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張加恩臨床心理師

現在我們檢視一下孩子尊重我們這件事。如果我們容許孩子對我們不尊重,這樣並不是溫和。不允許孩子不尊重我們,並不等於就要訴諸懲罰來處理問題,因為懲罰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

假設孩子頂嘴,溫和且堅定的處理方法是先離開現場。家長或許會抗議:「但這樣難道不是再溺愛孩子嗎?」讓我們進一步來討論:我們無法強迫別人尊重我們,但我們可以尊重自己。離開,就是尊重自己,而且是給孩子良好的示範,等大家都冷靜下來,我們就可以繼續。

接下來可能會像這樣:「我很遺憾你那麼生氣。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處理的方式。當你不尊重我時,我就會暫時離開。我愛你,也想和你在一起,所以當你準備好要尊重我的時候,請讓我知道,我會樂意幫助你釐清用什麼方式來處理你的憤怒。然後我們就可以專心找出能尊重我們彼此的解決方法。」

家長常常覺得問題一定要再發生的當下處理,但這可能是處理任何問題最糟糕的時機,大家在生氣時,只會運用自己的原始大腦:戰(權力鬥爭)或逃(退縮、不溝通),不能做理性的思考,先冷靜下來再處理問題會比較好。

——摘自 簡.尼爾森博士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紫丸-avatar-img
紫丸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