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一行來自台南西港朋友聊到「緣分」。
他們專程來拜訪苗栗白沙屯故友,他們這一回也20年沒見面了,很開心今天重聚於此,我這看似不相干的角色,但也融入的恰到好處,感謝他們的邀請,覺得榮幸。
「你們這樣的情感真的不容易,很珍貴」我說。
大哥聽完後,很有感觸地與我分享他的人生體悟,他提到親情、友情,有時還真令他無法分辨老天爺安排的用意,原以為的親情有時發展地也令人跌破眼鏡,而萍水相逢的友情卻有時也綿延的超乎預期。
覺得是這樣子沒錯呀!老天爺為你倆關係增添一份「親情」、「友情」標記,也只是為你們這輩子往來增添一份「續緣(接續上輩子緣份)」的機會。至於續的如何,其實也不重要,就像是樂透彩券開獎,只是增添你們「碰撞」機會而已,有緣就有緣,沒緣也無妨。
- — -
我們從「關係」聊到「親情」,再聊到「分財產」。當大家說起看過的「分財產」故事時,接著開始「感嘆親情」。
這讓我想到了代書業務的「繼承案件」,辦理繼承案件的客戶們,是「實實在在」的「一家人」,你想想看,除了婚喪喜慶之外,很難有機會需要全家人一次出動吧!
當辦理繼承案件的客戶來到事務所時,那種感覺很像是看著許許多多的「複製人」,有的是複製「長相」、有的是複製「口氣」,也有的是複製「習慣」,各式各樣的複製,更讓我曉得傳承、孕育的力量。
有的繼承案件客戶還在門口時,就能透過「互動」感受到氛圍,這讓坐在事務所等待的我,還足夠我幾秒鐘思考等下的談話進行方式,畢竟與客戶有「共感」是很重要的。
當部份人入座後,有的家人會開始詢問代書繼承事宜,有的則會等到全體坐定後才詢問代書。坐定後,有的長輩會先發言,有的長輩會坐在一旁很像來參觀或當陪襯。這些小細節都足以讓你對「家庭氛圍」有所概念、掌握。
但你說有哪一種比較好嗎?其實沒有。東方文化重視「孝、道」,但旻謁認為「各自負責、相互尊重」就已是對老天爺最好的回饋,無需抱持「親情肯定得要如何對待」的理念,那樣只是加速你因「對親情的錯誤預期」而走向失望而已。
- — -
我們經常可透過網路媒體、報章雜誌,看到繼承案件裡那支離破碎的家庭關係,接著大家會開始感嘆,感嘆好好的家庭怎麼變成如此,我聽到這樣的討論時,其實很難過,覺得會這樣做結論的人,他其實也只是想證明「原來人世間的親情也不就如此」。
覺得不是這樣判斷的,也不是所有的親情都如此,更也不是「就是因為是親情」所以如此。親情標記,只是老天爺增加你們這輩子相處機會的方法之一,友情標記同樣如此。
我們要如何看待「親情」呢?
真實面對你與他們各自的感受,尊重彼此的安全底線、正視彼此都有各自的恐懼、課題,若心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試著表達、試著解開誤會,儘管最後沒緣、沒有如你預期的好感受也沒關係,那也只是代表你的這部分緣淺。
無需感嘆,也無需特別以此結論做關於親情的註解,因為那只是大家在面對「利害」時,因不同特質所產生的不同反應,相處交織下的自然現象而已。
「難道不能念在舊情,而互相包容嗎?」你說,你也要看彼此是否自過往就沒有任何關係相處疙瘩、遺憾,而且除了考慮「情」,彼此的社經地位、經濟壓力、生活壓力也不同,怎麼能以「情」就帶過呢?
