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跟一位修行很高的老師學習,他有一天突然吿訴我:
「光輝啊,錢不是用賺的,是用價值換來的。」
我一直聽不懂什麼意思,那時候還暗想老師會不會太自命清高(欸講什麼壞話)?還是不食人間煙火?反正也沒怎麼聽進去,就這樣繼續過下去。
後來我換了幾份工作、連續接過許多不同的案子,繞了很大一圈,都不是很順利。
漸漸覺得心很累,而且有種走不下去、沒完沒了的感覺,好像汲汲營營最後也沒個結果。
夜深人靜,兀自感到疲憊絕望,這時以前老師說的話浮現心頭。
我回想了過去的作為,發現每一次不順、特別坎坷痛苦的時候,心裡頭想的都是:
「這可以帶給我多少錢?」
然後開始計算怎麼樣可以最快達到,有點細節就嫌麻煩,完全不享受過程。
這幾年工作,我幾乎沒做過自己喜歡的事情。
連在學的時候也是,滿腦子想的都是可以考多高分、進國立大學。
當然後來也是達成了,但結果並不如我預期那般雀躍,這又是另一個故事。
但這讓我大夢初醒,老師所謂的「價值」,就是你願意為一件事所付出的時間、精力。
簡單來說,就是你的生命、你的特殊、你的累積、你的精煉。
而且是充滿期待、興奮、雀躍下做出的那種。
為什麼單純只是想要錢不夠呢?
當然我也遇過只要錢就夠的,但對那些人來說,錢大於一切。
並不是說錢不重要,而是在得到錢之前,你所採取的態度,將賦予財富能量不同的意義。
可否延伸、永續,端看你的存心。
最近在讀一本自由工作者寫作的書,裡面有句話恰好共鳴了老師對我的勸導:
「我後來發現,工作是透過你不斷累積經營你喜愛的事而來的,而不是去找來的。」
恰好與我過去幾年完全相反,雖然過了許久才醒悟,但總歸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