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一個網球新新手,我必須先承認一件事:網球真的不是你想像中那種「拿著拍子揮一揮就會」的運動。看職業選手打得行雲流水,實際上場才發現,欸不對,為什麼球都飛到別的球場去了?
1.自學?算了吧
一開始天真地想說,買個拍子去公園打打看牆壁應該就會了吧?結果第一天就讓我認清現實:不上課真的學不會。你以為的帥氣揮拍,其實只是在跟空氣奮戰;你以為接到球了,結果球飛向一個連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方向。
於是我開始了尋找教練之路。2.第一站:河濱的「隨緣」網球課
在 IG 上滑啊滑,看到一家在河濱教學的網球課,照片拍得很美,教練看起來也很專業,價格也算合理,當下就報了一期八堂課。心想:太好了,我的網球人生要開始了!
然後我就進入了一個很奇妙的狀態。
這週上課上得好好的,下週突然收到訊息:「不好意思這週臨時有事,這週不上喔~」
好吧,那就下週。
下下週又來了:「今天改成兩小時喔!」(當天早上才說)
嗯???我是有準備兩小時的體力嗎?我的行程呢?
我整個黑人問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對方還是學生,還沒有「社會化」的概念,不太懂得尊重別人的時間安排。
至於上課內容呢?因為正常只有一小時,教練也沒什麼時間細雕動作,基本上就是:講解完動作「好,開始打!」然後我就一直揮拍、撿球、揮拍、撿球。一小時下來是有運動到啦,但我的動作到底對不對?不知道。為什麼球老是飛出去?不知道是什麼確切的問題
上了幾堂課後,我開始焦慮: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會上完啊?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新手,如果一週有碰到網球、下一週沒碰、下下週又臨時取消,這樣根本沒辦法建立肌肉記憶啊!
3.第二站:青年公園的「系統化」驚喜
某天又在網路上滑啊滑,看到青年公園也有網球團課,想說反正河濱那邊的課也上得零零落落,不如試試看別的地方。抱著「反正都報了就上上看」的心情,報名了青年公園的課程。
第一堂課,我就感覺到差異了。
教練非常有系統地從最基礎開始教:站姿怎麼站、握拍怎麼握、揮拍的軌跡要怎麼走。不是那種「來,打打看」的隨性風格,而是會一個一個確認每個人的姿勢,對了才會讓你開始擊球。
「你的重心要放在前腳」、「手腕不要翻」、「跟著球轉身」,每一個動作都有清楚的指令和修正。
更神奇的是,上到第二堂課,我突然有種「啊!是這樣!」的頓悟感。正拍終於找到對的打法了!雖然控球還是不太穩定,球想去哪就去哪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但至少我知道「對的感覺」是什麼了。
這種進步的感覺,是我在河濱那邊上課從來沒有過的。
4.有比較就有傷害
兩邊一比較,差異真的很明顯:
教學方式:
- 河濱:快速進入擊球,比較沒有系統性的動作修正
- 青年公園:從基礎動作開始雕琢,確認姿勢正確才進行下一步
課程安排:
- 河濱:時不時臨時取消或更改時間,而且都是當天或前一兩天才說
- 青年公園:課程時間固定,很少有臨時變動
學習成效:
- 河濱:上了好幾堂,還是用感覺在打
- 青年公園:第二堂就有明顯的進步感
價格其實差不多,但學習體驗差很多。現在想想,會不會是因為河濱那邊的教練和安排課程的人都還是學生,在時間管理和教學規劃上比較沒有那麼成熟?不是說學生就一定教不好,而是「負責任」和「系統化」這件事,真的會影響學員的學習品質。
5.新手的心得感想
經過這兩邊的經驗,我深深覺得:找對教練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新手,你需要的不是一直打一直打(反正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麼),而是要有人告訴你「對的動作」是什麼。建立正確的基礎,之後才能慢慢進步。
而且,穩定的上課頻率真的很重要。 一週練、一週停、下週又臨時取消,這樣根本沒辦法累積肌肉記憶。網球感覺不是那種「想到再練就好」的運動,尤其對新手來說,規律練習才能真正進步。
6.最後想問問大家
寫到這邊突然很好奇,大家在學網球(或其他運動)的時候,有沒有踩過什麼雷?
是遇到不負責任的教練?還是課程內容跟想像中完全不一樣?或是像我一樣,上到一半才發現原來教練之間的差距這麼大?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練,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阿對了~如果是網球前輩,有沒有推薦新手女生的網球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