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12/13(三)阿嬤離世已經過了三天,我的內心仍舊處於流淚的傷痛,但是這次不如之前憂鬱症時期(2019~2021)那麼嚴重、一發不可收拾,對一個人的哀悼當然沒那麼簡單,尤其是近距離照顧的人,只不過我並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哀悼。

對阿嬤止不住的念想,只成為我在現實生活的夢囈,因為這份念想的對象已經無法在我的時空裡前行。在基隆的家,我仍舊不適應這個空間少了阿嬤的聲音和形影,如果阿嬤都已經不在了,那這裡對我還算是個家嗎?


...


阿嬤的靈堂離我基隆的家不遠,騎車 4~5 分鐘就能到,但意外的是,我在靈堂幫阿嬤上香的時候,那個充滿線香味以及誦經聲的空間,對我而言,反而更像是家。在原本的家裡,少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啊你今仔日免上課?」

(你今天不用上課嗎?)

阿嬤每次都用這句話作為我們交談的開場白,在她的世界,我永遠都只是個高中生。這也恰巧符合阿嬤對我的記憶,因為在我高中畢業約一年後,阿嬤就失智了。自那之後,無論我再怎麼跟阿嬤笑談大學的種種荒唐事,徹夜不睡到陽明山夜衝、在酒吧喝到不省人事,七天大玩北部所有夜店,都沒辦法在阿嬤的記憶裡留下一點痕跡,彷彿船過水無痕。

「今仔日歇睏,免上課。」

(今天休息,不用上課。)

阿嬤點點頭,似乎接收到了我的訊息,不過通常沒幾秒後,這個交談的循環就會再度開啟。我和阿嬤之間訊息的交換意義沒辦法達成,但是陪伴的真實情感卻是千真萬確。然而,這段三句話不到的對談已成為絕響,更讓我不適應的是內心的焦慮:阿嬤的聲音會隨著時間逐漸淡忘。


雖然淡水、基隆兩地在地理位置上看似並不遠,但是通勤時間卻需至少兩小時之久

雖然淡水、基隆兩地在地理位置上看似並不遠,但是通勤時間卻需至少兩小時之久


我從淡水的租屋處,搭車前往阿嬤的靈堂大約需要兩個小時,我會在那給阿嬤上香、更換水果,順便跟阿嬤說話。當然,我是對著阿嬤的照片說話,雖然我無法確定這樣的雲端傳輸是否奏效,但每次我都懇請菩薩娘娘讓阿嬤聽得到這段來自人間的訊息。我也懇求菩薩娘娘接受我這一份突如其來的信仰,畢竟,這是阿嬤原有的宗教信仰,我只是一個跟著法事的門外漢。

大約二十分鐘過後,雙手合掌,躬身一拜,接著便驅車再度花費兩小時的車程返回淡水。這套流程每三天都會發生一次,偶爾會因為高速公路塞車而遲了些時間,唯獨不變的是我寧願去靈堂也不願回家,即使「家」明明近在咫尺。

我記憶裡的家已經不見了,那個曾經給了我美好回憶的人,現在已經成為我的回憶。淡水的租屋處,成了我暫時的庇護所,即使我十分排斥將這裡稱為「家」。


自阿嬤離世之後,我發現自己會在路上的老人家尋找阿嬤的影子,特別是瞥見帶著孫子的老人家們,我會站在一旁凝視許久。我猜想,一部分的自己仍在大千世界的人群裡,試圖彌補家的想望與渴望。

淡水的租屋處是我一手布置整刷,但是四年來,我卻不願說這裡是個家,反而以「我的房間」稱呼之,經過幾輪的四季,遮膚的高溫、刺骨的寒流,我都在這個八坪的小空間度過。從小成長到大的基隆老家,是我所有童年的回憶基地,即使每周回來的時間不到 48 小時,每次都能讓我的身心靈獲得完整的充電,就像獲得一周的假期。

淡水、基隆這兩地都有我的容身處,有平日閱讀的書籍、有熟悉已久的攤販、有閒話家常的人們,因為阿嬤的離世,卻也突然讓我感覺自己不屬於這兩個地方。

我想,在我心中,家的模樣不是地理環境或居住時間而定,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共享歡樂與痛苦、共築回憶與當下;因此,那個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在哪,對我而言都有家的模樣,即使只能以無形的魂魄伴我左右。

