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貓將軍|景點篇/食記篇】景點補遺與食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頭城老街

  我是新北新莊人。頭城與新莊同樣是因港口興盛而繁華,也同樣因港口淤積而衰微,當我走在頭城老街,聽著頭城歷史,心中不時興起熟悉的親切與相似的惆悵。對我來說,頭城就像是相見恨晚的朋友,我總忍不住在對方身上尋找能拉近彼此距離的共通點。不過大體而言,頭城老街似乎比新莊老街更積極面向旅客,街上有許多藝術裝置、解說告示,都是清楚地向外來人展示老街的文化底蘊。

raw-image

  老街上的重點建築一旁,都設有一塊小小解說牌,甚至有英文說明,足見頭城推廣文史的用心與企圖。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卻是眾多的的老街標示設施。老街沿路有許多像招牌一樣的裝置,形式各異,各有特色,上頭都大大標著「頭城老街」,似乎唯恐旁人不知此地名稱。因為每隔一小段路就有一座這樣的標示,似乎也不是標示著老街的頭尾或轉折,讓人弄不清楚究竟誰是主、誰是從。也許是地方人士接連的美意造就出來的結果吧!雖然讓人有些困惑,但倒也新奇好玩,別有趣味。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以下再介紹幾項我特別喜愛的老街建築與小吃美食,為這次的頭城將軍廟之行補遺與作結吧!

北門福德祠與南門福德祠

raw-image

  這兩座土地公廟鎮守街頭與街尾,象徵鎮守財氣。兩座福德祠建於同治年間,不過北門的福德祠在大正時期翻修過,現今較接近日治時期的樣貌,門口兩座小石獅竟然高踞於兩側門柱上,別具特色。

raw-image
raw-image

  南門福德祠幾經翻修,已經難以想像以前的樣貌了,不過這裡的招財龜倒是蔚為奇觀。廟旁本有一尊石龜,旁有一小塊碑文,說明可以依照心中所求分別觸摸石龜的不同部位來祈福,而我拜訪的時候,卻還放有另一尊金錢龜,仔細一看應是利用空桶回收利用製成的環保龜,那童趣稚拙的模樣,從石龜那裡搶走不少注意力。

頭城十三行

raw-image

  頭城十三行是相連的十三棟街屋,據說當初是商行及倉庫,現在留下的一段,有些尚有人居,有些卻已閒置破敗,徒有對面牆上的意象磁磚藝術,讓人遙想當年繁榮。

raw-image
raw-image

  其中較新的一間是「康家古宅」。康家在日治時期購買了這棟街屋作為自宅,現在仍有人使用,不過前面的空間開放給民眾參觀,展示房屋擺設以及書法名家康灩泉的作品。

raw-image

盧宅與史雲湖

raw-image

  當地俗諺:「有盧家富,無盧家厝;有盧家厝,無盧家富」,意思是即使富比盧家的人,也不一定能擁有盧家那樣的房子;而即使擁有盧家那樣的房子的人,卻不一定能像盧家那樣富有,言下之意,有大宅又有財富的盧家是無人能及的!盧家除了是頭城首富,也出過不少名人,譬如當選首任宜蘭縣民選縣長的盧纘祥,頭城車站前頭還有條以他為名的「纘祥路」。盧宅現在仍有後人居住,並不對外開放,僅能從閉鎖的鐵門縫隙間,一窺大宅風貌。

raw-image

  盧宅前的池塘,過往是頭圍港的一部分,船隻可舟行至此上下貨,榕樹便是當年用來固定船隻的綁樁。盧宅在頭圍港淤積後建成,將前方這片曾為港口的水池納為遊賞庭園,池中曾建有小橋與涼亭,小橋今已不復見,但涼亭的基座還在,正是湖上長滿綠草的兩個島狀方塊。

raw-image

  湖還是庭園時,盧家已開放鎮民使用,靠近盧宅那一側的榕樹下有一方形水池,當年是供主婦濯衣的洗衣池,附近亦有兩口水井,供民生使用。即使現今已沒有人在使用洗衣池與水井了,水邊依然時有人活動:有人在榕樹下釣魚,有人則撈湖水來澆灌一旁的菜園,湖在頭城人的生活中,似乎仍默默佔有一席之地。

新長興樹記

raw-image

  新長興樹記的一大特色是門上的「鑲嵌榫法」對聯,「長處樂」、「興於仁」六字嵌於木門上,就像浮雕一樣。立面也能看見閣樓開闢的小門,應是便於運送貨物用,如今都還保存得十分完整。

raw-image

  另一值得留意的地方是,木門的右上角留有日治時期的門牌,店鋪擁有者「陳木樹」的大名置於橫橢圓型的中央,下緣書「宜蘭郡頭圍庄頭圍五十八番地」、上緣書「電話十五番」,字跡仍清晰可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而「長處樂」、「興於仁」下方的矮小門扇,稱作「腰門」或「福州門」白天時,屋子大門敞開,腰門關閉,可以通風但又畫明隱私空間,也防止孩童意外跑到屋外,頭城老街一帶普遍裝設著這樣的腰門,樣式、材質各異,就連有些較現代的建築也不例外,有機會過去不妨找找。