好好地隨同代書引領下,與同為其他繼承人的大家一同協議分配、一同做最好的安排即可。而你也別擔心,老天爺是公平的,他沒給你親情的緣,也會給你別種你所盼望的緣。
今天與一行來自台南西港朋友聊到「緣分」。
他們專程來拜訪苗栗白沙屯故友,他們這一回也20年沒見面了,很開心今天重聚於此,我這看似不相干的角色,但也融入的恰到好處,感謝他們的邀請,覺得榮幸。
「你們這樣的情感真的不容易,很珍貴」我說。
大哥聽完後,很有感觸地與我分享他的人生體悟,他提到親情、友情,有時還真令他無法分辨老天爺安排的用意,原以為的親情有時發展地也令人跌破眼鏡,而萍水相逢的友情卻有時也綿延的超乎預期。
覺得是這樣子沒錯呀!老天爺為你倆關係增添一份「親情」、「友情」標記,也只是為你們這輩子往來增添一份「續緣(接續上輩子緣份)」的機會。至於續的如何,其實也不重要,就像是樂透彩券開獎,只是增添你們「碰撞」機會而已,有緣就有緣,沒緣也無妨。
- — -
我們從「關係」聊到「親情」,再聊到「分財產」。當大家說起看過的「分財產」故事時,接著開始「感嘆親情」。
這讓我想到了代書業務的「繼承案件」,辦理繼承案件的客戶們,是「實實在在」的「一家人」,你想想看,除了婚喪喜慶之外,很難有機會需要全家人一次出動吧!
當辦理繼承案件的客戶來到事務所時,那種感覺很像是看著許許多多的「複製人」,有的是複製「長相」、有的是複製「口氣」,也有的是複製「習慣」,各式各樣的複製,更讓我曉得傳承、孕育的力量。
有的繼承案件客戶還在門口時,就能透過「互動」感受到氛圍,這讓坐在事務所等待的我,還足夠我幾秒鐘思考等下的談話進行方式,畢竟與客戶有「共感」是很重要的。
當部份人入座後,有的家人會開始詢問代書繼承事宜,有的則會等到全體坐定後才詢問代書。坐定後,有的長輩會先發言,有的長輩會坐在一旁很像來參觀或當陪襯。這些小細節都足以讓你對「家庭氛圍」有所概念、掌握。
但你說有哪一種比較好嗎?其實沒有。東方文化重視「孝、道」,但旻謁認為「各自負責、相互尊重」就已是對老天爺最好的回饋,無需抱持「親情肯定得要如何對待」的理念,那樣只是加速你因「對親情的錯誤預期」而走向失望而已。
- — -
我們經常可透過網路媒體、報章雜誌,看到繼承案件裡那支離破碎的家庭關係,接著大家會開始感嘆,感嘆好好的家庭怎麼變成如此,我聽到這樣的討論時,其實很難過,覺得會這樣做結論的人,他其實也只是想證明「原來人世間的親情也不就如此」。
覺得不是這樣判斷的,也不是所有的親情都如此,更也不是「就是因為是親情」所以如此。親情標記,只是老天爺增加你們這輩子相處機會的方法之一,友情標記同樣如此。
我們要如何看待「親情」呢?
真實面對你與他們各自的感受,尊重彼此的安全底線、正視彼此都有各自的恐懼、課題,若心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試著表達、試著解開誤會,儘管最後沒緣、沒有如你預期的好感受也沒關係,那也只是代表你的這部分緣淺。
無需感嘆,也無需特別以此結論做關於親情的註解,因為那只是大家在面對「利害」時,因不同特質所產生的不同反應,相處交織下的自然現象而已。
「難道不能念在舊情,而互相包容嗎?」你說,你也要看彼此是否自過往就沒有任何關係相處疙瘩、遺憾,而且除了考慮「情」,彼此的社經地位、經濟壓力、生活壓力也不同,怎麼能以「情」就帶過呢?
好好地隨同代書引領下,與同為其他繼承人的大家一同協議分配、一同做最好的安排即可。而你也別擔心,老天爺是公平的,他沒給你親情的緣,也會給你別種你所盼望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