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產業

含有「生技產業」共 7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美國生技大廠禮來宣佈停產40年的憂鬱症老藥百憂解,此消息在醫學界引起廣泛關注。雖然目前已有其他藥物選擇,病患對於安全且有效的新藥需求日益增加。輝景醫藥(ABVC)的研究顯示,病因的關聯性促使新藥的研發,針對重度憂鬱症及多種癌症進行新藥研發,並於美國完成多項臨床試驗,展現爭取市場的潛力。
Thumbnail
研究顯示天然食療(如蘑菇中的MD-Fraction)顯現出抗癌潛力。ONCOX的新藥開發也在這個領域顯示出亮眼的表現。這項研究對於癌症新藥的市場及患者的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台灣生技產業歷經20年的風雨磨練,一道道法令、政策的通過,尤其近年來數家企業赴外拼搏取得顯著成績,該產業在近十年的營業脫胎換骨,2024年上市(櫃)、興櫃等類股市值來到了新台幣1.79兆,在台股市場僅次於半導體行業,成交量站穩第二大類股,第二座護國神山稱號可說是名正言順。
Thumbnail
萊特先進生醫致力於新藥開發並成功推動至國際臨床試驗。萊特與美國AIBTL藥業合作技轉新藥,並取得2300萬股股權,AIBTL預計2025年在那斯達克上市,創造可觀的持股價值。該新藥用於治療重度憂鬱症及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市場潛力超過150億美元,未來將穩定公司發展並拓展幹細胞療法的應用。
Thumbnail
美國禮來公司近期宣佈其老牌憂鬱症藥物百憂解將於年底停產,引發市場關注。AIBTL藥業的新藥已完成二期臨床,並受到多國專利保護,預計市場潛力可達6.67億美元。
Thumbnail
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文告中指出健康醫療對國民的重要性,並提出相關政策如癌症百億基金及長照3.0,呼籲民間企業積極因應。臺灣生技企業如輝景醫藥正朝向控股式集團運營,涉及罕病新藥、高階醫材及癌症新藥的研發,展現未來成長潛力。文章探討企業如何結合政策、融入經濟,以資源最大化並推動健康事業普及化。
Thumbnail
長庚養生村在成立20年後,終於迎來營利轉機。本文探討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遠見,及台灣新興養生文化村的發展趨勢,包括其他企業如新光、潤泰等的參與,以及美生技商AiBtl藥業的市場佈局。透過分析,揭示養生與醫療結合的新商機與未來潛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後見之明及事後諸葛的概念,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發對過去決策的反思。文章指出,人們在作出決定時受到當時資訊的限制,無法預測未來的變數,後悔與指責往往無法改變事實。此外,文中提及社工及檢察官的案例,以延伸對於責任與決策的討論,強調理解背景與資訊的重要性。
Thumbnail
藝人柯叔元因《鏡週刊》的不實報導而公開聲明,強調他對妻子與家庭的保護。不僅娛樂圈,生技公司輝景醫藥在面對媒體的不實指控後,也選擇提告以維護自身的名譽。此事件突顯了媒體報導的影響力及其潛在的負面後果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輝景醫藥ABVC集團如何利用併購策略成功進軍國際市場,成為臺灣首家在美國掛牌上市的生技企業。文章回顧臺灣生技產業的併購趨勢,並比較ABVC集團與保瑞藥業、敏盛醫療等公司的策略。透過案例分析,說明企業如何透過股權併購創造安全可靠的成長模式,以擴展市場與業務版圖,並確立明確的國際化願景。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