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5發佈於 2024/07/25

親愛的SeedYouth:


台灣這一個星期多來,新聞不斷放送的焦點,幾乎還是圍繞著服貿議題打轉,特別是3月24日學生攻進立法院、警察執行驅離任務,更讓衝突的氣氛不斷升高,進而影響許多人的生活,大家都在看也在等,這次的對立要如何落幕收場?


在衝突還沒有越演越烈之前,我曾經看過某一篇評論,大意是說,如果是在美國的環境,政府或政黨通常會借助公關公司或核心幕僚,針對想要推動的政策進行包裝和行銷,務使相關的議題可以得到重視或肯定,假設前面的推廣沒有做好,後面引發反彈或抗爭,這時公關公司也會組成危機處理小組,利用各種資源和策略介入,避免負面聲浪擴大。


反觀台灣,我們看到政府和反服貿組織,一個站在執政的優勢,一個累積社會運動的經驗,兩邊的人,似乎各說各話地陳述自己的訴求,雙方都在爭取更廣大群眾的支持,但彼此的對話和協商,一直都處於破局的狀態。


這個困境,除了雙方缺乏信任的因素之外,我忍不住會聯想到,曾在102年9月24日介紹給你的《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上完這堂課,世界都聽你的》這本書,也從YOUTUBE頻道中,找出網路上節錄美國總統歐巴馬失言、作者戴蒙教授分析說明的片段;對照台灣的現況,我感覺政府也好、學運團體也罷,對於開啟彼此的對話和進行談判,或許都是沒有準備好的,目前的發言,都有點像是對更廣大的群眾喊「冤枉啊﹗大人,都是對方先如何如何……」,因此,台灣社會人人都成了臨時法官,要從這些各自的陳述中判斷真偽,以做出選邊站的判決。


面對這個僵局,我想像如果戴蒙教授是政府或學運領袖的顧問,他會給出什麼樣的建議?他會提供哪些策略?雙方能否從較小歧異的部份,開始建立共識?雙方能否協商出,你退一步、我退一步,沒有人全拿、但盡可能雙贏的空間?


想到這裡,我忍不住回過頭去思考我們的教育,我們看重論語、孟子等儒家思想,大概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我們傳承給下一代的,是很光明正大、論道說理的思維,我們的教育裡,並不看重孫子兵法或其他鑽研謀略的典籍,我們排斥工於心機的人,我們將說話圓融視為巧言令色鮮矣仁,在這種價值的薰陶中,我們不太會去思考什麼是談判技巧,我們很容易自以為有理走遍天下。


有趣的是,心理學理論中的溝通技巧,就會提醒我們先去同理對方的重要,甚至適當肯定對方以讓他卸下心防、減少防衛,才會有利於雙方的互動。這些教導,跟我們以前習慣的對錯分明,理直氣壯有很大的分別,如果我們認為這樣做是虛偽矯情,我們就不會願意放下身段、我們也不會懂得以退為進,僵局就會繼續。


真實人生中的劇本,往往不是黑白分明、全輸全贏的故事。許多衝突不可避免,引發衝突輕而易舉,但能夠凸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並不是衝突的發生,而是誰有智慧解決問題。親愛的SeedYouth,這一堂擬定溝通目標、選擇合適協商策略的談判課,政府和人民,都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0XvCK0RB9A


祝福你

我愛你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