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SeedYouth:
今天最火熱的新聞,大概要算知名插畫家的外遇事件。
有時想想,公眾人物,特別是藝人,雖然過著高報酬的生活,但同時也付出失去隱私的代價;不管這些八卦內容,是否跟公眾利益相關,好像因為他是藝人,大家就有理所當然評論和瞭解的權力。然而,如果我們願意停下來好好想想,我其實還滿想知道,這個權力從哪裡來的?難道只因為他是藝人,就不受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保護嗎?對於每個人的隱私,尊重與否的那條線,到底要畫在哪裡呢?
在助人工作的領域裡,「同理」一直是被推崇與要求的態度和能力,我們相信,有許多療癒和改變的發生,需藉著真心的「同理」對方才成為可能,可是同理說起來簡單,但真的要做,卻非常困難。
第一個困難是,每個事件都會牽扯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這時我們要選擇同理誰?特別當A和B的立場是對立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同理A也同理B,而不會成為別人說的牆頭草?舉例來說,上述的新聞事件,如果要同理報導新聞的周刊,我們就要去體諒它,為了刺激銷售量或它自認為的正義感,所以做出這樣的行為,但如果我們要去同理報導故事中的主角,我們可能就會說,感情的世界不是外人可以完全了解和評論的……於是,好像大家都沒錯,那這樣有說不就等於沒說?
第二個困難是,我們會受到自己生活經驗與價值信念的限制,當對方的處境並非我們能夠想像和體會的,同理對方就會變成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料庫或經驗值可以類推。舉例來說,如果我的生活經驗裡,每個人都對婚姻很忠誠,那我可能很難去體會外遇者的感受,或是當我的經驗裡,我是外遇的受害者,和我是本身有過外遇的人,我來看同一件事情,可能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詮釋和切入點,我能夠同理的程度和對象的選擇,自然也會非常不同。
雖然如此,有時我還是忍不住幻想,如果我們能夠以同理心做為衡量社會文明的程度,在報導或評論這些新聞事件時,會不會有不同高度的思考?會不會有較多元的角度?而不是為了看人出糗就揭人瘡疤。
親愛的SeedYouth,多年前,我在blog寫了一篇「文明是什麼」,也與你分享。我多希望我們的社會,可以朝向更富有同理和仁慈的方向前進,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祝福你、我愛你
980321文明是什麼?
旁觀是容易的,投入是困難的。
起鬨是容易的,承諾是困難的。
批評是容易的,實踐是困難的。
冷漠是容易的,溫柔是困難的。
糾正他人的盲點是容易的,看見自己的偏頗是困難的。
反對他人的論點是容易的,讓別人心悅誠服是困難的。
檢討他人的是非是容易的,面對自己的過錯是困難的。
否定他人的努力是容易的,堅持自己的夢想是困難的。
辯駁自己的軟弱是容易的,捍衛他人的權利是困難的。
尋找放棄的藉口是容易的,持續努力的能量是困難的。
選擇習慣的道路是容易的,嘗試未知的冒險是困難的。
短視近利的操作是容易的,獨排眾議的遠見是困難的。
重要和偉大的事情往往是困難的,
一個社群、一個國家、一個世界,
當大多數的人都願意選擇困難但重要的道路,
這才是文明。
學歷、經歷、地位與官位的堆疊,
撐出看似文明的假象,
然若以上述標準檢視,
只會看見「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