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原則系列-股票怎麼買?

2020/08/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看過很多專家都說,要分散投資,那就買指數型ETF(0050/0056之類的)。
所以大家應該都認同"持股應該要分散"這件事情。
可是有些人會有一個自己的小宇宙,認為自己應該要掌握這個世界和自己的未來。無腦投入指數型ETF,這不是我們要的人生。基於這個理念,就開始了"自組ETF"的選股人生。
所謂自組ETF,就是依照個人喜好挑選各股,然後在自己的戶頭內就會擁有很多隻的一籃子股票組合。
像我的自組ETF就有這麼多檔的股票:
ETF的運作都有一些原則,比如0050是依照台灣前50大公司,依照比例去調整。有時候公司變小了就踢掉,變大的就調整比例。0056是依找每年挑殖利率高的股票作調整。所以自己組ETF,也是要依照自己的原則去做調整,並不是買了就不賣。至於調整自組ETF的方法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大概的原則可以參考這篇),本篇先講股票要怎麼買。
買股票我有幾個原則:
1.買產業不買個股: 台灣市場規模小,公司也不大。池子小波動就大,所以買整個產業的前幾名龍頭,不要買各股。比如電信類股我就買了中華電信和台灣大哥大,食品類股我買了大城和卜蜂。NB類股我買了仁寶/英業達/廣達/緯創,分散投資,因為這些產業營收不管怎樣,都是會在這幾家公司之間跑來跑去。就像手機,你要換就是在中華電信/台哥大/遠傳之間跑來跑去,不管怎麼跑都要繳股利給我。
2.小量購買:因為買產業不買個股,所以依照個人財力分配下去,通常每間公司都只有買一點點的股數或是一點點的張數。金錢少,分布廣,這樣單一個股有波動也較不會心急慌張。
3.慢慢買: 當你每一種股票都有買了之後,你就可以觀察那些股票會漲,哪些會落後。通常我買的股票都會有5%的殖利率,所以帳面在正負5%的範圍內,我都不會去管它。因為就算帳面負5%我只需要一年的時間領完股利就會回本了。當帳面-10%的後就可以考慮加碼了。加碼當然也是慢慢買,少量買。漲上去的我不會追價去追高,因為台股大部分是箱型整理,上去之後就會下來。
4.停損機制: 當-10%加碼個幾次之後我就會發現這間公司好像不能這樣繼續攤平下去,我會開始把這間公司列入觀察名單。看看過陣子會不會股價再起來。如果過了幾個月幾年都是這樣,那就要停損了。停損機制請參考這篇文章
5.開始買的時機: 當股價靠近均線的時候就是買。所謂均線就是某一段時間的平均線,股價一定是會在均線上下擺動,所以當股價落在均線的時候表示我買的股票不會比較貴(當然也不會比較便宜)。
所以綜合以上,我買股的原則和方法算是蠻簡單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72會員
387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