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po文讓我無力招架!因為陷入了‘’公婆都有理‘’的困境 幫誰是好?
說說自己的看法吧:規定和守則目的是讓群體在意識和行動時 有明確可依循的模式和範圍。簡單的說:啥能做 啥不能做 做不能做的就違規 法律的公序良俗被維護 破壞了就犯法概念是相同的 只是管理和轄制的單位和對象不同 處罰方式也不同
我記得舊時大學校門內是由校長說了算 警察不得其門而入 是極其“自治”的風範 所以“罷管”案在我看來就是鬧劇(現在是悲劇了)
民主意識高漲是進步的象徵 可無限上綱並非好事 我舉個表姊校長的故事:我的姑丈是舊時代嚴厲的父親服務教育界 並從子女中培養了二表姊 因為好學成績高 一路從台中師範學校到師範大學 甄試當老師 晉陞為校長 意氣風發又年輕 經轉調職也回到故鄉鎮級(埔里)最大中學任第一任女校長 看似前程似錦 其實是挫折的開始 雖是鎮但比起偏遠鄉下 這裡的孩子刁鑽(說聰明比較公道?)而且教育部已下達新教育方針和課綱:嚴謹打罵體罰 實施愛的教育。(民主意識抬頭了 學生擴權了 規矩敗壞了)
學生受到老(導)師的斥責(作業不交 服裝不整或染燙髮 態度傲慢 擾亂上課秩序……幸虧當年沒手機)就要家長到校對當事老師理論並要求道歉 老師們找校長評理 您說該維護老師的尊嚴還是支持家長的立場?我善良為難的表姊幾次掙扎後選擇自請提早退休 教育事業在人生最能伸展拳腳時被擊敗了 是體制的問題 也許 是尊師重道傳統不再 可能 但我還是認定當年自己在國中時期走大街也害怕遇見老師的時代 那時對老師是敬畏和害怕 但師道的尊嚴起碼是存在的 雖然我對“有教無類 因才施教”的方針有意見 但教育畢竟是百年大計 不可不慎!
牢騷太多 多有冒犯 抱歉 鑑諒!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