後,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問醫生:「那我還可以活多久?」 得知癌症復發的當下我不斷回想自己哪裡又出了問題?為何我已經改變生活習慣、每月回診打化療針加上密集的追蹤還是無法擺脫癌症的糾纏?各種疑問從四面八方不間斷地湧入我的腦海中。 經過我不斷的
從罹癌到抗癌我經歷了驚訝➡️焦慮➡️悲傷➡️接受➡️放下到最後轉念的心理變化,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靠著這些「正能量」走過這條抗癌之路~ 正能量分很多種,以下是有助於我正面思考的6種方式: 從負能量中萃取正能量 「負能量」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不可能完全沒有負能量,但接受自己的負能量並為負
上一篇「癌症為何找上我?剖析我招癌上身的4大原因」中提到,高油、高糖、高鹽的「三高」食物就像癌細胞的養分,「熬夜」等同消耗免疫系統的能量,「負面情緒」就像癌細胞的催化劑。 罹癌後,我反思過去的生活習慣做了三個重大改變: 戒掉負面情緒 罹癌後的我看開很多事情,也學會放下那些我無法掌握的變數。
罹癌後我不斷反思過去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我做過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也查無遺傳性癌症基因,我到底該如何改變才能斬斷這個惡性循環? 「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得到癌症?!」這是我身邊的親友聽到我罹癌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最後歸納出最有可能導致我罹癌的4個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