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費的

#不消費的含有「不消費的」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空屋筆記》Freegan「不消費主義」讓我們成為「因免費得到自由的人」慾望是一切進步的本源,人類因為有慾望才有動力創造,但慾望也是無底深淵,吞噬了自我,讓人看不清事物或是需求的本質。 想讓資源被有效利用,減少浪費,我們所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降低,生活成本也降低,時間與金錢自由變得更容易,而這該要怎麼做?
Thumbnail
2023-04-09
17
被催眠的消費習慣 至從開始斷捨離家裡的東西後,我就不太會像以前亂花錢,感覺自己滿能剋制的,但就在前一天破功了,當下還沒發現我買了不需要的東西! 我買了沙發套跟寵物涼感墊,當時覺得我需要這兩樣東西,因為沙發椅時不時會被貓咪吐毛球在上面,我覺得買個沙發套會比較好清理,而且我以為我買的是涼感沙發套,但根本不是,而在第二天
Thumbnail
成為背景程式。不消費的2019-09有些事情我們每天在做、隨時在做,但我們並沒有特別意識到、沒有特別花力氣去做,例如呼吸。像是電腦或手機的背景程式,一直都在持續運行,可是不會跳出來提醒你、不會跳出來干擾你。
Thumbnail
2019-10-03
4
少即是多。不消費的2019-08完美不是因為沒有多餘的東西可以加上去,而是因為沒有多餘的東西需要被剔除。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消費計劃」通常會伴隨「清理雜物計劃」,要整理人生/生活就全部一起,全方位開工。
Thumbnail
2019-09-26
3
你想要的生活。不消費的2019-07從開始計劃到今天,生活中的各個面向都在逐漸改變,在哪裡買東西、買什麼東西、每餐吃什麼、要買什麼食材、如何記帳、如何分配支出,每件事都在持續改變。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嚴格的是非對錯,你可以參考、可以效仿各種別人推薦的方式,但終歸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2019-08-19
1
清爽生活。不消費的2019-06物質的取得太容易,到處都有便利商店、超市、網拍無所不在,使用「減法」思維讓自己達到清爽生活的目標。我們很容易就覺得自己什麼都需要,to buy list 越列越長、購物車越存越多,事實上只要有清單最前面幾樣就足夠。
Thumbnail
2019-07-11
1
養成習慣。不消費的2019-05才在上一篇說「這個計劃就是想養成一個不做多餘消費的習慣」,馬上就破功了。不過有發現就是好事,有發現才會有改變。 就像我現在仍在調整中的飲食習慣、努力撿回來的運動習慣,養成習慣最需要的不是傳說中神奇的「21天」,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可能不太完美、但能夠持之以恆的方式。
Thumbnail
2019-06-08
1
需要和喜歡。不消費的2019-04執行不消費計劃六個月,同時開始執行《我到底有多少東西》計劃,一邊檢視自己的花錢狀態,一邊整理生活中有哪些是不需要的東西,兩者相輔相成的結果就是:對於「物」(物品、物質、實體的、佔空間的)的擁有欲及購買欲,基本降到最低。
Thumbnail
2019-05-01
3
掌握自己的生活。不消費的2019-03回顧這個「不消費」計劃開始的初衷,記帳是執行手法,不花多餘的錢是附加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想掌握自己的生活,擺脫沒由來的經濟恐慌。
Thumbnail
2019-04-05
2
兼顧生活品質。不消費的2019-02普通一兩百塊的日常開銷(吃飯、加油、買菜)就當作必要支出,不再多做著墨,當然肯定會有人說銅板價就可以吃飽,不過既然不是要縮衣節食當苦行僧,在台北生活就不用太嚴厲地跟自己過不去。計畫要執行,生活品質也要兼顧。
Thumbnail
2019-03-02
4