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被譽為「股神」,是美國著名的價值投資者、企業家以及慈善家。他1928年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11歲時就開始投資股票。巴菲特1957年27歲時成立了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開始從事企業投資。經過60多年的發展,波克夏已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投資公司之一。
為了評估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仔細研究其財務報告。我們可以尋找那些潛在價值被低估的優秀企業,然而,為了真正理解財務報告,我們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財務術語和概念。
股東在公司資產中所佔的實際權益
NAV公式: (總資產- 總負債)/總股數
淨值 = (股本[資產\庫藏股] + 保留盈餘[配息])
舉例來說,公司總資產是100元,總負債是0,總股數是100股的話,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就是1元,即每股擁有1元淨資產。
正常而言,排除其他因素,合理股價將會是1元,不過,實際上公司的股價是由市場決定,每股資產淨值不一定等同於公司股價才是合理。
當公司進行配息/減資時,NAV就會下降,而ROE就會上升。反之,當公司大量增資時,NAV大量上升,ROE急劇下降。
像是金融股,因為是以錢為生財工具,因此每年的營收增加,導致NAV上升,因此用配息給股東的方式,降低NAV,提升ROE。
企業能為每一股的股票賺進多少錢
EPS的公式: 稅後淨利 / 在外流通普通股股數
稅後淨利為:公司當年度賺得的收入扣除成本、費用與稅之後,剩下的利潤。
在外流通普通股股數為:一間公司在公開發行市場上所有流通的股票,包含投資人持有、公司內部人與員工持有、三大法人持有的普通股總數。
每股盈餘的計算,主要就是基於公司的稅後淨利而來,而稅後淨利的來源,主要是來自公司本業的獲利之外,也可能是公司業外的投資收益、或是一次性獲利認列 (如出售土地、廠房設備) 等等。
買進股票後,多少年可以回本
PER公式 = 現在股價(Price) / 預估未來每年每股盈餘(EPS)
當你已經評估完一間公司的體質與成長性沒問題之後,需要判斷價格是否貴或便宜,就可以使用這項指標。
一般來說,本益比數字越小代表股價越便宜,你的投資可以越快回本。
注意1. 正確的本益比計算應該使用「預估未來EPS」,但現實中我們大多是用「過去歷史EPS」。
注意2. 虧損或是獲利高低很不穩定的股票,不適合用本益比評價。
公司幫股東賺錢的效率
ROE 公式為:股東權益報酬率 = 稅後淨利(EPS) / 股東權益(NAV)
請想像一隻母雞,每年能夠產下約5公斤的蛋,這種產出可以視為每股盈餘(EPS)。現在,這隻母雞的體重為淨重20公斤。
若我們將每股盈餘(5公斤的蛋)除以母雞的淨重(20公斤),我們得到了25%。這個25%便是ROE,或者說是股東權益報酬率,它類似於母雞生蛋的效率指標。
年化報酬率
是一種衡量投資收益率的評估方法,計算的原理是資產潛在的價值(Future value)以多少的折現率來計算,可以得到資產的現值(Present value)。
企業能為每一股的股票賺進多少錢
一般公司的RIR再投率是否有低於80%,如果再投率太高,而且又不發股息,代表賺到的錢都拿去投資(要特別小心是不是公司即將被掏空)。像台積電即使需要將錢去投資蓋廠房擴大營收,他們還是會向銀行借錢配息給股東。
p.s. 金融股例外,因為銀行靠錢做生意
認識完這些專業術語後,我們可以轉向檢視每家公司的財務報表,以評估市場是否低估了該公司,是否是一家穩健成長的優秀企業。下一篇將介紹怎麼「算出」好公司,深入介紹如何進行這種評估,我們將學習巴菲特爺爺的投資思維,投資也可以有跡可循!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收藏、按心、追蹤, 如果有任何建議都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