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和某位大手聊天的情境。
那個時候,我們在咖啡廳聊天,原本聊得挺開心的,可是不知不覺又開始聊起文圈的生態,然後又是一片哀聲嘆氣。沒錯,無非就是賣量變少,看書的人變少,還有又有哪個作家跑去做兼差之類的話題。
他和我一樣都是「職業作家」,只是他真的是純然靠寫小說來賺錢,而她的收入是確實可以應付生活支出的,而我雖然也自稱「職業作家」,是因為除了小說寫作之外,我接的案子其實也是寫文章或腳本等等的類型,故以統稱。
話題拉回來,那天我們開始討論起各個作家的「主業」或「副業」。
我進而問他,「話說你有想過要兼職嗎?」
他點點頭,「有啊!可是不曉得要做什麼。」
「平常有什麼特別的興趣,或喜好嗎?」我又接著問。
場面沉默了一陣子。
「啊,有!」他接著拿出自己的手機,「玩手遊算嗎?」
「嗯,不算。」我無言地說著,但看她手機畫面裡的男人們有點香,我立刻拿出手機,「不過妳那個遊戲,我有興趣。」
——於是我們就交換了傳說中的女性向小黃油的資訊。
咳咳,把話題拉回,那個時候我們討論了現在小說的賣量之類的話題。
聽說在早期的時候,也就是華文興盛的那段時間,他還有收到書賣完一刷之後的版稅,可是近年已經很久沒有收到基本稿費以外的版稅了。
這邊簡單說一下,關於小說家的稿費計算,主要看合約怎麼說,有一次賣斷的類型,那就只能收到單筆的稿費。另一種是有一筆基本的稿費(大多是首刷本數X價格X抽成%數來計算),若是賣超過一刷或一定量之後,就會有所謂的「版稅」。
版稅有各種不同的計算方式,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賣的書越多,%數就會向上調,也就是你賣的書越多,你能拿到的錢就越多。例如1000~3000本是7%,3000~5000本變成9%,以此類推。
可是就連大手都賣不過一刷的狀態下,其他的新人或一般作家就更不用說了,大概就只能拿到一筆保障稿費吧,而這筆錢可能落在20000~40000左右。
他說,他看到賣書報表上的數字都會壓力很大。
我個人的話是完全不看報表的,看了除了壓力大以外,我想不到會帶給我什麼好處,既然這樣還不如眼不見為淨......咳咳,雖然這樣應該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逃避現實,可是至少我不用承受這種壓力,也算件好事吧?
幾番閒聊之後,我才察覺就算是台灣輕小說頂部的作家,過的生活其實頂多和有薪階層差不多,有時候甚至需要家人接濟之後,我更加明白把寫小說拿來當飯吃,真的是一件極其辛苦的事情。
而且時常焦慮纏身,畢竟在這種賣量下滑的時代,要怎麼活下去真的是一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