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尋妖誌》: 一趟貼近島嶼記憶之旅

49公開內容
15私密內容

<p>這是一個走遍台灣踏查妖怪傳說的寫作企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10篇以妖怪為主題的旅行企劃和旅行書寫。每個月以一名妖怪為主題,除了考據以外,也進行旅行路線規劃,設計兩至三天的行程,到實地走訪、探查後,再將這些經驗寫成旅遊札記。</p>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據鄉里傳說,南埔石爺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從前小孩生急病,來祭祀石爺祈求平安,都能得到應驗。由於十分靈驗,漸漸就吸引南來北往的人們過來祭拜。早期醫藥不發達,嬰兒早夭,先人為求順利撫養小孩平安長大,會將小孩送給關聖帝君或石爺當契子,由於南昌宮不祭拜關聖帝君,因此祭祀石爺成為風俗。
Thumbnail
關西石爺亭位於一塊三角畸零地,空間極小,僅能夠容許三至四人站立。兩塊石頭鑲嵌於磨石板上,應是有人整修過石爺亭後的結果。關西石爺的形狀不一,其中一塊有著明顯的白漬,看上去倒像是液體噴濺上的痕跡。四周遍尋不著廟誌,故也無從得知關西石爺的歷史。
Thumbnail
石爺石娘安座的位置就在圓石伯公的旁邊,兩顆約高100公分的大石頭並排放置,一顆渾圓肥壯,另一個則顯得較低矮平實,鮮紅的綢帶分別綁在石爺石娘身上,上頭累積的灰塵看得出歷經風霜的痕跡,但仍舊讓石爺石娘彰顯出一種喜氣洋洋,與山野奇岩不同的氣質。
Thumbnail
說起石爺,你的腦海中是否浮現出在鄉里田野間,可能是獨立祭祀,也可能是陪祀於福德祠旁的怪石形象?在台灣的閩客文化中,石頭信仰並不稀奇,不同地區、不同族群對祂的稱呼可能有所不同,「石頭公」、「石佛公」、「石聖公」、「石將軍」等稱呼大多出現在閩南地區,在客家地區,則多稱呼為「石爺」。
Thumbnail
Ita Thou:我們是「邵」的故事 邵族是個以男性為權力主體的社會,頭目由男性繼承,而作為與祖靈溝通,公領域與私領域之間的橋樑,則是被稱為先生媽(Shinshii)的女性巫者。
Thumbnail
一大清早,我從台中搭客運到日月潭,在國道六號開通後,高速公路直接貫穿山脈、架高穿越谷地,直切入台灣的核心。比起清代藍鼎元從斗六出發須走兩日,日治時期佐藤春夫從二水搭火車再換台車到集集,還得坐椅轎翻山越嶺抵達水社。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我是新北新莊人。頭城與新莊同樣是因港口興盛而繁華,也同樣因港口淤積而衰微,當我走在頭城老街,聽著頭城歷史,心中不時興起熟悉的親切與相似的惆悵。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