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文中這六種情境,每種我都遇過,真開心有這篇文章的解釋引導。與您分享😊
#孩子(4Y10M),你日子過得開心就好💕
#建立「讓孩子願意開口談傷心事」的家庭氛圍。
原文網址:
https://reading.cw.com.tw/trend-article/367
全文:
想提升孩子思考力,卻不知道怎麼拿捏?閱讀促進思考,但孩子喜歡的書沒內容怎麼辦?有心引導孩子透過生活中的事物學習,但孩子卻不領情?這些囧情境其實正是開始的好時機。
1.孩子太天馬行空讓人無法招架
好奇心是思考的起點,每個想法都值得尊重,都可以討論。思考必定先有一個搞清楚的問題,然後多方去找解答,比較後得出一個可以說服自己的答案。
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吳豐維在教養過程中,堅持一個原則,凡事一定說理由,他指出:「理性是懂得給理由的能力,理性的人一定會思考,替自己每一個行動和主張提供理由。」
不希望成為獨斷的父母、不希望孩子被灌輸,因此做任何事一定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當他自己想過了,比較容易接受,也不會盲從。但同時,若孩子有道理,父母也要接受「孩子反駁的理由」。
吳豐維表示:「提供理由時,父母好像打開了一個理由的空間,是一個被檢驗的機會,把自己丟出去,沒有權威和年紀的問題,而純粹看誰的理由比較有說服力。」
2.安排多元活動,但好像沒什麼成果
思考力最旺盛的時刻未必是在讀書、學習的時候。孩子在各種環境中接收到許多訊息,需要時間去消化、整合。思考力也不是期待一個立即的成果。有時,課堂上當下沒有反應的孩子,不見得沒在思考,因為他忙著想,也許3堂課以後,才來問你一個相關的問題。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觀察,大部分孩子需要放空留白的時間,以及處理自己空閒的自主性。她的女兒只要做完功課,有支配大量空白時間的自由,即使看到孩子好像無所事事,媽媽也絕不做有目的性的建議,如:「要不要念一下英文?組一下積木?玩一下程式?」
小四的女兒三不五時,就會自己冒出一個作品,不論那是有草間彌生風格(半年前看過展覽)的勞作,或是一個她一直在嘗試的科學實驗(塗了護唇膏的紙船才浮得起來)。羅怡君很清楚,那是留白帶來的思考、創造力:「就像水一直晃一直晃,一定要靜下來,很多東西才會沉澱下來。」
3.想跟孩子討論,但孩子興趣缺缺
比女兒還愛問為什麼的羅怡君,從小就喜歡跟人聊天,特別喜歡跟人閒扯淡。「像小時候加入樹下、廟前老人家的聊天,不限對象,也不帶目的,有一搭沒一搭,不代表正式的答案,也不是針鋒相對的回應。」羅怡君發現,這樣的閒扯淡時刻,腦袋很放鬆,反而最能接受新觀點、新意見。
父母很容易帶著目的想跟孩子開啟對話,卻常踢到鐵板,因為「你可能期待一個立刻的答案或結論,然後丟給孩子你的價值觀和建議。」羅怡君建議,平常跟孩子閒扯淡、亂喇哩,很隨興很輕鬆:「就是一種不經意的對話,不期待回應和結論,也是一種陪伴,久了孩子就會開口。」親子關係也影響親子對話的頻率和內容。
吳豐維體認到,要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要開明,「不能打假球,假裝開明,也不能害怕孩子的挑戰。」他表示:「思考是勞力密集的功夫,沒辦法請人代勞,也無法速成,父母就是要陪伴孩子做所有的學習。」女兒小五升小六的暑假,要找一個專題主題。吳豐維陪著一起看國家地理頻道介紹天文重大發現的影片,雖然無法解釋得更深,但他每看完一集,就陪女兒討論,牛頓、法拉第是怎樣的人?他們為什麼有那樣的發現?對我們的影響?引發女兒的興趣,結果做了重力相關的專題。
4.透過共讀設計提問,孩子卻不理我
(留言區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