78會員
197Content count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感謝阿嬤把我拉拔到大,每次在我撿到錢的時候,告誡我要買甜的東西吃才不會倒楣;晚年邁入失智時,也感謝阿嬤願意讓我照顧著她。讓我在她身邊,在時間老人的見證下,看著她從生命裡褪去。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當我們在跟失智症長輩爭辯對錯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理解對方的機會;跟長輩的互動永遠都是出於對與錯的驗證,而不是出於同理心的理解。
近期阿嬤的吃飯速度越來越慢,甚至連胃口也是每況愈下。阿嬤吃飯大多不會自己夾菜,需要別人主動夾菜給她,不然阿嬤就會默默把整碗白飯吃完。
我起身一看才發現阿嬤正坐在床上,兩眼無神地看著遠方。 和我說:我坐佇咧遮就好。 (我坐在這就好。)
4/29 約莫 23:00 時,阿嬤坐在客廳突然毫無來由地說「我剛才抱的嬰兒去哪了?」
感謝阿嬤把我拉拔到大,每次在我撿到錢的時候,告誡我要買甜的東西吃才不會倒楣;晚年邁入失智時,也感謝阿嬤願意讓我照顧著她。讓我在她身邊,在時間老人的見證下,看著她從生命裡褪去。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當我們在跟失智症長輩爭辯對錯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理解對方的機會;跟長輩的互動永遠都是出於對與錯的驗證,而不是出於同理心的理解。
近期阿嬤的吃飯速度越來越慢,甚至連胃口也是每況愈下。阿嬤吃飯大多不會自己夾菜,需要別人主動夾菜給她,不然阿嬤就會默默把整碗白飯吃完。
我起身一看才發現阿嬤正坐在床上,兩眼無神地看著遠方。 和我說:我坐佇咧遮就好。 (我坐在這就好。)
4/29 約莫 23:00 時,阿嬤坐在客廳突然毫無來由地說「我剛才抱的嬰兒去哪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第❶部: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第❷部:偉大的實驗開始了 第❸部:從出世到入世 看到第三部的我, 還是有點懵懵懂懂😂 一開始麥克愛上了靜心, 不愛腦中一直說話的自己。 也不愛擁有自己意識的自己。 哇嗚,這對我而言, 是多大的不可思議😂
Thumbnail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第四章(完結):選擇與愛連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回到書名,你想過, 「什麼是自己嗎?」 我在更年輕的時候, 總是不能明白, 我好像一直一直在尋找那份「快樂」。 那份自己自由自在的「快樂」。 可我找了好久, 其實我還是不知道那時的我找到了什麼。 現在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專注來自於觀察 觀察就是專注最好的開始, 學會用觀察就學會「等待」👀 有了等待的心更能細細體會那些美好的事物。 分享文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 少了安靜的心, 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 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蔡穎卿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Thumbnail
最近和很多家長聊到孩子總是難以維持一個習慣, 為什麼有些習慣這麽難以堅持? 有些卻可以這麼自動化? 分享最近讀的「習慣力」, 作者用科學和研究統計說明習慣其實是來自大量重複行為, 而讓事情越簡單越容易發生, 當習慣慢慢養成後就會取代刻意決定, 更能簡化我們的生活和做事方式 放手給好的習慣好處就是,
Thumbnail
就像在電台播出音樂時,除了用CD播放之外,還有電腦播放,電腦播放的音樂都是從音樂伺服器裡提取,因此音樂可以快速的搜尋播放,速度飛快。
Thumbnail
不須透過實體CD或者任何錄音器材重播的音樂,而是透過網路傳輸,經由軟體播放的一種音樂重播方式。
Thumbnail
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或者常常做事拖延到最後,甚至敷衍了事? 非常推薦閱讀《原子習慣》,讓你徹底建立屬於自己的「習慣」。 為何不是打造「好」習慣?我認為習慣是因人而異的,就像是有些人習慣早起,另一些人習慣晚睡,每個人的好習慣是不同的。 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第❶部: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第❷部:偉大的實驗開始了 第❸部:從出世到入世 看到第三部的我, 還是有點懵懵懂懂😂 一開始麥克愛上了靜心, 不愛腦中一直說話的自己。 也不愛擁有自己意識的自己。 哇嗚,這對我而言, 是多大的不可思議😂
Thumbnail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第四章(完結):選擇與愛連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回到書名,你想過, 「什麼是自己嗎?」 我在更年輕的時候, 總是不能明白, 我好像一直一直在尋找那份「快樂」。 那份自己自由自在的「快樂」。 可我找了好久, 其實我還是不知道那時的我找到了什麼。 現在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專注來自於觀察 觀察就是專注最好的開始, 學會用觀察就學會「等待」👀 有了等待的心更能細細體會那些美好的事物。 分享文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 少了安靜的心, 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 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蔡穎卿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Thumbnail
最近和很多家長聊到孩子總是難以維持一個習慣, 為什麼有些習慣這麽難以堅持? 有些卻可以這麼自動化? 分享最近讀的「習慣力」, 作者用科學和研究統計說明習慣其實是來自大量重複行為, 而讓事情越簡單越容易發生, 當習慣慢慢養成後就會取代刻意決定, 更能簡化我們的生活和做事方式 放手給好的習慣好處就是,
Thumbnail
就像在電台播出音樂時,除了用CD播放之外,還有電腦播放,電腦播放的音樂都是從音樂伺服器裡提取,因此音樂可以快速的搜尋播放,速度飛快。
Thumbnail
不須透過實體CD或者任何錄音器材重播的音樂,而是透過網路傳輸,經由軟體播放的一種音樂重播方式。
Thumbnail
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或者常常做事拖延到最後,甚至敷衍了事? 非常推薦閱讀《原子習慣》,讓你徹底建立屬於自己的「習慣」。 為何不是打造「好」習慣?我認為習慣是因人而異的,就像是有些人習慣早起,另一些人習慣晚睡,每個人的好習慣是不同的。 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