源合成街屋與陳春記商號

raw-image

  源合成街屋與陳春記商號是老街南段的著名景點,兩座相鄰的街屋皆是日治時期留下的雜貨店店面。源合成街屋看起來整修過而較新,門也換成了現代的鐵門,現在作為美學館使用,展示宜蘭畫家楊乾鐘的作品。

raw-image

  一旁的陳春記商號外觀是磚造洋樓,可能是因為無人使用修繕,因而較為古舊。不過週六時,會有創意市集的擺攤活動,在古老的磚樓下擺開的卻是新潮的商品,形成有趣對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尋妖誌》: 一趟貼近島嶼記憶之旅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
69會員
70內容數
<p>這是一個走遍台灣踏查妖怪傳說的寫作企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10篇以妖怪為主題的旅行企劃和旅行書寫。每個月以一名妖怪為主題,除了考據以外,也進行旅行路線規劃,設計兩至三天的行程,到實地走訪、探查後,再將這些經驗寫成旅遊札記。</p>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鹿港老街伴隨荷蘭時代、清朝時代的港口貿易發達,老街的規模不止是一條街。因為日本時代(市區改正)拆除(不見天街)後,現有老街跟著中山路(即是拆除前不見天街)平行的瑤林、埔頭老街。河童認為,老街上的(半邊井)(九曲巷) (石敢當)(十宜樓)(後車隘門)以及(甕牆)頗有特色,值得當成地理上的寶藏尋寶遊戲。
Thumbnail
鹿港老街伴隨荷蘭時代、清朝時代的港口貿易發達,老街的規模不止是一條街。因為日本時代(市區改正)拆除(不見天街)後,現有老街跟著中山路(即是拆除前不見天街)平行的瑤林、埔頭老街。河童認為,老街上的(半邊井)(九曲巷) (石敢當)(十宜樓)(後車隘門)以及(甕牆)頗有特色,值得當成地理上的寶藏尋寶遊戲。
Thumbnail
宜蘭頭城,蘊含在地人文的小鎮。漫遊的旅程,隨興漫步在老街巷弄,總會發現有趣的驚喜。再訪伯朗咖啡城堡,喝咖啡賞海景,多麼美麗!有機會到頭城慢遊,頭城老街值得細細走讀。走入舊時空中,從前的曾經,現在的轉變,在保留舊時代的韻味中,創造出新的生命力。
Thumbnail
宜蘭頭城,蘊含在地人文的小鎮。漫遊的旅程,隨興漫步在老街巷弄,總會發現有趣的驚喜。再訪伯朗咖啡城堡,喝咖啡賞海景,多麼美麗!有機會到頭城慢遊,頭城老街值得細細走讀。走入舊時空中,從前的曾經,現在的轉變,在保留舊時代的韻味中,創造出新的生命力。
Thumbnail
老街每間房子的立面牌樓究竟在表述甚麼?遊客在沒有導覽解說下是難窺其奧,來大溪老街除了品嘗賴祖傳豆花、百年油飯、里長嬤碗粿外,不妨在每座牌樓前駐足一下欣賞他們的藝術之美。
Thumbnail
老街每間房子的立面牌樓究竟在表述甚麼?遊客在沒有導覽解說下是難窺其奧,來大溪老街除了品嘗賴祖傳豆花、百年油飯、里長嬤碗粿外,不妨在每座牌樓前駐足一下欣賞他們的藝術之美。
Thumbnail
老街、古廟、傳統文化,鹿港這曾經百貨充盈的通商口岸,在經過歲月的洗鍊以後,雖然一度沒落,但它現在依然是台灣一處重要的文化小鎮。 這次從台中到鹿港,同樣是搭著區間車慢搖慢晃到彰化火車站再轉搭客運,才抵達目的地。到達鹿港後,便一路靠著雙腿慢慢走慢慢逛,感受鹿港特有的小鎮風情。
Thumbnail
老街、古廟、傳統文化,鹿港這曾經百貨充盈的通商口岸,在經過歲月的洗鍊以後,雖然一度沒落,但它現在依然是台灣一處重要的文化小鎮。 這次從台中到鹿港,同樣是搭著區間車慢搖慢晃到彰化火車站再轉搭客運,才抵達目的地。到達鹿港後,便一路靠著雙腿慢慢走慢慢逛,感受鹿港特有的小鎮風情。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