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n cover

S小姐與她的普洱喵

1會員數
3內容數
從焦慮型依附到安全型依附的故事

從焦慮型依附到安全型依附的故事


依附理論是一個關於人類關係和情感聯繫的心理學理論,最初由英國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20世紀中葉提出。它強調了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早期情感聯繫對個體的發展具有長遠的影響,這種聯繫模式會延續到成人期,影響人們在伴侶、友誼、親子關係等各種人際關係中的互動方式。

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是什麼?

  •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關係中經常感到不安全和擔心被拋棄。他們可能過度尋求確認和關注,並且對伴侶的行為過分敏感。
  • 這種依附風格的人可能表現出強烈的情緒波動,特別是在感覺到關係受到威脅時。
  • 焦慮型依附的人可能會採取需要不斷的保證和注意的行為,他們害怕獨處,並且可能會在關係中表現出較高的依賴性。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是什麼?

  • 安全型依附的人在關係中感到自信和舒適,能夠有效地平衡親密感和獨立性。
  • 這些人通常在情感表達上更加開放和穩定,能夠建立健康、互相支持的關係。
  • 安全型依附的個體在面對衝突和壓力時,能夠保持積極和解決問題的態度。他們信任他人,並且能夠在需要時尋求和提供支持。

在愛情的世界裡,依附風格對於兩個人如何相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從知道依附風格這個理論之後,好奇之下搜尋了依附風格的定義,搜尋過後發現我應該就是焦慮型依附了。焦慮型依附的發展來自於父母(或照顧者)前後不一致的照顧,我爸爸媽媽是否有這樣對我,我其實回想不太起來了,但我確實如理論所說的,在關係中常害怕被拋棄。

直到與 J 先生交往,他是一位安全型依附者。在他的帶領下,我慢慢從焦慮型依附轉向安全型依附,這是我們的故事,關於愛、學習和成長~

我們的故事 —— S 小姐 與 J 先生

很不想這樣描述,因為好老套(笑),但我們的相遇真的就像是命運的安排。我們是在大學的社團活動中認識的,聊天過後竟發現我們就讀同一所高中,雖然高中的我們是陌生人。大學的我很快就被J先生的成熟和穩重所吸引。他總是那麼自信,那麼安定,這讓內心總是擔憂的我感到莫名的安心。然而,當我們開始接近,我的焦慮型依附特質也開始浮現。

交往初期

交往初期,我的不安全感像一個幽靈,時時刻刻縈繞在我心頭。我總是擔心 J 先生會突然不愛我,擔心我對他的愛超過他對我的愛、擔心自己不夠好而被拋棄。

J 先生的個性是:「但凡事情有任何 1% 的變數,他都不會把話說死」,所以他絕對不會對我說 —— “永遠只愛我”這種話,他只承諾有把握的事情。

記得再一次聊天中,J 先生說他覺得我對他的愛有 100% ,我反問他那你呢?他說大概 80% 吧!記得聽到當下,我內心非常沖擊,自己默默難過了兩天,沒有向 J 先生表達我的感受。

當 J 先生發現我不對勁,主動詢問我發生什麼事情時,我才向他傾訴,我覺得 80% 的愛這個表達讓我好受傷,這會讓我想縮頭,把愛收回去,我覺得好不公平。J 先生耐心地回答我說,在感情中沒有公平與否,而且這個愛的蹺蹺板是會變動的,今天如果我愛 100% ,他愛 80% ,隨著日子的經過,有可能反過來,有一天我的愛變淡,換成他愛我 100%。J 先生告訴我:『在我們的關係中, % 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維持關係中的「平衡」與關係的「品質」。』

與此同時,J 先生也在學習。他學會了更深入地理解焦慮型依附者的內心世界。在給予安全感的同時,也幫助我建立更多的自信和獨立性,找到內心的平衡。

我們的轉變與共同成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關係愈發成熟。我不再像最初那樣焦慮,因為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J 先生都會在那裡支持我。與 J 先生交往的過程中,他不厭其煩地回答我重複的問題,他耐心聆聽我的恐懼,理解我的不安和不斷的支持,都幫助我在這段關係中充滿安全感。也讓我學會了如何信任他人並對自己的價值有了堅定的認知。

透過我自己的經驗,我想跟你說:無論你目前處於什麼樣的依附風格,轉變是可能的,而這樣的轉變將為你帶來更健康、更滿足的關係。

結語 —— 下一階段

2024 年 5 月,我和 J 先生即將步入下一個階段了!將進入婚姻的試煉(笑),要跟女朋友的身份告別了!我感謝這段關係帶給我的一切,它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愛,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被愛。所以當焦慮型依附遇上安全型依附,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雙方都能從中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總體而言,這兩種依附類型的人交往時,關鍵在於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依附需求,透過有效溝通和共同努力,可以建立一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關係。


我是S小姐,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或者你願意與我一起在這段旅程上前進,請不要吝嗇你的愛心,並追蹤我的專欄。

你的每一次點讚和追蹤都是對我創作的巨大鼓勵,也讓我知道我們是在一起的。在這個連繫的旅程中,你的支持和互動是我最珍貴的動力。讓我們一起分享、學習,並在情感與自我認識的路上攜手前行。



精選內容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在「停止成為家人情緒垃圾桶:尋找真正的自我」中,我深入分享了從家庭賦予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找到真正自我身份的旅程。
Thumbnail
這是個格友寫的"脫家者"的書評 希望對你有幫助!https://vocus.cc/article/651a5210fd897800014767d5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擁有者

追蹤最新動態, 和 1 位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