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波治泰」是我們移居到鹿港之後,在這間七十年老屋中,創造出來的空間品牌,想像是在人世間與一位前輩相處、學習,在這裡與曾經的古老故事共同經營,活出新的篇章。
這間老屋位於鹿港鎮西北邊的北頭地區。北頭在清代本是濱海的漁村,因為海口淤積而海岸線持續後退、都市計劃實施和道路開闢,現在北頭地區並不真正臨海,雖然仍能見到極少數的剝蚵工寮,但昔日的漁村風貌已不復見。台灣現代化後的青年人口外移以及因土地買賣而廣蓋新建物,古早的老磚屋已成為淹沒在水泥高樓中的少數建築,再加上往昔大家族分家至今所衍生的產權問題,更讓大多數的古早磚屋、宅院呈現無人居住和照顧的廢棄狀態。
北頭據說是比洛津更早有人活動的地區,不同於鹿港的文人商宦,這裡民風剽悍,在清代甚是反清復明地下勢力的聚集地。北頭漁村地區的傳統建築因此和鹿港街屋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構樣貌。相較人口密集、街弄緊鄰而有著較高樓層且狹長型的鹿港街屋,北頭漁村因為相對地廣與近海風透,老屋多是僅有一個樓層的紅磚平房宅院,且為了曝曬漁網或魚貨,傳統建築多有前院;又為了抵擋入冬後強勁的東北季風與盜賊,巷弄皆彎曲錯綜,每戶住家的後院皆可通往鄰近房屋的出入口或其他小巷弄(在小說
《行過洛津》中形容是八卦迷魂陣,當地居民也善用此險阻禦敵,多次抵擋了海盜的蹂躪)。與聚集商宦人士為主的鹿港老街相比,不同於鹿港街屋文人雅士或熱鬧街市的氣息,北頭老屋自成一格獨特的漁村風貌。而我們承租的這一間,保留得很好,的確看得到上述的種種特徵。
老屋座落於郭厝里與東石里的交界處。東石里是鹿港周邊與海最貼近的一個里,里內有一半面積屬於彰濱鹿港工業區,有許多海岸風車、海釣場、潮間養蚵濕地,也有著因工業區而聚集的新住民移工生活聚落。這新型態的海岸線文化熔爐,有著黃昏垂幕的遲暮之美,又有工業區科技的現代冷冽;有當地人老化的人口組成,又有移工他鄉打拼的血氣生命;有無事時暗冥海風颯颯吹襲的蒼涼,又有王爺暗訪夜巡時鎮邪捕祟,或兒孫回鄉過節時的熱鬧鞭炮。
郭厝里名稱則來自祖籍泉州惠安百崎回族自治區的郭姓宗族。他們的祖先最早是阿拉伯波斯裔來元朝任官的伊本庫斯德廣貢,清雍正年間來台後興建了台灣第一座清真寺,道光年後因故和保生信仰結合改為保安宮,主祀廣澤尊王和忠武王郭子儀,是郭厝里內重要的文化資產。雖然郭厝保安宮因為開闢新路而被迫遷址,在當地的地位已經被今日的地區信仰中心忠義廟所取代,但郭厝的里名、郭氏的歷史和穆斯林信仰同樣仍活生生地存在這裡。(我們就曾在廣場見過穆斯林穿著正式服裝進行禮拜)
在實際進入鹿港生活之前,我們幾次造訪鹿港,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和默默傳承的氣息,更發現家家戶戶的門聯甚至店鋪名稱都暗藏許多易經中的卦名、術語和哲學。命名時的靈感,於是也提取易經中的智慧,結合個人身體與精神探索的心得體會,將此空間取名為「流波治泰」。
我也模仿了當地店鋪郊行在對聯頭尾藏頭的傳統,寫了一幅蘊含易經智慧中的自我期許,且頭尾藏著流波治泰的對聯:「流隨勞謙身心治」、「波復傾否體物泰」
不過流波治泰到底是什麼意思?
「泰」卦是易經當中著名的一卦,「否極泰來」、「三陽開泰」、「國泰民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成語。泰字除了一般印象中平安順遂與美好的意思外,也有通暢流行之意,其甲骨文字形是「水在雙手之間流過」之象,真正捧在手中的擁有,終要學習到讓其自然流過。
易經中「否」卦接在「泰」之後,否弊不交和通泰交流不只是接續的,更是循環的,看爻辭則可以發現,一般認知中吉利的泰卦卻有逐漸嚴厲警示的爻辭;一般認為不吉的否卦反而有漸漸好轉而通達的爻辭。泰卦和否卦的循環過程就像是一個波浪,有高峰與低谷,也像環形的時間之流有往有來。取名「治泰」就是期許一種「明瞭美好終將逝去而在當下泰然自處」的智慧,「流」與「波」則是在有來有往、有高有低的波動中保持身心敞開流動的象徵。(也請參照我的另一篇文
「泰卦與行氣」)
「流波治泰」四個字剛好都是水部,老屋位於被水環繞的古早漁村,建築也保留了古早裸露的排水溝,外牆不但有「城」(城牆)還有「隍」(護城河),可以看到用水潺潺流出。這麼多的水,期許能和老屋一起成為如水流般的令人事物自在交會的所在。
歡迎來鹿港拜訪我們!也追蹤我們的消息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