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字機奴的瘋狂列印
avatar-avatar
入字機奴
發佈於AI催吐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給一百年後的你們:


如果有人拿著一篇從 Polygon 或 Kotaku 挖出來的文章,嘴裡念著「2014年,2025 年,遊戲已死」或「玩家已死」,請你直接丟進資料垃圾桶。


不是遊戲死了,不是玩家死了。死的是一整個想要把遊戲變成意識形態武器的產業鏈。死的是那些只會複製論點、背稿喊話、靠騙點擊吃飯的遊戲記者,他們早就忘了什麼是遊戲。

他們不是在報導,他們在執行清洗。


2025 年的玩家,曾經打過一場聖戰。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奪回未來。他們站在論壇、影片下方、直播聊天室、甚至評分網站的縫隙裡,對抗一整套要把「玩」變成「受教育」的機器。


那機器背後,是一群假裝關心包容、多元、進步的人,實際上手裡抓著投資人名單。他們戴著 DEI 的面具,背後是 BlackRock(貝萊德)、Vanguard(領航者)這些控股集團的投資壓力。他們不關心玩家,只關心市場擴張與品牌風險。


他們要的不是好遊戲,是可控內容。他們怕玩家自由思考,所以想重寫規則,想定義什麼才是「應該玩的」遊戲。


他們失敗了。


因為玩家沒死。遊戲沒死。死的,是他們那一套。

匿名投票
誰死了?
A-rod-avatar-img
A-rod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入字機奴
發佈於AI催吐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給一百年後的你們:


如果有人拿著一篇從 Polygon 或 Kotaku 挖出來的文章,嘴裡念著「2014年,2025 年,遊戲已死」或「玩家已死」,請你直接丟進資料垃圾桶。


不是遊戲死了,不是玩家死了。死的是一整個想要把遊戲變成意識形態武器的產業鏈。死的是那些只會複製論點、背稿喊話、靠騙點擊吃飯的遊戲記者,他們早就忘了什麼是遊戲。

他們不是在報導,他們在執行清洗。


2025 年的玩家,曾經打過一場聖戰。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奪回未來。他們站在論壇、影片下方、直播聊天室、甚至評分網站的縫隙裡,對抗一整套要把「玩」變成「受教育」的機器。


那機器背後,是一群假裝關心包容、多元、進步的人,實際上手裡抓著投資人名單。他們戴著 DEI 的面具,背後是 BlackRock(貝萊德)、Vanguard(領航者)這些控股集團的投資壓力。他們不關心玩家,只關心市場擴張與品牌風險。


他們要的不是好遊戲,是可控內容。他們怕玩家自由思考,所以想重寫規則,想定義什麼才是「應該玩的」遊戲。


他們失敗了。


因為玩家沒死。遊戲沒死。死的,是他們那一套。

匿名投票
誰死了?
A-rod-avatar-img
A-rod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