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邊悠閒過著清明連假,一邊思考如何調整寫作步調與日常一些安排(運動、間歇休息);我發現我自己的寫作習性常常在變。有時早上寫得下去,有時是下午,有時是晚上。這種變動常搞得我措手不及,但在這幾天連假後我就逐漸想通。既然習性已經是如此,那就順應好了。另外,寫作間餘也盡可能安排運動與休息時間,不如硬操身體實在不怎麼健康。
連假前分別寫了兩篇文章,一篇是 談寫作:幾個寫作路上會有的誤解與幻覺
另一篇則是 為何我暫時不考慮出版實體書
《為何我暫時不考慮出版實體書》這篇隨興寫寫的文章,我很意外有這麼多人點閱。當時寫這篇,也正好營逢近日出版社與通路商的爭端又再次爆發,甚至引起圖書折扣相關、以及制定折扣限制的爭論。
說真的,對於像我這樣不管書的價錢多少都願意買的人,折扣與否當然是沒差。然而不諱言,即使沒折扣也願意買,但書的原價實在讓人難以負擔。一本書我通常會拖個好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買得下手。
從消費習慣反推,其實已經能看出若是我們出版實體書,在這之後的銷售勢必會面臨許多挫折與挑戰;而這對於像我這種沒名氣的小說家肯定是難上加難。
有這層面顧慮下,我自然會選擇成本相對較低也容易操作的數位出版。
說到這個,原先表定6月要進行數位出版,但最近我評估了一下時程與進度,這個安排有些太緊湊了。因此屆時數位出版也有可能推延到7、8月。畢竟我真的沒想到三月下旬撰寫的另一部作品規模會比預期的大。關於這部作品,日後完成時會在方格子以premium發布,並在之後數位出版時同樣以premium形式歸入同一套出版專題裡。大概安排是這樣,先跟大家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