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回到家,回望這週的生活,我忽然明白——快樂,就是一群人一起前進。
下午的「人生設計讀書會」讓我再次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真實。今天我們進入第三章〈追隨自己的心之所向〉,每個人都在分享自己最近產生心流的時刻。那不只是學習的交流,更像是靈魂的對話。
我分享了在碩士班學習到的「願景領導」,談到如何從願景出發,帶領自己與他人前進。這一章也和上一章「價值觀」緊緊相扣——因為唯有明白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才能確定方向、活得有力量。
有一位朋友的故事讓我們都印象深刻。
他回憶起學生時期,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夜夜陪一位失戀的朋友訴苦。那段時間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停滯了,既疲憊又空洞。後來,他才發現自己真正重視的價值觀是「時間」——他希望時間能被用來創造價值、學習與成長,而不是耗在無止盡的抱怨裡。
當他重新對準自己的價值觀後,整個人好像醒了。他分享,在打工時為了提升銷售量,他自己動手設計了醒目的產品看板,用心介紹商品的價值。結果,那個月他成為業績最高的工讀生。那一刻,他感受到強烈的成就感與流動的心流——因為他在做自己相信的事。
我們從這個例子延伸討論到第四章的「願景領導」。有願景的人,敢做夢,也敢行動。當我們先確立價值觀,再透過心流經驗探索人生,就能慢慢描繪出屬於自己的願景圖。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明朗,一種「知道自己為什麼而走」的喜樂。
今天的讀書會足足聊了兩個半小時。
我們討論了「好時光日誌」、能力特質、生命歷程圖,也回顧了人生中三個重大抉擇。過程中,我感覺靈裡不斷被更新,像是被塗抹、被引導。每一次見面,都讓我更清楚自己的人生藍圖,也更確信,快樂,不只是個人情緒,而是一群人彼此支持、一起成長、一起朝向願景前行的力量。
這樣的「同行」讓我體會到,屬靈的生命從來不是獨自前行的旅程。在彼此的見證與分享中,我看見主的手在每個人的故事裡動工。
也許,快樂並非終點,而是一群人共同走在光裡時,那份被理解、被鼓勵、被更新的溫柔光芒。

今晚回到家,回望這週的生活,我忽然明白——快樂,就是一群人一起前進。
下午的「人生設計讀書會」讓我再次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真實。今天我們進入第三章〈追隨自己的心之所向〉,每個人都在分享自己最近產生心流的時刻。那不只是學習的交流,更像是靈魂的對話。
我分享了在碩士班學習到的「願景領導」,談到如何從願景出發,帶領自己與他人前進。這一章也和上一章「價值觀」緊緊相扣——因為唯有明白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才能確定方向、活得有力量。
有一位朋友的故事讓我們都印象深刻。
他回憶起學生時期,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夜夜陪一位失戀的朋友訴苦。那段時間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停滯了,既疲憊又空洞。後來,他才發現自己真正重視的價值觀是「時間」——他希望時間能被用來創造價值、學習與成長,而不是耗在無止盡的抱怨裡。
當他重新對準自己的價值觀後,整個人好像醒了。他分享,在打工時為了提升銷售量,他自己動手設計了醒目的產品看板,用心介紹商品的價值。結果,那個月他成為業績最高的工讀生。那一刻,他感受到強烈的成就感與流動的心流——因為他在做自己相信的事。
我們從這個例子延伸討論到第四章的「願景領導」。有願景的人,敢做夢,也敢行動。當我們先確立價值觀,再透過心流經驗探索人生,就能慢慢描繪出屬於自己的願景圖。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明朗,一種「知道自己為什麼而走」的喜樂。
今天的讀書會足足聊了兩個半小時。
我們討論了「好時光日誌」、能力特質、生命歷程圖,也回顧了人生中三個重大抉擇。過程中,我感覺靈裡不斷被更新,像是被塗抹、被引導。每一次見面,都讓我更清楚自己的人生藍圖,也更確信,快樂,不只是個人情緒,而是一群人彼此支持、一起成長、一起朝向願景前行的力量。
這樣的「同行」讓我體會到,屬靈的生命從來不是獨自前行的旅程。在彼此的見證與分享中,我看見主的手在每個人的故事裡動工。
也許,快樂並非終點,而是一群人共同走在光裡時,那份被理解、被鼓勵、被更新的溫柔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